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义强, 陈本平, 凌征文
(1. 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四川乐山614004; 2.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屏山645350)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rufipectus是我国西南山地特有的雉科Phasianidae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四川省中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的少数山区森林中(郑光美,2015)。2019年5月,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到1只体羽部分白化的四川山鹧鸪成年雌鸟(图1:左)。
据李贵垣等(1974)描述,四川山鹧鸪雌鸟(图1:右)的正常体色为“额、眉纹和颊皮黄色。头顶和枕橄榄绿色,具黑色羽干纹。颈淡赭橙色。耳羽棕褐色。眼先黑色。背、腰和尾上覆羽茶褐色,具不规则的黑色和茶绿色横斑。飞羽黑褐色。尾羽黑色,具4、5道不规则的茶绿色横斑。颏、上喉和颈侧皮黄色,下喉淡赭橙色。上胸棕灰色,具较宽的棕色羽缘。下胸的灰色和棕色均渐转淡。腹污白色。腹侧和胁棕灰色。尾下覆羽黑色,羽端白或棕色。胫灰棕色。虹膜灰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赭褐色”。
本次发现的四川山鹧鸪雌鸟:额、颊、耳羽、颏部、喉部、颈侧、胸部和腹部及肩肱区的部分覆羽均为纯白色,体余部未见异常。该鸟繁殖活动正常。2019年4月30日11∶20其巢被发现时,已有5枚卵(图2)。5月1日上午安装红外相机,根据红外相机拍摄的雌鸟行为活动规律分析,该巢在5月 1日已进入孵卵期。但5月19日该窝卵在雌鸟外出觅食期间被天敌捕食,雌鸟于5月20日彻底弃巢。由于红外相机没有拍到天敌影像,藉此可以排除鸟兽类天敌(如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hyncha、黄鼬Mustelasibirica等),结合巢内未发现碎蛋壳,推测被蛇捕食。而距离该巢约400 m和600 m的2台红外相机也未拍到该白化个体。
陈本平等(2016)曾在该保护区发现一例色型异常的白鹇Lophuranycthemera。导致野生鸟类白化的因素很多,包括营养、疾病、遗传、变异等(Sharmaetal.,2018)。建议进一步监测,以期收集该雌鸟更多基础繁殖资料,评估该白化特征对其生存繁衍是否有潜在影响;并取得羽毛或蛋壳样品,以探讨其色型异常的可能原因。
图2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白化雌鸟的 5枚卵 (李洪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