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的对比

2020-02-28 12:28白峰马新利闫岩胡楠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雷珠康柏西针头

白峰 马新利 闫岩 胡楠楠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同时也是老年人视力致盲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推进,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4〕。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治疗方案,针对早期和中期湿性黄病变性的主要治疗药物为光动力疗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抗VEGF药物应用后显示出较明显的效果,并且其具有临床用药安全性〔5〕,目前临床常用的抗VEGF药物为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等〔5〕。康柏西普为我国自主研究的一种新型抗VEGF药物〔6〕,本文对比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110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数均为55例(55眼),对照组男25例,女30例,年龄60~78岁,平均(69.0±3.1)岁,病程1~3年,平均(2.1±0.3)年;实验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60~77岁,平均(68.5±3.2)岁,病程1~4年,平均(2.5±0.2)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60岁以上的患者,存在明显的症状和活动性体征;经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或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后被明确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屈光介质浑浊程度不影响手术和检查;在接受本次治疗前的3个月并未实施各种眼部手术,同时也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7〕。②排除标准: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及黄斑水肿等影响黄斑功能及中心视力的患者;特发性眼底血管条病变及因其他疾病引发的黄斑变性;在本次治疗前接受了激光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的患者;青光眼患者;血糖和血压控制不佳,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8,9〕。

1.3治疗方法 患者择期手术,两组均在术前2 d给予预防感染性给药,可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或者是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滴眼4次。手术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及双眼泪道。准备手术前30 min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每隔10 min 1次,共计滴3次,以保证瞳孔充分散大。在术前20 min实施局部表面麻醉,应用药物为盐酸奥布卡因,每隔5 min滴1次,共计滴眼3次,然后使用浓度为1.6%的硫酸庆大霉素生理盐水进行结膜囊冲洗,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同时粘贴一次性手术护皮膜,将护皮膜剪开后使用眼睑器将眼睑打开,此时实验组接受雷珠单抗(生产厂家:瑞士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注册证号S20170003,规格:10 mg/ml,每瓶装量0.20 ml)治疗,使用无菌针头抽取0.5 mg/0.05 ml药品,然后将针头更换为药品专用注射针头,在上方角膜后缘的3.5 mm左右位置、睫状体平坦部位,以垂直进针的方式进入玻璃体腔,进针后使用显微镜确定针头的位置后,注入雷珠单抗0.5 mg/0.05 ml,注射时速度要保持均匀,拔出针头之后压迫注射点,直到无渗出为止。在结膜囊内使用左氧氟沙星凝胶,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对照组接受康柏西普(生产厂家: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0012,规格:10 mg/ml,0.2 ml)进行治疗,使用无菌针头抽取0.5 mg/0.05 ml药品,然后将针头更换为药品专用注射针头,在上方角膜后缘的3.5 mm左右位置、睫状体平坦部位,以垂直进针的方式进入玻璃体腔,进针后使用显微镜确定针头的位置后,注入康柏西普0.5 mg/0.05 ml,注射时速度要保持均匀,拔出针头之后压迫注射点,直到无渗出为止。在结膜囊内使用左氧氟沙星凝胶,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术后第1天将眼贴摘下,并使用氯霉素滴眼液对结膜囊进行冲洗,同时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生产厂家:Senju Pharmaceutical Co,Ltd,批准文号:H20030026,规格:5 ml:5 mg)滴眼,每天4次,持续给药30 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批准文号:H20080661,生产厂家:s.a.ALCON-COUVREUR n.v,规格:5 ml)滴眼,每天4次,每周递减1次,连续给药1个月后停药。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实施。

1.4疗效观察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注射前、注射7 d、30 d及90 d的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同时观察注射30 d及90 d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渗漏情况。(1)视力检查标准:采用裸眼视力表检测;(2)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检测:应用OCT检测,扫描方式为通过中心凹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线性扫描,同时进行定量测量;(3)CNV渗漏检查:检查方式为FFA,以FFA晚期10 min图像作为衡量标准:CNV渗漏停止标准:新生血管位置渗漏情况不存在,或者仅仅为染色者;CNV 渗漏减少标准:新生血管位置渗漏面积有所减少,且减少面积达到1/2;CNV 持续渗漏标准:新生血管位置渗漏面积有所减少,但是减少面积低于1/2;CNV 渗漏增加标准:渗漏面积不减反增;复发:治疗之后新生血管处渗漏消失,但是随后即在原来位置发生再次发生渗漏。治疗有效率=(CNV渗漏停止+CNV渗漏减少)/总例数×100%〔10~12〕。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t检验。

2 结 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CNV渗漏对比 术后30 d、90 d,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2 6,P=0.449 2;χ2=0.633 5,P=0.227 3)。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对比 注射前两组裸眼视力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7 d、30 d及90 d实验组裸眼视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 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对比

2.3两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30 d及90 d实验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

3 讨 论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中心视力的丧失,其是老年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也会越来越高。目前常用治疗药物为抗VEGF药物,但是每一种抗VEGF药物的作用机制均不相同,同时患者的敏感性也不一致,因此对于VEGF表达较低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解决。目前我国常用的抗VEGF药物为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及康柏西普,但是贝伐单抗因其较多的不良反应而被临床逐渐淘汰〔13~15〕。康柏西普的出现代替了贝伐单抗,同时也与雷珠单抗一同成为主要治疗药物。雷珠单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较好,但是其价格相对较高,康柏西普作为我国自主研究的药品,其价格相对较低。

本研究结果说明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的短期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均可达到防治CNV 渗漏的效果。雷珠单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视力。由于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小,并且受研究时间的限制,并未对长期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因此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可优先选用雷珠单抗,其可有效改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改善裸眼视力。

猜你喜欢
雷珠康柏西针头
康柏西普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黄斑变性雷珠单抗治疗后短期眼压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