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福
(山东省梁山县大路口乡农业经济管理站)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农村数量较大,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成为对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及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问题就是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我国基础性经济架构,其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已由原来单一的种植业、畜牧业转变为农工商一体的新型农村产业结构。另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乡结合部增多,随着交通工具的便利,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化及发展,在使用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以及无法满足现状,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势在必行。
农村经济体制早已告别以往的集体经济,而是转向更加灵活的合作式经济体制,另外农村各农户可以自主经营生产,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更加带动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农户通过自主经营可以选择更多的生产及经营方式,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在不影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经济的发展。通过新形势下的经济体制,极大的带动了农户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样促进了农村产品的多样性,农户可以针对市场经济需求,及时对产品种类及产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利益最大化,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
我国各项资源储备丰富,大部分基础性资源都位于农村,使得农村的生产资源及自然资源较城市更为有利,另外农村具有大量的劳动力,成为生产经营的基础性条件,但由于农村及农户的综合条件,无法将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各项基础建设的推进,现今农村已具备现代化生产条件,可以将各类资源有效转化为经营商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首先,以往农村信息闭塞,对市场需求对接性差,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农村同样进入信息化时代,能够有效对接市场需求,带动农村经济效益。再者,以往农村运输条件差,往往城市需求产品无法有效进行运输,甚至烂在地里,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且浪费人力物力,而今通过我国基础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农村道路已经普遍开通,运输已经不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拦路虎”,极大的带动农村经济提升。最后,以往农户专业技能及学历较低,无法利用现代化设备及专业知识进行经营生产,随着我国综合教育水平的提升,新一代农户已经具备一定学历及专业技能,能够满足日常的经营生产需要,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颁布,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但正式由于快速发展的原因,部分农村经济管理仍然沿用原有的管理措施,同时农户因为自身素质不高,也无法有效使用各类惠农政策,导致各项优惠措施无法有效落实,不仅使惠农政策无法有效实施,同时使得农户利益受到损害,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但部分土地管控措施有待完善,部分农村存在土地使用期限不明,土地产权不清晰等各类情况,使得土地无法正常流转,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在现有的农村土地管控措施中,缺乏对土地使用情况的合理监管,造成较多土地使用的不良情况,造成较多土地由于客观及人员因素而荒废空置,而土地资源紧缺的农户还无法得到闲置土地,不但导致农户经济收入减少,同时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
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在整体经济架构中作用并不明显,从而造成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忽视,较多的惠农政策及政策法规只按照制度进行下达,对执行情况及落实效果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政策无法对农村经济进行有效促进,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技术管控措施层出不穷,例如信息化管控、大数据管控等,但农村经济由于客观条件,往往无法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这就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物力耗费较大,而受益却没有明显增加,降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也无法满足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虽然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农村与城市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一方面无法吸引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到农村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是农村的新一代人才,同样因为收入及自身发展原因,不愿留在农村工作。这就造成农村长期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发展的关键就是人才的吸纳,农村经济建立良性循环、惠农政策落实、现代化技术使用、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相应的人才进行管理,而人才的缺失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畅,同样阻碍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
首先,需要对农户及管理人员定期培训,讲解各项惠农政策,帮助农户认识到各项惠农政策的优势,使惠农政策能够真正提升农村经济。而后,管理人员对各项惠农政策进行落实,针对性的帮助农户能够真正享受政策性红利,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再者,持续推进新型农村经济,不断强化农户的独立经营意识,帮助农户完成原有农业体系的转变,帮助农户提升收入。最后,优化农村经济管理体系,针对农户经济发展态势,不断优化现有经济管理体系,已经济导向为落脚点,经济管理体系要适时符合并带动农户经济,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一是,要大力推动我国的各项土地政策,一旦发现问题,要进行解决及追责,比如土地产权不清晰,就要寻根问源将土地产权情况落实到位,并对当时的负责人员进行相应问责,真正落实我国各项土地政策,增加土地流转效率,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二是,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管,对已荒废或闲置的土地,可以再次进行二次承包,对接土地所属人及承包人,使双方达成承包协议,提升土地利用率。三是,明确农村土地经济发展目标,对未来土地使用形成计划,对接市场需求,增加土地资源经济收入,使土地资源得到效益最大化。
按时对农村经济管理进行检查,针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大力宣导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当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利弊,去芜存菁,不断优化。另外,农村经济管理团队要定期上交管理报告,上级部门通过报告进行分析,并实地查看,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逐步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另外,需要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利益进行保障,管理人员是农村经济管理的关键,只有确实保障其经济利益,才能提升其主观能动性,提升管理积极性。
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技术管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增加信息化技术管控措施,利用互联网获得有利信息,在农村生产经营的同时,及时获取市场需求及销售渠道,确保农村经营生产的产品能够获得较高的效益。而后,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获取各项大数据,结合农村自身的发展条件,利用合作经营的模式,寻找最优生产经营模式,逐步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首先,定期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我国各项惠农措施进行详细讲解,并组织到农村经济发展较大的地区学习先进经验,通过理论及实际经验,提升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水平。而后,倡导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自学专业知识,对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人员,提供全面的帮扶,对自学成才的人员进行奖励,并让其对团队人员进行帮扶,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团队的整体专业度。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对农村未来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使农村经济成为我国基础性的经济力量。为我国建设新农村,提升农村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性力量,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确保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