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发展与启发借鉴
——基于全人教育理论视角

2020-02-27 23:06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事务管理事务高校学生

韦 娜

(广西医科大学,南宁 530002)

一、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一词起源于美国,是对高校学生工作事务的专称,指组织、指导、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的各类综合活动所包含的所有工作。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指的是高等学校通过日常管理及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实施,对学生身心施加教育影响,以指导、管理与服务学生,通过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各种组织活动。

二、全人教育理论概述

全人教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潮,它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复兴而兴起,它对二十世纪科技高速发展而在西方社会引发的一系列危机与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如因为工具理性的泛化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使人异化为社会大生产的工具。它对科学主义思潮下现代教育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带有浓厚的功利实用性、忽视人的自然天性而进行反省与批判。

全人教育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尊重人的本性,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全人”为出发点,不止关注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等智力方面的发展,还关注道德、情感、性格、意识等非智力方面的教育。概括地说,全人就是全面发展、和谐统一的人,是具有主体性且能主动掌握命运的人。美国教育思想家隆·米勒(R. Miller)是现代意义上第一个提出全人教育概念的人。马斯洛和罗杰斯亦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在于培养“完人”,身体、心智、情感、心理协同融合发展的人,同时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的素养,使自我发展融于外界发展中,让受教育者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与外界环境沟通互动,获得成长发展。

培养“全人”的过程就要围绕这一目标,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要以受教育者为主体,鼓励其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中,这个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积极交互过程,如今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体制以学生发展及全人教育为理论依据,强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主张提升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性,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化需求,使学生各方面得到综合提升并养成完整个性,从而具备岗位胜任力和社会竞争力。

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发展

(一)起源于替代父母管教制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最早起源于英国传统教育的替代父母制,在殖民地时期事务管理主要任务为对学生进行“家长式”的严苛纪律管教和行为约束,内容单一,方法生硬,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传授,事务管理即为学术管理。当时美国大学的精英模式和宗教特色决定了学生入学人数少、办学规模小,因而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和管理的双重职责,不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学生管理,学生入学年龄普遍偏小,一旦入校,教师将代替父母行使严格监管职责。

(二)学生事务管理的独立

独立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稳定且较快速的增长,类型也逐渐趋向多元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日渐复杂,专职教师需要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管理事务中抽身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教学与科研,学校需要多样化的专职行政和管理人员,事务管理逐渐从学术管理中脱离出来。哈佛大学开始聘用专职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其余学校纷纷效仿,这些专职学生事务管理职位的产生标志着学生事务作为一项独立的职能正式从大学教学中分离出来。

(三)全面发展理念形成初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以个人训练和指导为中心特色,社会期望管理人员不只为学生智力学术发展提供纪律保障,还应发挥更积极更广泛的作用,例如协调服务工作、了解学生身心状态、协助全面发展以及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美国大学校园逐渐开始关注学生在校情感体验,进一步认识到学生非智力非学术活动的重要性,教育的概念被拓宽到除智力发展的包括身体、社会关系、情感、心理等方面,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的发展成为学生人事工作的重要考量,学生事务的责任随之扩大,全面发展的理念初现雏形。

(四)以服务学生促全面发展

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源于加州大学的学潮迅速蔓延全美高校,并引起美国全社会的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高校学生不断增加,参与课程人数日益增多,校园环境拥挤,学生对学校压迫式管理强烈不满,造成厌学情绪严重,美国高等教育陷入困境,这些困境促使学者们对学生事务管理进行反思、批判,进而推动变革。在人本主义思潮带动下,随着学生发展理论,全人教育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社会各界对学生事务管理达成共识,即学生事务不只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发展,而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应该被当作平等独立的成年人来对待,应通过提供专业的服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服务促发展”被确立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新主题。传统的“对立、监管和精英”等理念应被“应对、合作和平等”取代。

(五)促学生学习与发展相融合

随着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的评估运动和随后的问责运动,对学习的关注回归到本科教育的主题,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1972 年,学者布朗 (Robert D. Brown) 发表《明日高等教育的学生发展—回归学术》一文,这是“明日高等教育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在文中强调,学生事务人员的首要职责是学生发展的教育者;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学习应融为一体,学生发展的重点是学习。至此,美国高校逐渐开始把学生事务的关注点转回学生的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教师与管理人员逐渐意识到学习是进行发展与融合的基础,学生事务领域和学术事务领域共同对“学生学习”生发了兴趣,推行了一系列的促学习与发展相融合的举措与改革。

综上所述,英美文化体系孕育催生了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体制,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分化、独立和融合,历经“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习”阶段,形成专业化的工作体系与职业化的工作队伍,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

四、美国高校事务管理的做法与经验

(一)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与队伍的职业性

纵观美国学生事务发展史,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发展至普及化阶段,学生事务管理经历了起源、独立、融合、丰富、拓展、细分的历程,从最初的教师替代父母管理学生纪律规范的萌芽阶段发展到现今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厚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社会认可、突出的实际成效的成熟阶段,事务管理工作呈现专业化与队伍职业性的特点。

在美国所有高校均设有专门负责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与分管教学、科研、财务等各项事务的副校长共同对校长负责,保证高校工作的全面、正常、有序地运转。目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行多头并行,条状扁平化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分配只到学校一级,在基于学生发展需求上根据职能与内容划分为注册管理、新生入学教育、住宿生活、学生纪律、经济资助、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健康服务、个人咨询、就业指导等板块,根据板块内容设置对应的学生事务办公室。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老师均有严格的岗位准入制度与考核评价,有完善的培训、学习、提升计划,有严格专业的道德规范,有广阔多样的职业发展前景,例如要求从事事务管理工作的老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并具备指导学、咨询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背景,从事中层管理人员的至少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等。

(二)事务管理工作的全方位与个性化相结合

在学生发展理论与全人教育理论的影响下,美国高校事务管理不仅把工作停留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层面上,而且着眼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围绕着培养质量的提升,强调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与其他学术事务人员之间互动合作的伙伴关系, 认为大学校园中所有的教育者共同担负着实现既定的学生学习发展目标的主要责任,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兴趣导向咨询、生涯规划、就业教育等全方位的指导服务,旨在充分利用大学教育中的所有资源达到对所有学生的自由教育,唤起学生的生命自觉,使其身心协调发展、习得知识技能、学会交流合作,有政治参与度及社会责任感的精品人才。

除了规性指导与服务外,本着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原则,美国高校事务管理呈现出个性化特点,既重视大众群体的普遍性诉求,亦尊重个体差异性,尊重少数群体、特殊群体的需求,提供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指导与服务,鼓励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与发展。如旧金山州立大学设立公共安全部、残障学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患者协会、预防性骚扰、性暴力信息咨询中心等。

五、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启发借鉴

(一)提升事务管理工作精细化与加强队伍的职业性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大多还处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纪律管理与行为规范、综合素质与测评、奖惩评优、联系沟通等日常事务的阶段,工作的专业精细化程度较低,一般由2-3名事务办专职教师与各学院负责日常管理的相关辅导员组成一线工作队伍,行政管理性强于发展指导性,工作队伍的职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与提升。

借鉴与学习美国的经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一是应把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精细化,精细化是工作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体现,可把事务管理细分为日常教育管理(安全教育与纪律管理、奖优惩罚)、学生的综合发展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公寓社区的建设与管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的学风建设,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及专业需求开展的发展性生涯规划等板块,以组建工作坊的形式组织研讨、实践与提升,做精品,出特色。二是提升队伍的职业化。近年来,辅导员队伍的准入制度逐渐规范,大多数高校均要求从事学生思想政治与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相关学科等专业背景,但仍存在着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较窄,专业化分类培训仍未形成系统化,缺乏行业公认的科学严格的职业准入规定,尚未为从业人员开辟较为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等问题。应通过规范准入,加强考核,系统化培训,拓宽职业发展路径提升队伍的专业化。

(二)把事务管理的职能由服务管理向学习发展提升扩展

目前国内的学生事务管理普遍处在服务管理功能阶段,通过国家、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在如何立足于国家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结合学校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把非学术性的管理与学术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业学习与发展提升融合方面仍相对滞后。应以全人发展理论为指导,从根本上认识到服务管理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职能,学生工作的核心目的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树立培养“全人”的价值取向。

借鉴与学习美国高校的管理经验,一是大力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把重复性、程序化的评奖评优、数据信息统计、综合测评等事务管理类工作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方式以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精准度;规范日常事务的各项管理制度与流程,做到日常管理教育管理工作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且形成固有规范,从而把教师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二是结合双一流建设的要求,一流大学与学科要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特色学科,一流的优秀人才,还应有特色鲜明的一流管理,而一流人才的培养除了第一课堂的学术教育外离不开非学术性的教育、指导与培养。应结合学校与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生涯规划、成长指导等,包含后进生的学科知识辅导与学法指导,中等生的学习提升,尖子生的优化拓展,把学习与兴趣启发、潜力挖掘、生涯规划、提升发展融合起来,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培养品德高尚、独立思考、专业扎实、富有责任心的英才。

猜你喜欢
事务管理事务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CAS生涯服务专业标准述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河湖事务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基于OCC-DA-MCP算法的Redis并发控制
以主体性思维成就内生式管理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基于网络开放平台提升高校学生生活事务管理有效性:上海高校“易班”平台实践应用的思考
基于优先级的多版本两阶段锁并发控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