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转型的研究

2020-02-27 07:11门学林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背景互联网+财务

■门学林

(德州德达城市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1 引 言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在日益加剧。在国家层面,互联网技术成为加剧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之一,国家不断出台各类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法规。为了适应“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发展的需求,管理会计必须不断对自身的管理模式、方法以及内容等进行开拓性的创新。互联网以及其衍生技术在管理会计上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促进财务信息的流通和共享,使得财务工作的管理职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2 “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的变化

2.1 财务数据采集处理上的变化

在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下,财务数据的采集是由人工操作完成,这使得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无法得到充足的保障;而在数据处理上,人工清算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错误,数据处理的方法也相对单一[1]。传统的财务数据采集和处理不仅无法保证管理会计工作质量,耗时也会比较长,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而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可以充分保障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利用互联网的云存储技术,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同时,大数据技术保证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2.2 提升了财务工作的管理职能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人工操作所采集的数据往往是结构化的数据,这些数据无法有效体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存在的逻辑与因果关系,从而使的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企业决策的支持力度不能有效发挥。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综合应用,财务部门可以采集更多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相比,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通过分析和处理后,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使得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信息,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2.3 推动了管理会计的转型

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工作集中在账目和报表的编制与处理上,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管理会计不仅要负责账目和报表的编制处理,还增加了预算管理、风险控制;账目和报表编制处理更多体现了一种事后管理,而预算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则将管理工作前置,形成了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2]。工作内容的增加实现了管理会计的转型,使其更侧重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把控。

3 “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思想观念滞后

“互联网+”背景下的管理会计无论是工作模式还是工作内容都发生了一定改变,管理会计转型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很多从业人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一些从业时间较长、资历比较深的“老牌管理会计”。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这些管理会计人员仍然将工作重心放在账目和报表的编制上,其对财务信息有效性的认识也停留在资金安全、现金流通等方面,而对于财务风险控制、资金合理性利用上知之甚少。而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其观念的滞后更多体现在将精力放在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上,缺少对财务工作的重视性,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上投入的资源非常有限,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无法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转型的需求。

3.2 从业人员信息化技术能力有待提升

“互联网+”的大背景促进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发展和转型,同时也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管理会计工作要想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技术红利”,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化专业能力。“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人员需在具备财务工作能力外,还需要精通各类型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的使用、数据库的基本操作、Excel和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等。但是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财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在步入职场后,企业缺少对会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经历和时间不充足,自身也缺少对学习信息化技术的重视性[3]。种种原因使得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影响了互联网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作用的发挥。

3.3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互联网+”背景下实现管理会计的转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最基础的保障条件。虽然目前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会计信息化作用的发挥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首先,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只是发挥了其在税务、账目和报表编制上的功能,而平台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财务信息分析以及信息共享流通等关键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财务信息化平台比较封闭,使一些公共财务信息流通受到了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导致了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出现的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三,财务信息化建设缺少制度体系保障,很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由于缺少制度保障,影响了互联网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

3.4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模式无法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求

企业管理会计的根本职能是发挥财务工作的管理作用,通过财务工作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弊端就是无法充分发挥财务工作的管理职能。“互联网+”的带来的“技术红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与之配合。例如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传统管理会计在账目和报表编制处理上很难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何谈风险的控制与排除?而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信息的交互共享条件,可以实现企业信息与市场行业信息的对接,从而发现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更是在控制财务风险的同时实现了资金的合理利用。但是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对预算、风险控制、内外部信息交互共享上的缺失,根本无法发挥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工作模式上的滞后,使得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4]。

4 “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转型的建议

4.1 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

不可否认,观念的改变并不是朝夕可以解决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多方面的影响才可实现。鉴于此,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落后观念,需要多方面配合,多种途径开展。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通过组织参观、培训等手段让管理层和从业人员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管理会计工作存在的弊端,了解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对于提高管理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上的优势;其次,社会协会要通过组织峰会、论坛等途径,分享互联网技术下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和关键性,并对企业管理会计转型提供支持和帮助。第三,企业自身要加强学习,尤其是会计从业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深造来提高自身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并在工作中去影响他人,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加全面地了解“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转型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4.2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技术能力

首先,根本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化技术能力需要从高等院校教育体制着手。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作为财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教育理念要紧跟行业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加入会计信息化专业知识内容,教育模式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财务信息和数据在采集、分析处理方面的能力。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培训,通过在职培训、脱岗培训、交流参观学习等方式促进会计人员在信息化技术上的学习;可将员工信息化技术能力的考评纳入企业绩效考核范围内,将信息化技术学习工作化、常态化。其次,员工个人要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将信息化技术能力提升作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途径去看待。

4.3 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从软件、硬件和保障三方面着手。在软件方面,会计信息化建设要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全面加强企业数据采集处理、信息交互共享等方面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和全面性;在硬件方面,要加强对数据库、网络安全保护服务器上的建设,使信息化建设软硬件匹配,避免“木桶现象”。在保障方面,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制度建设,通过企业制度规定推进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4.4 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应该对管理会计的模式进行创新和变更。改变传统的事后管理模式,将财务工作的管理职能前置;丰富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将预算管理、风险控制、财务审计、全过程成本管理等工作纳入管理会计日常工作范围内,提升管理会计的全面性。同时要将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与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融合,实现“会计+互联网”的财务管理模式。

5 结 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管理会计面临机遇和挑战,通过转型抓住机遇并面对挑战是管理会计发展的趋势。通过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的应用,必将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使其为企业发展提供的决策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可靠性。

猜你喜欢
背景互联网+财务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