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折麦布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0-02-28 12:28李建军石文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麦布贝特中层

李建军 石文娜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2)

高脂血症是由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等成分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疾病〔1~3〕。混合型高脂血症是高脂血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为血清中多种脂质成分同时升高,不言而喻,其危害性明显升高〔4〕。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这些都将引起颈动脉斑块的形成〔5〕。贝特类药物具有显著降低TG、HDL-C的作用〔6〕,而依折麦布在治疗高脂血症中是一种新型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7〕,两者联合应用效果如何仍需具体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依折麦布和非诺贝特联合用药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6年6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159例,男91例,女68例,平均年龄(59.67±5.02)岁,平均病程(3.89±1.96)年,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非诺贝特,观察组患者在给予非诺贝特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纳入标准:①符合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TC≥6.22 mmol/L,TG≥2.26 mmol/L者〔8〕;②3个月内未服用降脂药物者;③未合并重要脏器疾病者。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或无法正常服药者;②对本试验药物过敏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项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非诺贝特治疗,早晚各1次,每次100 mg,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依折麦布治疗,每天服用20 mg,连续服用3个月。

1.3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 选择两位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进行统一培训,检查双侧血管(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颅外段),参照我国国内学者〔9〕制定的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沿着颈动脉起始处向上探测,先做纵切面检查血管,再做横切面检查血管。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总积分、颈动脉内径及软斑块个数。内膜中层厚度:沿血管长轴测量内膜中层厚度,然后在此处的前后1 cm处分别测量内膜中层厚度,取三组值的平均值作为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总积分:以改良的Crouse评分法计算,斑块为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出管腔,将各个斑块的厚度最大值相加,得到的两侧颈动脉斑块积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4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时,于空腹12 h后抽取患者的肘正中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C(过氧化酶法)、TG(脂蛋白酯酶法)、LDL-C(直接一步法)及HDL-C(直接一步法)水平。②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内径、斑块总积分、软斑块数)。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胀、头痛、肌无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皮疹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脂质成分水平比较 组内比较,两组均为随着时间的延长,TC、TG、LDL-C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TC、TG、LDL-C、HDL-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TC、T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脂质成分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治疗6个月比较:2)P<0.05;下表同

2.2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相关指标及炎症因子比较 组内比较,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hs-CRP、软斑块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hs-CRP及颈动脉斑块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hs-CRP及颈动脉斑块相关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颈动脉斑块相关指标及hs-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相关指标及炎症因子比较

2.3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2例(2.53%,腹胀1例,头痛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13例(16.25%,腹胀3例、头痛3例、肌无力2例、ALT升高1例、皮疹2例,肌痛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775,P=0.003)。

3 讨 论

混合型高脂血症作为高脂血症中一种常见的发病类型,该病患者机体存在着多种脂质成分异常,其复杂性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10〕。该疾病可促进LDL-C在动脉内壁细胞沉积增厚,从而形成动脉管壁粥样硬化而失去弹性〔11~14〕。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相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明显特征之一是形成斑块〔15~17〕。

本研究结果说明联合治疗对血清脂质成分作用更显著,有文献报道依折麦布单独应用能降低LDL-C、TC的水平〔18〕,而本研究同时又降低了TG水平并升高了HDL-C水平,可能说明依折麦布联合非诺贝特应用可以加强降血脂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依折麦布和非诺贝特共同应用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降低血脂幅度更大,抗炎作用更强,同时有利于减少颈动脉斑块面积,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临床效果明显及安全。

综上所述,依折麦布和非诺贝特共同应用能更有效地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也有较大的优势,且出现不良反应较少,弥补了单用一种药物的局限性。因此临床上应用依折麦布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有效且相对安全。

猜你喜欢
麦布贝特中层
依折麦布是他汀类的好搭档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依折麦布降脂好 这些细节须明了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依折麦布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研究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最美妙的40%
《中层危机》:探讨应对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