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腾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泰安院区)普通外科,山东 泰安 271000)
结直肠肿瘤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2012年全球有136万余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69万余例,居第4位[1]。关于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研究众多,涉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病原体感染、药物使用、疾病等多个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肥胖、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因素与结直肠肿瘤关系密切,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研究显示,肥胖与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具有相关性。研究者将60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成3组,发现25≤BMI<30和BMI≥30两组发生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度分别是BMI<25组的1.46倍和2.26倍[2]。我国学者对7077例结肠镜受检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肿瘤家族史、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分析结果显示肥胖(P=0.014)是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3]。欧洲的一项随访6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与BMI<23.6者相比,BMI为23.6~25.3的男性发生结肠癌的危险度达1.2倍,BMI为25.4~27.0者达1.03倍,BMI为27.1~29.3者达1.24倍,BMI≥29.4者则高达1.64倍,男性的肥胖程度与结肠癌的患病风险显著相关,女性患者也呈现明显的相关性[4]。
虽然全身肥胖和中心型肥胖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病均呈正相关,但后者的相关性更密切。Kim等[5]的研究发现,腰围的增加与结直肠腺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经过体重指数校正后仍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仅存在于男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通过腰围校正后没有统计学意义。叶英海等[6]的研究也显示,腹型肥胖(OR:1.75,可信区间:1.21~2.86)是结直肠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与体重指数相比,测量腰围的意义更大。
肥胖还可能影响结直肠肿瘤的进展和预后。一项针对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的研究[7]发现,相较于BMI在18.5~24.9的患者,BMI>35者更容易复发或再发新结肠癌,并且死于结肠癌的风险也升高。我国的一项纳入10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该研究根据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BMI<23.0)、超重组(23.0≤BMI<27.5)和肥胖组(BMI≥27.5)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MI对5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随着BMI增加,5年生存率呈上升趋势(69.2%vs72.0%vs93.8%,P=0.239),BMI不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343)[8]。
肥胖导致结直肠肿瘤的机制复杂,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反应及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有关,相关问题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一项纳入了1076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和1408例非肿瘤患者的研究显示,与非肿瘤组相比,结直肠腺瘤组的2型糖尿病发现率高,2型糖尿病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曾春平等的研究也显示,糖尿病是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高。一项纳入365934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不仅如此,血糖水平还可能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合并2型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的患者的分期可能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预后更差。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糖尿病与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的转移等不相关,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短期生存无明显影响。
对高血压与结直肠肿瘤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的一项纳入18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中Ⅳ期的患者多于正常血压组(P <0.0 5),高血压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相关(r=0.236,P=0.029),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在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中分别占57.1%和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高血压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还需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血脂异常与结直肠肿瘤李林海等对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血脂进行了检测,发现试验组中高脂血症者占41.8%,对照组中占16.7%,试验组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高脂血症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高TG及低HDL-C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更为明显,TG可能为促进因素,HDL-C可能为保护因素。
血脂异常可能影响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王玉欣等选取了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以及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结直肠病变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结直肠病变组血清TC、TG、LDL-C、apo-B水平显著升高,血清HDL-C、apo-A1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异常与结直肠息肉、腺瘤、进展期腺瘤的发生相关,血清TG、HDL-C水平异常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P<0.05);血清HDL-C、LDL-C水平异常与结直肠腺瘤组织分型相关(P<0.05)。
血脂异常还可能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远处转移有关。一项回顾性研究对 41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与未转移组相比,转移组术前甘油三酯较高,TG≥1.1 mmol/L的比例较高(53.6%比40.3%,x2=5.332,P<0.05),TG≥1.1 mmol/L组30个月的转移率为24.1%,50个月的转移率为28.6%,而TG<1.1 mmol/L组则分别为15.5%及18.9%(x2=4.117,P<0.05)。分析显示TG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远处转移呈正相关。
一项研究对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无结直肠腺瘤组相比,代谢综合征(P=0.017)、超重或肥胖(P=0.025)、高血压(P=0.046)及高胆固醇血症(P=0.005)患者的结直肠腺瘤发生率明显增高。
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腺瘤的复发可能也有关。有研究采集了具有2年以上随访资料的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信息,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在内的12项可疑危险因素,结果显示MS组分(OR:2.308。P<0.01:RR:1.342)是结直肠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伴发MS组分的结直肠腺瘤更易复发。
吴礼浩等的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杨静等[28]的研究则显示伴发MS组分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展相关。该研究将非进展性肿瘤患者和进展性肿瘤患者设定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伴发≥1项MS组分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进展性肿瘤组的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高于非进展性肿瘤组和对照组,伴发≥1项MS组分患者的比例高于非进展性肿瘤组;伴发MS组分数量的增加与进展性肿瘤所占比例升高相关;结直肠癌在伴发MS组分者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高于不伴发MS组分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国内外的Meta分析也显示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存在相关性,它会增加男女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进一步分析显示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均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可能影响肿瘤的发展和预后。各组分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体的作用机制,控制代谢综合征能否降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率、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等问题还需要更多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的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