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及PLR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2020-02-28 12:28赵瑛李晓龙周立新耿建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性白细胞粒细胞

赵瑛 李晓龙 周立新 耿建林

(衡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衡水 053000)

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病情发展快,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1〕显示,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新近发现的炎症因子,有研究〔2,3〕表明NLR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指标;研究表明PLR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4〕、心力衰竭〔5〕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可以提高其作为危险分层指标的准确性,也可以用来预测患者长期或短期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NLR、PLR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T2DM合并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步确诊的老年T2DM患者78例,为T2DM组;T2DM合并心功能不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Ⅰ~Ⅱ级〕78例,为T2DM+轻心力衰竭组;T2DM合并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Ⅲ~Ⅳ级)78例,为T2DM+重心力衰竭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78例作为对照组,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可比。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

1.2诊断标准 T2DM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Ⅰ级: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力衰竭症状;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活动后加重。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60~80岁;男女不限;临床资料齐全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受损;既往有明确心脑血管意外病史、有明显心肌梗死、心绞痛、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梗阻型或限制性心肌病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者;合并肺部或其他炎症者;合并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继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原发性高血压者(>140/90 mmHg)。

1.4观察指标 (1)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水平,采用微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FPG×FINS/22.5。(2)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心功能,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排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100%。(3)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和血小板计数(PLT),计算NLR和PLR。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糖脂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FPG、TC、HbA1c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升高,FINS水平明显降低(P<0.01)。见表2。

表2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糖脂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2.23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T2DM组、T2DM+轻心力衰竭组和T2DM+重心力衰竭组组间HbA1c、FINS水平及HOMA-IR、LVEF、NLR、P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VEF在T2DM组、T2DM+轻心衰组和T2DM+重心衰组3组间呈逐渐降低趋势,NLR和PLR在3组间呈逐渐增大趋势(P<0.05,P<0.01)。见表3。

2.3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T2DM患者是否合并心功能不全为因变量,将HbA1c、FINS、HOMA-IR、LVEF、NLR和PLR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PLR与T2DM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LVEF与T2DM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HbA1c、FINS、HOMA-IR与T2DM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4。

表3 3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表4 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 论

T2DM属于代谢相关性疾病,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及高血糖状态是其基本特征,本研究提示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近些年,由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患者死亡率逐渐增加,而心功能不全及大血管病变尤其是颈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受临床医师的重视〔7〕。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既要控制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又要注意监测心功能不全及大血管病变。

实验研究〔8〕表明,炎性因子在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指出部分炎症因子如抵抗素(resistin)可作为评估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白细胞及白细胞的亚群是目前临床最常用、最经济的炎症指标。在高血糖刺激下,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但中性粒细胞数量可急速升高,且血糖异常的早期血小板活化即有明显增加〔9〕。有研究〔10,11〕报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及比例明显下降,且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升高更为明显,并认为心肌细胞缺血或心功能不全时,中性粒细胞迅速聚集并活化,在多种炎症因子的趋化下,浸润至缺血或坏死心肌中,可诱导缺血或坏死面积扩展;加之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不能及时调整机体内炎症反应过程,也可促进缺血或坏死面积扩大。白细胞、PLT、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的检测会受到各种生理条件的影响,但NLR及PLR却能维持相对稳定。实验发现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与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有关〔12〕,在一项对1 377例患者的随访中发现,淋巴细胞最低值越低,患者死亡率越高〔13〕。因此,检测NLR及PLR能更真实地反映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

NLR、PLR是新发现的炎症指标,能可靠反映心血管疾病、各种炎症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或许是因为NLR、PLR将两种白细胞的亚型整合在一起,成为单一危险因子,规避了机体感染、应激等因素对白细胞各亚型绝对值的影响的缘故〔14,15〕。韦玉〔16〕指出,NLR、PLR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有一定关系,并认为二者可作为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Akbas等〔17〕研究也发现,NLR、PLR与糖尿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内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有研究〔18,19〕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LR、PLR水平明显升高,且与临床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因此,NLR、PLR有可能成为预测早期心功能不全的新指标。本研究依据T2DM患者是否合并心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的分级从轻至重依次分为T2DM组、T2DM+轻心力衰竭组和T2DM+重心力衰竭组3组,结果提示NLR和PLR与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且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越高,NLR和PLR亦越高。有研究〔20〕表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与LVEF呈负相关,尤其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也说明炎症反应参与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改变。本研究中,LVEF在T2DM组、T2DM+轻心力衰竭组和T2DM+重心力衰竭组3组间呈逐渐降低趋势,提示NLR、PLR与LVEF呈一定的负相关性。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PLR升高是T2DM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因素,LVEF反之。提示NLR、PLR越高,老年T2DM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就越大。

综上,NLR和PLR与老年T2DM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有一定关系,NLR、PLR越高,老年T2DM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就越大,且心功能不全分级越高,NLR和PLR亦越高。

猜你喜欢
中性白细胞粒细胞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白细胞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EUREKA EFFECT?2017引领女装新中性风潮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