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究与实践

2020-02-27 10:36徐秀燕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财税产教会计专业

■徐秀燕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1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新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对于中职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受会计数据私密性以及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的冲击,近年来,中职会计人才培养逐渐走向尴尬境地。

(1)课程设置易于与市场脱节。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一般为基础理论和模拟实习,但国家财税政策每年都会发生不少变化,教材的更新速度很难跟上财税政策变化的步伐,教学内容往往滞后,易于与市场脱节。

(2)实习难、实操难。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对会计理论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实训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专业技能。但由于会计数据的私密性和作业的特殊性,每个企业能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学校难以组织会计专业学生大规模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对口的会计岗位实习,学生也难以获得真实财税业务实操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3)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目前许多学校认识到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多停留在到企业参观学习、非对口岗位实习的层面,引企入校则多是仿真教学或实训软件引进、校企共建仿真软件实训室等。仿真实训室较传统的教学来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和真实岗位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为会计数据的私密性, 很多学校的企业参观也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很难见到真正的账目。校企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实训体系的构建方面缺乏有效合作,没有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4)就业对口率低。由于以上原因,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理论基础不够厚实,又缺乏丰富的岗位实践经验,这使得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难以符合岗位需求。中国有8000万小微企业,对会计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但有效人才匮乏,学生毕业后多从事销售、文员等工作,对口就业率较低。

综上的所述,如何使会计人才培养更好地对接产业链,为小微企业“财金”管理转型升级提供精准服务,是中职会计专业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中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学校经过多方调研和深入研讨论证,与上市公司神州顺利办校企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专班智能财税工场,将小微企业会计服务工厂搬进校园,这是学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实践,在省内中职学校尚属首例。

2.1 真实职场环境教学

智能财税工场由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在校内建设,学生的课桌也是他们的“工位”。讲台上方墙壁上张贴着“客户第一、服务至上”的标语,后方墙上贴有全套的做账流程,以及企业规章、理念等,营造了一种真实的财税职场环境。企业派驻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负责专业教学,学校派出认真负责的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管理,学生着统一工装,每天准时打卡上下班,全天在工场里完成课程的学习,有问题可以随时向企业教师请教。会计专业学生经过在工场的学习,可以不出校门完成由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2.2 课程设置贴近市场需求

校企双方结合实际,制定了课程规划和实施方案。实训采用企业真实工作流程,通过培训掌握会计、财税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当前最新财税政策,掌握最先进的智能财税工具,夯实就业竞争力。课程内容按照阶梯式,设置职业素养课程、财税技能培养课程和实训课程。

在进行准职业人导向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形式多样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对自身职业定位有清晰的认识,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并培养学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和认知职业定位与发展在个人职场生涯中的重要作用。从企业职场实际要求出发,进行工作心态、表达能力、职业规划、职业压力应对、成功习惯养成、服务意识以及沟通能力提升等方面内容的培养和训练,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准职业人”,为学生将来的职场发展铺平道路。

财税专业技能培养课程:财税专业技能培养课程定位于"财税理论+岗位技能+技能证书"的思路,课程标准紧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运用实训软件与真账实操“双平台”,引入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并将财税理论与财税工具相结合,在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下开展财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综合实训,在实践中融入考证知识,实现课证融通。通过培训内容的实施,可以促使毕业生切实掌握财税实际工作技能,在校内完成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实现毕业能上岗,上岗能称职的育人目标。

实训课程采用职业素质能力课程和专业技能培养课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职业素质课程共60学时,职业技能课程共480学时,其中教学软件实训240课时,真账实操240课时。中间课程测试还将安排相应的学时。技能课程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理论与实践课程课时量为1:1,在实践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由企业讲师负责相关的实训指导。在实训课程安排中,企业讲师结合课程进度进行相应的课程测试。所有的测试分数记录到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作为后期就业推荐的依据,总体分数优秀的同学将享有优先推荐到优质岗位就业的机会。

2.3 师徒制实操服务小微企业

企业提供实际账务及会计或会计师的师徒制专业辅导,学生所学即市场所需,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学生在校期间便可为50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工商注册、代理记账等精准会计服务。

3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影响

智能财税工场的开办,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教协同育人生态圈,有效突破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使这个传统专业老树发新芽,迸发出新的活力。

3.1 精准人才培养

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将会计人才培养的触角延伸到市场的最前沿。校企共同探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与行业企业接轨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汇聚小微企业数据,归纳企行标准,精准会计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3.2 锻造师资队伍

智能财税工场的开办,企业引进师资培训服务和方案,委派专家顾问进驻并提供培训项目中的师资、实操项目、课程内容。开展对教师传授智能化和专业化指导。同时,为老师们带来更多时刻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的机会。老师们可以在校内通过听课、教研和企业老师进行更多的专业知识交流,也可以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在线顶岗,对智能财税实操有更多直观的认识,及时掌握财税政策的更新和市场动态的变化,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动态,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也可获得大量科研数据,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3.3 促进学生就业

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真实账目的实操,掌握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适应岗位需求。学生在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可获得企业专业资格认证,积累专业工作经验,实现精准就业。企业引进创新创业项目和课程,开展线上和线下的培训指导,孵化学生创新和创业。根据学生生源地,协调上市公司、智能化技术研发战略合作伙伴、神州顺利办全国子公司单位、包括服务的几百万海量企业,每年在济南信息工程学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定向择优推荐至全国31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运营中心、门店和会员单位工作,并享受同等薪资和福利待遇,对于意向国外就业的毕业生,可以推荐培训并派遣出国工作。

4 结 语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整合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参与主体的资源,形成一个“行校建标准”“教师能科研”“学生能实践”“企业能增效”“专家能服务”“政府能监管”的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环链,发挥参与主体“供需”双重身份的各自优势,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猜你喜欢
财税产教会计专业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财税政策助推贵州精准扶贫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探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中国企业在境外的财税管理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