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地区老年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MTHFRC677T基因突变及防治

2020-02-28 12:28赵乐萍杨理会陈肖邵传锋陈力宇徐洛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乐清等位基因叶酸

赵乐萍 杨理会 陈肖 邵传锋 陈力宇 徐洛丹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 乐清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浙江 乐清 325600)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预防已迫在眉睫〔1〕。脑卒中发病后病情危重、预后较差、致死率高。近年研究表明,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即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10倍以上〔2〕。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增加5 μmol/L,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59%〔3〕。而在中国高血压人群中,75%为H型高血压〔4,5〕。因此,H型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何预防和治疗H型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主要是叶酸代谢障碍造成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叶酸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由于MTHFRC677T 基因突变造成酶活性降低是叶酸代谢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6〕。本研究旨在探讨乐清地区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患者MTHFRC677T基因突变情况及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7〕中关于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8〕中关于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65岁且≤80岁;③获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视空间障碍等认知功能减退;②精神疾病者;③合并心肺、肝肾严重异常者。纳入的100例患者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65~78〔平均(71.38±5.46)〕岁;高血压病程3~15〔平均(8.98±1.76)〕年。另选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健康体检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65~75〔平均(70.83±5.25)〕岁。两组性别和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MTHFRC677T基因检测 均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经溶膜液/蛋白酶K消化,提取基因组DNA,保存于-20℃下。聚合酶链反应(PCR)体系50 μl,包括10×PCR缓冲液5 μl,浓度为25 mmol/L的氯化镁溶液3 μl,浓度为2 mmol/L dNTP混合液5 μl,1.25U Ampli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0.5 μmol/L的引物及100 μg的基因组DNA。MTHFRC677T基因引物序列:上游:5′-CAG TCC CTG TGG TCT CTT CAT-3′,下游:5′-CTC ACC TGG ATG GGA AAG AT-3′。PCR循环条件:95℃预变性10 min,94℃变性30 s,60℃复性30 s,72℃延伸30 s,反应37个循环,再以72℃延伸10 min。以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引物,放置于4℃下保存待测。PCR产物经纯化后作为测序模板,按照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全序列,采用引物设计软件对各位点所需PCR引物以及相应的内切酶进行设计。

1.2.2干预措施 老年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个体化治疗组,各50例,其中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个体化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叶酸补充0.8 mg/d。两组连续干预3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MTHFRC677T等位基因分布;②观察两组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情况;③观察两组干预后随访6个月脑卒中复发情况;④不同方法干预后MTHFRC677T等位基因分布;⑤不同方法个体化干预后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MTHFRC677T等位基因分布比较 观察组MTHFRC677T等位基因T分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MTHFRC677T等位基因分布比较〔n(%),n=100〕

2.2两组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 观察组MTHFRC677T基因型TT分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同方法干预后脑卒中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脑卒中复发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

表2 两组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n(%),n=100〕

2.4不同方法干预前后MTHFRC677T等位基因分布比较 两组干预前C和T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C基因分布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常规治疗组干预后T基因分布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个体化治疗组干预后C基因分布较干预前增加,而T基因分布较干预前降低(P<0.05);个体化治疗组干预后C基因分布高于常规治疗组,而T基因分布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方法干预后MTHFRC677T等位基因分布比较〔n(%),n=50〕

与干预前比较:1)P<0.05,下表同

2.5不同方法干预前后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比较 两组干预前CC、CT和TT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CC和CT基因型分布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常规治疗组干预后TT基因型分布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个体化治疗组干预后TT基因型分布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干预后CC和CT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治疗组干预后TT基因型分布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见表4。

表4 不同方法干预前后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比较〔n(%),n=50〕

3 讨 论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约为250/10万,已经跃居全球首位〔9〕。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病死率高的“四高”特点,发病后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将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对个人、对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10~13〕。因此,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价值。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吸烟和肥胖等是公认的脑血管危险因素。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高血压将极大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14,15〕。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氨酸不仅能够破坏血管内皮、促使平滑肌增生,还能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栓的发生〔16,17〕。

MTHFRC677T基因存在3种基因型,CC型(野生型)、CT型(突变杂合子型)、TT型(突变纯合子),它可以使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为5-甲基四氢叶酸,从而作为甲基的间接供体参与体内嘌呤嘧啶的合成及DNA、RNA、蛋白质的甲基化,同时与维持体内正常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发生密切相关〔18,19〕。MTHFR基因突变导致叶酸利用能力不足,使叶酸缺乏,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异常凝固导致脑卒中、冠心病、静脉血栓等。研究已证实,MTHFRC677T不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其与脑卒中的发生也存在密切关系〔20〕。本研究表明,MTHFRC677T等位基因T可能为老年H型高血压脑卒中易感基因。

常规服用降压药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预防作用十分有限。因此针对H型高血压患者增加叶酸的补充,降低血压的同时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够有效预防这类人群脑卒中的发生。由于遗传差异,不同个体对叶酸的代谢吸收能力不尽相同。根据MTHFRC677T基因型进行个体化叶酸补充能够最大限度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及减轻社会负担。本研究表明,采取个体化治疗可降低T基因分布,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生。

综上所述,乐清地区老年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MTHFRC677T基因突变中,携带T突变基因可能会导致H型高血压脑卒中概率增加;叶酸干预后可降低脑卒中复发率,认为可能与降低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分布相关。

猜你喜欢
乐清等位基因叶酸
亲子鉴定中Penta E稀有等位基因28的确认1例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夜渡
广东汉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
贵州汉族人群23个STR基因座的OL等位基因研究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第二十届乐清模具设备塑机工业自动化展圆满落幕
《初心往事——乐清革命故事选》出版
移动直播在热点报道中的应用探析——兼析乐清男孩“失踪”案媒体报道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