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失眠对血脂水平及疾病的影响

2020-02-28 12:28刘静瞿德涛王月香席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有氧血脂服用

刘静 瞿德涛 王月香 席燕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老年病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2;2心内二科)

老年慢性失眠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加重自身慢性疾病的病情,由该病引起的老年人活动功能下降、躯体和精神状况变差、跌倒风险增加及认知反应能力减退显而易见,但是否会增加血脂异常、动脉硬化、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还有待进一步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慢性失眠与血脂异常、动脉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老年慢性失眠的潜在危害。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保健科的老年人1 780例,纳入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276例,年龄60~88岁,平均(71.08±6.98)岁,男107例,女169例。纳入标准:①依照《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慢性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慢性失眠症〔1〕;②慢性失眠症病程≥2年。同期老年无失眠对照组220例,年龄60~86岁,平均(70.97±6.38)岁,男87例,女133例。排除标准:①长期或正在服用调脂药物者;②患有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或严重心、肝、肾、呼吸功能不全等重症者;③正处于感染状态者;④焦虑、抑郁等精神类疾病者。

1.2分组 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慢性失眠、是否服用辅助睡眠药物及是否运动分为6组。1组:老年慢性失眠+服用辅助睡眠药物+运动组;2组:老年慢性失眠+服用辅助睡眠药物+不运动组;3组:老年慢性失眠+不服用辅助睡眠药物+运动组;4组:老年慢性失眠+不服用辅助睡眠药物+不运动组;5组:老年无慢性失眠+运动组;6组:老年无慢性失眠+不运动组。

1.3研究方法 ①每位研究对象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睡眠专科医师采集病史并借助上述量表明确诊断慢性失眠症,除外焦虑、抑郁等其他精神类疾病。②临床问诊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运动,由医生判断研究对象是否到问诊当日止坚持有氧运动6个月以上,有氧健身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跳舞、太极拳等,而非日常家务劳动〔2〕。③调取研究对象既往病史资料,登记是否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史。④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检测,记录空腹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结果。⑤使用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仪(型号IE-33)行双侧颈动脉、双上肢动脉及双下肢动脉血管走行、内径、斑块及血流情况检查,判断有无外周动脉粥样硬化。⑥使用Philips IU22、Lojic-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行腹部彩超检查,判断有无脂肪肝。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χ2检验。

2 结 果

2.1各组基本资料比较 各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SQ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PSQI分值由低到高为5组<6组<1组<2组<3组<4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病程1组、2组、3组、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基本资料比较

1)与1组、2)与2组、3)与3组、4)与4组、5)与5组比较:均P<0.05;下表同

2.2不同性别组间比较 老年女性患慢性失眠症者〔169例(61.2%)〕多于男性〔107例(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失眠服用辅助睡眠药物治疗者127例(46.0%),通过有氧运动改善睡眠者181例(65.6%),其中既服用药物又配合有氧运动治疗者占患病总人数的31.5%。慢性失眠的老年男性和女性组比较,服用睡眠药物患者(52 vs 75例)和辅助有氧运动改善睡眠的治疗患者(71 vs 1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各组血脂检验结果比较 各组间两两比较,TG水平2组、4组、6组分别均大于1组、3组、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水平1组大于5组、6组,2值大于3组、4组、5组、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1组、3组、4组、5组大于2组,5组大于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血脂检验结果比较

2.4各组所患疾病人数比较 各组所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患颈动脉硬化和(或)双上肢动脉硬化和(或)双下肢动脉硬化人数大于1组、3组、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6组患脂肪肝人数均大于1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所患疾病人数比较(n)

3 讨 论

失眠是困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常见疾病,尤其是老年慢性失眠,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本研究显示,慢性失眠的发病率较高而治疗率确很低,其中老年女性慢性失眠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这些与既往国内外关于老年慢性失眠发病率的调查相符〔3,4〕。

目前我国老年人慢性失眠的治疗仍以药物、运动及睡眠卫生指导为主〔5〕。培养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在大部分老年慢性失眠患者中依从性较好,但药物及运动治疗的疗效及依从性方面个体差异很大。本研究结果发现,除药物外,有氧运动亦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且药物联合有氧运动对睡眠质量的提高效果更佳。即使在没有失眠的老年人群中运动依然可使他们的睡眠感受更加舒适。

国外有多项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可能与血脂代谢相关,可能增加血清TC和(或)TG含量,加重肥胖〔6~8〕;我国有研究显示青少年睡眠不足可导致肥胖〔9〕;也有研究显示失眠女性与高脂血症显著相关,但失眠男性无此特点〔10〕。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失眠对老年人的血脂各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慢性失眠老年人中,不用药、不运动的老年人TG水平偏高,服用睡眠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血清TC水平偏高,而仅服药不运动的老年人HDL-C较其他各组偏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一方面运动具有降脂,提高HDL-C作用的可能性〔11〕,另一方面是由于睡眠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或药物本身后遗效应及其他不良反应所致。老年慢性失眠患者如不能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最优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会不同程度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患者正常睡眠时间不能保证或睡眠时间延续过长,均可使患者次日精力下降,活动减少,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卧床时间延长,日间嗜睡,活动量明显下降情况,因此较不用睡眠药物者更易发生脂质代谢延缓,脂肪堆积。

本研究外周动脉硬化检查显示不运动人群更易发生动脉硬化,与是否患有慢性失眠无明显关系。研究还显示老年失眠用药但不运动组的脂肪肝发病率更高,可能其原因与上述该人群血清TC水平高的原因相同。国外有研究显示慢性失眠可影响皮质醇昼夜分泌节律,但不会影响血糖、血脂的代谢〔12〕,与本研究结果矛盾,可能与该项研究并未纳入对研究对象活动量的考量有关。总之,睡眠对血脂代谢的平衡和信号转导可能起重要作用,但这一作用还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猜你喜欢
有氧血脂服用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