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业大潮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2020-02-27 08:06陈贝宁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潮商业金融

■陈贝宁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企业管理学院)

引 言

“善於治家者,尚其防患於未然哉。”面对复杂多元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国际商业大潮对全球各国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也面临国际商业大潮下的经济挑战和政治挑战,必须充分认识到国际商业大潮的生成内因及基本特征,提出中国应对和防范国际商业大潮的一系列措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体制。

1 国际商业大潮概述

国际商业大潮日趋复杂和多元化,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所有或部分金融指标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呈现出区域内整体性的货币大幅度贬值,对经济增长和发展规模产生冲击性的影响和损失,金融系统陷入混乱、无法分配资产的境地。主要包括有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其主要根源在于以下方面:①经济与政治层面。金融经济危机是建立在空虚数字之上的,当利率出现上下波动的现象时,则极易引发信贷危机。同时,由于金融监管不到位,导致金融衍生产品过分创新发展,在混乱、松散的金融监管下产生日益增多的金融泡沫,引发国际金融经济危机。②文化与心理层面。在可观的利润的驱动之下,资本的本性得以充分暴露,相对于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而言,劳动者的实际购买力呈下降趋势,最终导致企业因资本链断裂而被迫停产,引发经济危机。

国际商业大潮的基本特征归总于以下方面:①爆发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国际商业大潮爆发于美国并呈不断扩散态势,使“空心化”的美国实体经济遭遇重创,使美国经济遭受沉重的打击,并对西方和东方其他国家带来极大影响。②体现出与国际垄断资本运作的密切关联。国际商业大潮表现出与国际垄断资本运作的密切关联性,由于国际金融垄断扩大趋势而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通过高杠杆、伪装、诈骗等方式控制股市及基金债券市场的走向,与实体经济相脱离,逐渐演变为债务关系,加速社会资产的金融化。并因其大量虚拟的金融衍生品而出现金融泡沫化,并因金融监管不到位而使金融资本流动、金融运作自由化,最终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运行债务化。

2 国际商业大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金融压力。国际商业大潮对我国金融产生的压力相对较小,主要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中国金融机构购买的美国金融产品较少,然而因受到经济景气下降的影响,我国银行信贷业受到影响,出现不良大额大客户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反弹的现象。

(2)经济影响。国际商业大潮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中国商品的进口量缩减,使中国对外贸易环境整体恶化,尤其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的冲击较大,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产生极大挑战。

(3)政策的影响。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使我国政府税收大幅减少,为此,政府出台相应的经济刺激计划,以解决国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并且,经济危机还引发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国家也要出台相关社会保障性政策,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

(4)就业压力。国际商业大潮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带来不可避免的裁员风潮,失业人员增多,企业停产并倒闭,对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

3 国际商业大潮下我国的应对举措分析

在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国要将宏观调控重点放在防止经济增速下滑方面,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3.1 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增加投资。我国要增加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吸纳企业、私人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紧张的问题。同时,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通过合理、系统的职业培训,使低技能劳动者向中、高技能劳动者转变,为其就业创造更宽的通道。在加速我国国际化的进程中,还要结合当前实际,把握对外投资的机遇,必须明确对外投资的目的,保有持续的融资能力,并要进行国外投资项目的动态评估,避免对外投资的各种风险,适时稳步地发展我国的全球化战略。

(2)促进出口。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要进行转型升级和适当的调整,鼓励技术研发和创新,由出口低档产品向出口中高档产品转变,增加出口数量和质量,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开展。同时,要加强与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沟通,构建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并在资源类产品出口关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加大出口奖励、保护高新技术出口等方面,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

(3)扩大内需。我国要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拉动我国的投资性需求,逐步解决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农民的收入问题,并通过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方式,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并加大对金融的投入,注重经济型社会和生态型社会的双重建设,由出口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3.2 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际商业大潮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我国对此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行“三加一减一优化”的政策,以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三加”——加大政府公共投资、低收入群体补贴和科技创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下,要加大政府公共投资,铁路、公路、地铁、航空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国家在民生工程、环保生态建设、科技创新方面的政府公共投资相应增多。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和农村人口的收入增长。还要加强我国科技创新的力度,尤其是重大科研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发展,并运用综合政策工具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节能减排政策的驱动下不断构建环保节能型社会。

(2)“一优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就业紧张的压力,并拨付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医疗、失业、住房保障,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剔除和变革教育体系中不合理的问题。

(3)“一减”——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要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降低增值税征收率,减免住房转让环节的部分营业锐,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并对部分商品的出口关税政策进行调整。

3.3 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国要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合理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改进中央银行金融服务,适当增加货币、信贷投放总量,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1)协调经济金融。要构建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的和谐金融体系,正确处理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使金融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保持两者的平衡性,不可使两者相脱节。

(2)稳定开放型市场。我国市场的对外开放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能全盘接收,也不能激进冒进,必须采用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策略,确保国家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安全。

(3)监督金融中介。要加强证券中介机构的风险管控意识,加强对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优化证券中介机构风险评估体系,实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管,体现出及时性、动态性和持续性。

(4)适度金融创新。我国在金融创新方面要保持适度、稳健的状态,要使金融创新业务与市场发展程度相契合,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控系统,深入剖析金融产品定价模型背后的潜在风险报酬的影响。

3.4 加强金融安全管理

要构建并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安全体系,使之保持稳健性和灵活性,要加强风险监管,采用保险保障基金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加强对中小投资者、保户、储户的安全风险监管,并完善危机处理预案的协调机制。同时,要强化过程控制,增强监管的敏锐度和实效性,完善预警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较好地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创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要充分认识到国际商业大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好地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并强化金融安全监管和控制,最大程度消除国际商业大潮对我国的消极影响,结合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不断开拓和创新,以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社会变化。

猜你喜欢
大潮商业金融
第五课:中国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
5G手机大潮即来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P2P金融解读
《神威启示录》系列报道四 大潮退去看“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