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体育运动锻炼在降低老年人跌倒率及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的作用

2020-02-28 12:28宋博刘琛志吕韶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肌力体育锻炼下肢

宋博 刘琛志 吕韶钧

(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2聊城市人民医院介入科;3北京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研究中心)

老年人基于骨密度下降及身体调节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日常行走或其他活动中可能会跌倒,而跌倒是老年人伤残、失能甚至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1〕。从以上规律能够发现,老年人跌倒对其自身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家庭及社会的负担〔2〕。另外,认知功能也是老年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行为能力,为此,在老年人问题管理过程中,需要将跌倒及认知功能作为关键问题之一〔3〕。以往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调整患者的身体协调能力、记忆力等均具有一定功效,为此,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控制老年人跌倒率及认知功能〔4〕。本研究旨在分析适度体育运动锻炼在降低老年人跌倒率及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社区内选取出110例老年人,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做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55例在常规指导基础上参与适度体育锻炼。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62~83岁,平均(72.26±5.08)岁。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3~85岁,平均(73.68±5.48)岁。纳入标准:意识清楚可正常交流;可独立行走;知情且同意本次调查。排除标准:存在认知障碍;躯体疾病未控制;日常生活能力无法自理。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包括对老年人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等。观察组:于常规干预基础上参与适度体育运动锻炼,具体如下:①站立运动:指导老年人应用下肢支撑体质量维持站立位,初期锻炼中两脚之间的间距较大,在熟练后逐渐缩小两脚之间的距离,减少支撑面积,加大难度。②绕肩运动:指导老年人肩部做大圆周运动,顺时针方向4次,逆时针方向同样次数,完成一组动作后放松呼吸,重复做10组。③转头运动:指导老年人原地踏步,目视前方,平稳呼吸10 s,后将头部从一侧转到另外一侧,重复10次。④闭眼运动:转头活动过程中,若发现老年人的身体不晃动,则可增加闭眼运动,闭眼原地踏步,平稳呼吸10 s,后将头从一侧转换到另外一侧,重复10次。⑤垫脚尖运动:指导老年人手扶着椅子或是桌子等,脚尖着地,足跟尽量上提到能够达到的最高位,后落地,反复做10个。⑥绷足尖运动:指导老年人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双手扶着扶手,一条腿放在另外一条腿上,绷紧足尖,尽量促使大腿肌肉绷紧,维持10 s,交换腿重复同样动作,在老年人适应后,可尝试在腿上增加沙袋,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以上所有锻炼过程中均以老年人能够承受为主,若老年人不耐受或出现不适反应,则需要停止运动,并调整运动量。

1.3观察指标 ①平衡功能与下肢肌力:在训练前与训练8 w后,对两组老年人的平衡功能与下肢肌力进行调查。平衡功能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做评估,总分为56分,分数越高则平衡能力越好。下肢肌力应用Motricity指数中下肢肌力积分做评估,总分为99分,分数越高则下肢肌力越好〔5〕。②跌倒发生率:对老年人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干预后1、6、9、12个月老年人的跌倒率〔6〕。③认知功能:采用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认知量表对两组老年人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7〕。④生活质量:对两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生活质量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维度,各维度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行t、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平衡能力与下肢肌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BBS评分与Motricity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BBS评分与Motricity指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平衡能力与下肢肌力对比

2.2两组跌倒率比较 干预后1个月,两组跌倒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干预后6、9、12个月,观察组跌倒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不同时间跌倒率对比〔n(%),n=55〕

2.3两组认知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6、9、12个月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不同时间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2.4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在年龄的增长下,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与肌力会不断下降,进而影响到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跌倒发生可能性〔8,9〕。认床医学认为,实力减弱、韧带弹性降低、关节运动幅度减小等与老年人平衡能力存在着重要关联,是导致老年人行走不稳及站立不稳的直接影响因素〔10,11〕。以往有学者提出,体育锻炼能够维持身体的灵活性及协调性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老年人跌倒发生率〔12,13〕。另外,认知功能也是老年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行为能力。而行为能够与老年人摔倒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行为能力越差,则老年人在行走过程中发生摔倒的可能性也会越高。从这一点来看,认知功能不仅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判断能力,同时还会影响到老年人的行为能力,应该引起关注。人体平衡建立在灵活性及平衡能力的基础上,经由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提升以上两种技能,进而提升老年人的平衡控制能力〔14,15〕。从本研究结果能够看出,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其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更为理想。分析其原因为,观察组干预方案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年人在常规散步的基础上加强平衡与肌力锻炼,包括平衡锻炼与静态过渡锻炼等,能够不断提升老年人的下肢肌力,进而间接影响老年人的协调能力〔16~20〕。本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出,经由体育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控制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经由各种平衡锻炼、肢体协调能力锻炼等,促使老年人能够更为有效的控制肢体活动,由此降低了跌倒发生的可能性。本研究结果代表着与常规干预对比,加强运动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评分。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可促使老年人在感知、思维、记忆力等方面得到提升,进而间接影响其认知功能〔20~25〕。本研究结果发现加强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同时还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为,经由适度体育锻炼的参加,促使老年人能够接触到更为健康的事物,自身身体素质有所提升,还能够与其他老年人共同参与到一个项目中,加强交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老年人的轻度抑郁状态。在身体素质及心理状态的同步提升下,促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实现了进一步提升。

综上,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与肌力会不断下降,进而影响到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加之骨密度与身体协调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老年人比较容易出现跌倒及认知障碍问题,对老年人具有健康威胁。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协调能力与肢体活动能力等,最终达到控制摔倒率的效果。另外,本次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证实了,经由适度体育锻炼的参加,还能够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使其生活质量实现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肌力体育锻炼下肢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