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生作文拟题水平的几点策略

2020-02-26 15:43王雪云
职业 2020年1期

王雪云

摘 要:中职生作文功底普遍薄弱,怎样帮助学生写一篇让阅卷老师“一睹倾心”的文章,一直是一线老师苦苦追寻、探索的问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标题不仅是打开文章内容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是激发阅读者兴趣的一条捷径。本文将从“题好”的标准、拟题的技巧、拟题的原则等方面为中职生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话题作文  拟提标准  拟题技巧

一、中职生拟题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题目起到凝练主题,提挈内容的作用,因此,一个光彩夺目的标题是十分重要的,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才情与匠心。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中职生在拟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以话题为题目

这是中职生在拟题中最常犯的错误。 以文中所给的话题为题目。如,《母亲》《我的爱好》《诚信》等皆以话题为题目,“话题”仅提供文章所应谈及的范围而非规定其内容,因此题目切忌以话题为题目。

2.过于平白直露,没有文采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个含蓄新颖,文采斐然的题目可以第一时间博得读者的眼球,如:以“阅读”为话题,学生往往拟出的题目是:《我爱阅读》《我的爱好是阅读》这些题目虽然也言简意赅地传递文章的主题,但是对于已经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职生来说,明显有些平白直露,缺乏文采。

3.缺乏新意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明眸善睐地一瞥,新颖别致的题目可以让阅读者赏心悦目,一见钟情,尤其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加分不少。而学生往往拘泥于话题本身,很难拟出让人眼前一亮的题目。

二、问题及原因

1.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观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无外乎就是学生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习惯、审题习惯。课堂上老师所讲过耳即逝,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试卷拿来就做,没有认真琢磨题目要求的习惯等。

2.阅读面狭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还是要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职生的习惯于短平快的阅读方式,有“营养”的文学作品阅读量偏少,更别提深厚的文学积淀。

3.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

中职生的作文所拟题目之所以会出现落入俗套,创意不足,还是和平日里对生活的观察不足,对于所见所闻缺乏所想,因此,他们创意的来源总是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

4.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

常言道:“有了金钥匙,不愁锁不开”,阅读视野的开拓和文学功底的提升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有意识的训练,中职生的拟题水平不高还与他们没有一定方法指导有密切的关系。

三、提高中职生作文拟提水平的策略

1.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做笔记,同时,帮助学生筛选有“营养”的文学作品,采用竞赛等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鼓励他们将所见所闻形成的感悟及时述诸笔端。

2.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

著名运动员贝尔特曾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可见方法的重要性。

(1)树立正确的拟题意识。话题作文要求学生以话题为中心展开充分的想象,除了选材、文体等所赋予学生广泛的自由度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题目拟定也是自由的,但在拟写标题之前还应帮助学生树立以下两种意识。一是优质目标意识。俗话说,要想做得好就应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比如同样是以“父亲”为话题,我们不妨评判以下学生课堂练习中标题:《我爱父亲》平铺直白,文采暗淡;《天凉了,别冻着…》另辟蹊径,以情动人。

二是小角度定位意识。角度小,立意深。学生看到作文时,常常无从下笔,究其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积累与视野有限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文题角度选择太大,下面以“我的爱好”为例。

第一,《我的爱好》——话题题目式:人的爱好众多,有喜欢引吭高歌者,有下笔如有神助者,有妙笔生花擅运丹青者,但是本题目却未点出,题目大而空泛,并且犯了話题作文不能以话题本身为题的大忌。

第二,《我爱写作》——相比较第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更加具体一些,不再是空泛的“爱好”而是具体到“写作”,可是,还是不够出彩,题目俗套,不含蓄,更无新意。

第三,《拥抱我的阅读时光,这是我的爱好我的第二生命》——相较前两个题目,这个题目显然符合角度小,立意新的要求,并且气势铿锵,但此题目过于冗长,不仅读起来拗口,也未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第四,《与“笔”共舞》——本题巧妙化用“与狼共舞”,以“笔”点题,含蓄指出爱好为“写作”,内容提纲挈领,形式灵巧,富有创意。

(2)匠心独具,巧用修辞。

①比喻法:比喻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使我们的题目含蓄而形象,凝练而传神,给文章增加光彩。如《我心似水清》《心是一株会开花的树》。

②比拟法:“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这种修辞手法能够收到增加事物一定趣味性的效果,表达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用在拟题中再合适不过了。 如《“宽容”独白》《“宽容”心路历程》《向“宽容”致敬》。

③仿拟: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如成语、俗语、名人名言、歌曲名、书名…根据表达的需要一切现有的、优良的语言资料都可以拿来“旧瓶装新酒”重新换面改装,拟出符合需要的题目,使我们题目生动活泼,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妙趣盎然。 如《“宽容”才会赢》《但留“宽容”在人间》等。

④夸张:夸张是以故意夸大多缩小的方式来展现事物的特征,来达到预设的表达效果,在拟写题目中同样也适用。比如 《世界很小是个家》《一花一世界》。

⑤设问: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以“自由”为话题: 《自由,你在哪里?》《自由是什么?》。

⑥引用。对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名句、俗语、歌曲名、广告词、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题目等适当点化,进行改装或借用。代用歌名:《让我欢喜让我忧》《八度空间》;借用影视片名:《幸福像花儿一样》;借用广告语:《我的地盘我做主》;借用旅游胜地地名:《我心中的香格里拉》; 借用俗语: 《摸着石头过河》;借用成语:《点石成金》;借用警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借用格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借用书名:《智慧背囊》;借用学科用语:《文化守恒定律》。

(3)扩展法。根据要求,在所给话题的前面或者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使拟出来的题目比话题更加具体。比如《寒风暖意》 《那阵风刮过以后》《起风了,冷吗?》。

(4)悬念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吸引目光的效果。《风吹出了… 》《当经典遭遇流行》。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太过含蓄的题目一定要在文章中稍做解释,以免造成跑题的嫌疑。

(5)想象法。由所给的话题展开想象,让思维在想象中自由飞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 比如《风的色彩》《与风同行》等等。

(6)反常法。人的思维往往拘于一种定势,在这种定势引导下拟出的题目往往难以别出心裁,要想让自己的题目独树一帜,首先就是改变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不按常理出牌,反其意而用之,出其不意,会收到意外的惊喜,让读者一瞥惊魂,怦然心动。 如以下题目:《拾人牙慧新说》《弄斧就要到班门》《上梁不正下梁纠》《近墨者未必黑》。

著文如同画龙,龙有其形还是不够的,若想龙飞苍穹,精魂毕现,“点睛”这一笔尤为重要。题目就像文章的眼睛,想拟出一个精彩夺目,凝练聚神的题目,就得扩大阅读视野,多看、多听、多想、多练增加文学积淀,汲取生活各个方面的营养,这样拟出的题目才醒目夺睛,不落俗套。最终,获得读者、阅卷老师的青睐。而这些目的的达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多督促、多训练,更需要学生配合老师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守权.材料作文怎样自拟题目[J].写作,2000(3).

[2]夏荣培.作文题目咋扮亮[J].写作,2008(10).

[3]張芳红.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题目与文章的关系[J].学周刊,2011(34).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