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德玉
(东营市技师学院)
预算是目前教育事业单位完成运营目标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最基本依据。在教育事业单位推动预算工作落实时,需要体现政府政策导向,呈现绩效考核理念,完成绩效目标设计,开展绩效情况跟踪,进行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预算绩效管理是将其纳入预算方案的编制、执行、监控中,提高预算方案的经济性,同时以预算的社会效益作为目的来开展管理。
预算绩效内容包含了考核目标的管理,预算运行跟踪检查、评价,也有结果的反馈和应用管理,并逐步推动预算绩效实施。将预算绩效理念都融入到预算管理全过程,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
我国的教育事业单位独具特色,主要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教育服务,而且通常都有自己的主管部门,会受到上级部门的考核。随着我国经济稳步的发展,国内的教育事业也面临全新的机遇挑战。为了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事业单位理应适应改革的目标,迎合未来发展趋势,逐步向着企业化运营模式发展。当前教育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要不断总结、改进和实践,并以此去推动制度落实。预算管理虽然已经在教育事业单位执行多年,始终贯穿于单位的经济业务之中,但仍存在诸多不良问题。
历经多年发展,教育事业单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力度的加大,当前事业单位已经构建起了全面预算绩效控制体系。但仍存在着不兼容问题,例如有些预算管理流程在设计方面未能够实现上级部门与国家政策的统一。虽然有些单位已经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但是在具体执行中,这项评价工作并不能得到有效执行;一些单位仍然受政府部门的管制,在开展绩效考核时,还不能够脱离既定的管理环境;在编制方案时,会受到时间等各类因素影响,而造成方案制定不够细致;在执行方案时,经常会造成方案的执行过程与编制的方案脱离,这对绩效的考评不利,出现这种结果不仅有国家财政相关因素,还有教育事业单位自身的因素[1]。
随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的日益完善,很多单位都纷纷构建了适合自身的预算管理体系。但是部分单位预算方法较简单,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预算绩效考核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节约资金、创造收入,单位的绩效评价更多应放在为社会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方面。过去教育单位将预算绩效考评重点放在教育服务质量和对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对预算关注度不足。一些教育事业单位就在审计中出现了一些贪污腐败,如违纪使用财政资金的不良问题。对于单位的监督不能够仅仅依靠上级的审计部,要实现对资金运作前期、中期的审查。当单位出现了一些违规违纪贪污腐败问题,这就给单位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绩效的评价应该贯穿于预算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形成强有力的问责机制。
当下我国教育事业单位上级部门,更多关注单位是否完成预算的执行状况。虽然制定了绩效考评制度,但是设计的考核指标覆盖面比较窄,考核指标过于简单,考核指标不够量化,定性指标较多。有些单位比较关注预算执行的结果是否达成了相应的目标,但不关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这样就无法完成单位内部全面预算,进行真实的管理和科学的评价。目前,也有一些单位经营成果不能够实现考核评价,导致考核过程缺乏公平性。另外,单位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的维度比较单一,在考评时,比较关注单位的收入和单位的支出。在财务方面,设置的考核指标过多[2]。
在教育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工作时,要完善预算管理基础。在预算执行时,注重协调性、系统性,实现与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使预算工作具备指引性。从预算方案的编制到后期的预算执行,以及到最终的考核全过程都需要实现单位内各科室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同时,要加强单位管理人员对预算绩效工作的重视,充分认识绩效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而不是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业务的运作上,统筹安排各类预算人员和预算资源,并增加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联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
随着教育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公众和学术界对教育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关注度更高。通过应用科学规范的预算评价指标,来实现对预算工作的评价分析,根据自身资金支出特征,来将考评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产出的指标效益及过程管理的考核指标。在设计指标时,要广泛征询各部门、财务工作人员以及上级主管单位的意见,如在设置考指标体系时,要重点关注单位的社会效益相关指标设计。
在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要着重以成果应用为导向,将追求绩效最大化作为当前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将考核目标作为预算工作基本要求,并贯穿于预算工作、预算执行和预算监控各环节中。在预算绩效的评价期间,要将执行效果反馈到预算工作的不同环节上,起到应有的制衡作用。因此,教育事业单位必须将预算绩效的方案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支出所有预算环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够实现预算绩效执行衔接环节的融合[3]。
单位管理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其他人员对预算工作的认知,同时预算绩效的管理体系会影响到整个单位的决策过程和人员的意识,也会影响到单位能否达成预期的预算绩效目标以及预算执行结果。只有进一步增强单位的责任意识,才能够实现各个部门的协作配合,从而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将职工的考核结果与其职级晋升、薪酬发放相联系,这样才能激发员工充分落实工作职责,提高工作积极性。
加强职工的职业素质培训,侧重预算专业能力的考核,提高现有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教育事业单位中,通过定期举办预算管理讲座、讨论会,推动预算培训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强考核培训,增加必要的考试过程,能够切实提高人员对预算工作的重视,而且能够学习更多的预算管理知识和相关思想理念及工作技能。得到单位的领导重视,才能够使考核人员更加重视考核工作。预算人员要能够编制出高水平的预算方案,得出来的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方案编制的重要依据。
绩效管控的关键在于绩效管理目标是否实现,教育单位在预算方案编制期间,需要做出科学的规划,合理分配每一笔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益,确保资金能够用于关键性的工作和单位未来战略性的工作。针对预算方案的编制、预算绩效考核各个阶段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做好反馈评估,然后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发现相应问题,并及时反馈出来,这样才能够有效去改善现有的工作。
以单位的内控作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舆论绩效的管控,建立相互制衡的内控管理制度。对于重大项目资金支出预算、重大项目申报和执行,都需要在单位内部做好集体的研究和决策。将预算的控制融入到每一项经营活动中,确保各类经济事项可以依法依规的完成,优化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严格开展预算调整和审批。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并与单位未来的预算目标和年初的工作计划相协调,也要减少资金的结余转借,将有限资金运用到关键的工作环节,提高预算资金的执行质量水平。
建立健全预算的监控机制,在预算执行期间,要做好全过程的监管。当预算计划与实际的预算执行产生偏差时,要认真地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财政资金应用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数字的模拟分析,对预算执行做好实时的监控,并使预算执行更加规范精细。单位在选择指标时,要结合单位自身的特征,将单位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例如,教育事业单位可以将教学成果或者科研成果的转化质量和效益,以及学校内的知识产权、科研项目成果在学术界的影响力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中。
目前,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已经在教育事业单位逐步深度融入。对预算工作开展考核,可以检查预算执行效果,让单位负责人及时了解预算执行状况。并针对考核结果来分析问题,完善预算制度和预算方案,提高预算执行人员对预算工作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预算的全面落实,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通过预算来科学配置单位的教学资源,制订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并利用考核的方式来检验预算执行状况,为促进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