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截肢患者术后的心理干预

2020-02-27 10:17张铃宇潘笑笑张文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截肢患肢肢体

张铃宇,潘笑笑,张文静

(新疆军区总医院创伤骨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截肢手术对患者的肢体破坏性很大,在临床上通常作为挽救或延长伤病者生命的最后手段[1]。在实施该手术后,虽然患者的性命得以挽救,但当其面对丧失的肢体功能与残缺的外观时,极易在心理上形成创伤,从而产生抑郁、轻生等消极的情绪。因此,在术后,医护人员不仅要护理患者的肢体,还要做好对其心理的护理工作,使其能够早期接受现实,积极面对生活。本研究即是对15例中青年截肢患者实施术后心理护理干预,以探究其效果,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年限为2015年-2018年,采集我院中青年截肢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性别统计:男9例、女6例,年龄统计:最小18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 25岁。其中,3例为糖尿病所致的肢体坏死,6例为交通事故所致,3例为肿瘤,3例为高空坠落伤。术前,所有患者均存在肢体疼痛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在保守治疗后无效,确认实施截肢手术。术后,患者均出现难以接受的心理状态,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哭泣、易怒、失眠、甚至绝食、自杀倾向等现象。

1.2 方法

护理人员先是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内容包括身体患肢护理及心理针对性护理两部分。身体护理包括,观察记录体征、保持患者清洁、叮嘱其用药、指导其进行锻炼等。心理护理为,面对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的变化,面对不愿交流的患者,仍旧保持耐心与信心;通过观察患者在交谈时的面部表情,进行相应的语言调整,确保使患者心理感到舒适;心理护理的方法主要为渗透式和定向式,渗透式是指在对其进行身体护理时渗透心理引导,定向式是观察患者的心情状态,选择在其低落或兴奋时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两种方式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3 评价标准

将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之后的心理状态分为三个等级:①显效;通过心理护理,截肢患者能够逐渐接受肢体残缺的事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②有效;通过心理护理,截肢患者能够逐渐接受肢体残缺的事实,但仍无法乐观面对,治疗配合度一般;③无效;通过心理护理,截肢患者能够仍旧无法肢体残缺的事实,情绪低落,不愿配合治疗。

2 心理分析

2.1 害怕、无所适从

在术后面对已经残缺的肢体,患者心理通常无法接受,临床表现为情绪失控、崩溃、愤怒、无所适从、恐惧不安等,在经过紧急手术的中青年患者身上尤其明显。

2.2 情绪低落

面对残缺的肢体,患者已经想象到会对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造成的影响,觉得治疗无望而导致情绪低落。

2.3 抑郁、失望

患者的创伤面积较大或截除肢体较多,导致其生活不能自理,更担心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等种种问题,从而产生抑郁、失望的心理。

2.4 态度及性格的转变

在患者经历截肢手术后,时常因为残缺的肢体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觉得周围人始终以怪异的眼光在注视他。导致一个在术前阳光爱笑的患者可能在术后性格大变,出现不爱与人交流、不爱热闹乃至阴暗,对这个世界充满仇视等情况。

3 护理措施

3.1 关心患者的现状

根据不同患者呈现出来的不同状况,我们对其实施针对性地临床治疗护理及心理健康护理。具体为: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温和的态度对待患者,多与患者信息沟通,了解病人的需要,并尽可能给予满足;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介绍不进行截肢手术可能带来的后果,及询问患者及家属对未来安装假肢的意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患肢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取得家属进行理解和支持;③多与其进行言语上的沟通和术后一些康复案例对其进行正向引导,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必要可注射镇静药物,稳定患者的情绪,以便其接受手术。

3.2 促进患者进行自我改变转变

自我管理这一理念,主要包括学生身体自我、社会文化认同、自我认同和自尊四个方面。 自我管理理念在调节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截肢后,病人会存在生理上自我概率降低的缺陷,诱发一系列心理问题。通过一些截肢成功的案例,帮助他们树立截肢后正常进行生活的信心,并对截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身体残疾也仍旧可以做出一番事业并不会成为其成功的绊脚石。帮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身体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并引导他们去接受,重新调整自我概念。

3.3 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为了让患者的心理、生理在术后保持一个比较理性的状态。院方需要给患者创造一个供其生活、锻炼的良好环境,具体包括舒适的床位、健康的饮食习惯、现代化的锻炼设备等。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根据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情况,组织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练气功,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通过运动使截肢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其广泛的兴趣。

3.4 社会发展适应工作能力

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术后护理时,不仅要照顾好患者的身体,还需要对其心理给予一定的正向引导。除了让患者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外,还需要提高患者在出院后对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入手,如,如何走路,如何用一只手穿衣等,帮助其增强术后适应能力。在与病人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姿势,避免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在与病人进行交谈时,使其感觉到自己与他人处于平等的地位,使其心理保持平直的状态。在患者打算出院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提醒患者家属,特别需要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尽量保持其心情的愉悦。在言语和肢体上,尽量避免刺激到患者的内心。

4 讨 论

截肢患者的不良心理多来自于对肢体残疾的不接受,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自卑、易怒、抑郁、轻生等。截肢患者在术后大多不愿与人交谈,需要护理人员特别注意。在对该患者进行护理时,不仅注重其身体上的健康与否,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以循序渐进的原则,打开患者的内心,帮助其重塑信心,正视所残缺的患肢。对患者因残疾而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医护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进行患肢护理安全教育,有助于患者及家属正视因残疾带来的遗憾,帮助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快速的恢复。增加患者之间交流的机会,因同病相怜的心理,能够互相帮助慰藉心灵,为其今后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15名于2015年-2018年间,在我院接受截肢手术的中青年患者。通过专业化护理,患者逐渐在心理上适应了截肢后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能够以积极的面貌对待现实,主动对患肢进行锻炼并与护理人员进行交谈。综上所述,在截肢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逐渐摆脱因截肢带来的心理创伤,早日以积极的面貌适应社会。

猜你喜欢
截肢患肢肢体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肢体语言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肢体写作漫谈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