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珠
(靖江市中医院,江苏 泰州 214500)
陈园桃教授,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泰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最擅长治疗的疾病:脑病、癫痫。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著《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一书,曾多次获省、市政府科技进步奖和江苏省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笔者有幸于规培期间跟从陈教授学习,现将其运用半夏厚朴汤治疗舌麻的经验介绍如下。
患者,中年男性,情绪不佳。2017-5-19第一次就诊:舌麻月余,便秘,舌红苔黄,脉细弦,从证理方,痰气交阻,半夏厚朴汤加味。法半夏15 g,厚朴10 g,茯苓20 g,苏梗10 g,连翘15 g,黄芩10 g,生山栀10 g,炒枳壳10 g,郁李仁10 g,火麻仁10 g,生姜三片,生甘草6 g。上方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2017-6-7二诊:舌麻已愈,肩颈不舒,咽干,舌红苔黄,脉细弦。原方去生山栀、炒枳壳、郁李仁、火麻仁、生姜,加葛根15 g,片姜黄6 g,威灵仙10 g,玄参30 g,知母10 g,薄荷6 g后下。上方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一诊患者舌麻月余,伴有便秘,情绪不佳,结合舌苔脉象,辨证为痰气交阻,二诊舌麻便秘已愈,又添咽干、肩颈不舒,原方加片姜黄等帮助散寒止痛。后随访三月,患者基本未有不适。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文中提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方中用药: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换算成当代计量为半夏130 g,厚朴45 g,茯苓60 g,生姜75 g,苏叶30 g。半夏厚朴汤主要治疗范围包括:梅核气;七气所致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出入受碍;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该方一直以因痰气郁结于咽喉为主要治疗要点。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吞咽不爽。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所以需要行气散结、化痰降逆。
综上所述,半夏厚朴汤不仅可以治疗痰气郁结的梅核气,还可以治疗中脘痞满,或呕逆恶心等不同的临床 表现。
陈教授认为此案患者应辨证为痰气交阻,后运用半夏厚朴汤加味行气散结,化痰降逆,14剂后患者舌麻已愈。陈教授认为:麻木,是肌肤感觉异常,部位不定,可发生于局部或全身,临床上多以局部为主,该患者即是舌麻为主。中医治疗麻木包括口服中药或外服熏洗,或针刺艾灸等方法。《医学准绳麻木》:“麻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是也。”麻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病证,也可以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麻木的发生以气血亏虚为本、风痰瘀阻为标。治以标本兼治,祛风化痰通络为基本治法。临床多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身痛逐瘀汤或加虫类药为主等。该患者辨证不拘泥于风痰瘀阻之标,但又包含于其中。同时陈教授并未选用常见的虫类药,而是原方加清热散结药等为基本方。一诊和二诊皆为基本方加减而来。方中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和胃止呕,辛温散结,且制半夏之毒;苏叶偏于发汗解表,苏梗偏于行气宽中。此患者治疗方剂改苏叶为苏梗,意在宽中行气理气。该患者兼有便秘症状,证属有热,宜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不可配伍大黄芒硝泻大热伤津,配伍连翘、黄芩、炒枳壳清热散结,行气化痰,全方辛苦合用,辛而行气散结,苦而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舌麻 自除。
纵观古今,半夏厚朴汤经典治疗主要是治疗妇人梅核气,但今许多医学并不拘泥于此。如魏军平教授曾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甲减[1]。李权用半夏厚朴汤治疗上气道综合征[2], 张廷书用此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黄煌教授研究半夏厚朴汤指出该方主治疾病中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占32%,五官咽喉科疾病和普外科疾病分别占28%和12%,消化系统科疾病和皮肤科疾病共占8%,肿瘤科疾病、妇科疾病即泌尿外科疾病共占4%。并提出了可以治疗舌麻 症状[4]。
笔者认为半夏厚朴汤的运用不应拘泥于梅核气,总结陈教授以及其他众多医家的经验,凡是属于痰气交阻的证型,异病同治,灵活运用《金匮要略》的经典方。年青医师需要学经典,做临床,不拘泥于经典,发展经典之外的经验知识,用勇于实践创新,方能提高自己的临床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