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昕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图书馆,黑龙江 鹤岗 154200)
个性化是根据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要和爱好专门打造的产品或服务体系,其基本原理是采集与分析单一个体的基本情况等数据构建独特的服务体系。个性化服务分为内容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和时空服务的个性化三个层次。个性化服务具有服务针对性、服务网络化、服务人性化和服务交互性。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各种文献资源的重要载体,是读者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知识信息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图书馆通过树状目录方式查阅、检索信息模式已不能满足不同读者形式多样的信息需求,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的普及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内涵和外沿。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指图书馆为满足用户个体需求匹配不同的图书资源提供的一种服务,即读者在某一特定的系统功能和服务形式中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目的设定的图书服务方式;或图书馆通过信息收集整理用户个性化、习惯性主动为读者提供的图书信息服务。
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依托图书馆庞大的馆藏资源通过创新能为读者提供更为细致、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以解决用户的个人需求;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是缩减庞大繁琐的信息资源范围提升图书资源利用效率,发挥图书馆应用功能的有效途径,实现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通过适当的渠道和方式充分满足读者需求,服务于图书馆日常使用和后台管理的基础,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进步和延伸,是图书馆传统服务基础上的改革的必然趋势。
1)管理理念落后,管理组织机构不合理,服务意识淡薄。当前部分图书馆沿袭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被动提供传统服务,服务模式机械繁琐,缺乏对文献资料的加工和提练,其工作效率低下,资源匮乏、难于满足读者多元化信息资源需求;传统图书馆内部横向的封闭式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效率较低,管理方式比较单一,信息传递流转缓慢;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化,工作倦怠,服务态度不积极,影响图书馆服务水平。
个性化服务所需技术基础薄弱,个性化需求分析不足,难以开展针对性个性化服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以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开展,当前图书馆设施老化,资金投入不足,现代化信息化硬件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造成个性化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业务功能同质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应用规模小。
2)图书馆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素质不高。实际工作中图书馆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管理人员为其他岗位富余人员转岗,这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缺少管理技能,信息分类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现代化图书资料采集、分类要求;图书馆有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上力度不强,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结构建设不完善,不利于引导和留住高素质管理人员;图书馆缺乏常规、系统性的在职在岗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考核与评价标准不明确,工作成果检测失效,难以激励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1)加强宣传,优化图书馆内部管理结构,强化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在于实现高质量服务,开展个性化服务是保障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动力。图书馆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转型,与时俱进地主动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实践创新,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从本职工作出发,在做好图书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深度开发特色馆藏资源,利用科学化手段加工和提练馆藏文献资料,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深化和创新工作模式,结合本单位实际完善管理机构,加强内部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信息共享,提高图书资源使用效率;积极采取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解决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减少因结构、流程不合理产生的管理内耗,优化机构运作模式,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个性服务。
2)重视发展服务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读者调查和沟通。图书馆管理中要重视技术开发和硬件升级改造;一方面要保障资金投入,加速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合理优化馆内资源,强化基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完善的文献管理集成系统,融入高科技技术设施完善图书馆硬件设备;另一方面要深化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发适应性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自动化管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采用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保障安全性,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拓展个性化服务外延,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个性化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围绕读者需求对信息进行动态分析,灵活地制定针对性服务方案,重视读者个性化需求分析,采用用户调查问卷、咨询分析等形式了解读者个性化要求,深入分析读者需求,优化信息分类标准,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偏好等信息与图书馆的数据资源进行配比,促进资源引进到咨询服务一体化,避免同质化服务,积极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读者服务体验,不断改善服务方式和质量加强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
3)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开展系统化在职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图书馆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拓宽优秀人才引进渠道,健全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为优秀的人员引进和培养创设良好氛围;实施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措施,完善管理人员知识体系,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强化图书馆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手机通过图像处理、音乐、视频等形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获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手机图书馆通过手机进行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利用绑定信息能便捷办理借书、还书手续,并通过信息采集和分析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开展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信息化服务,图书馆要借助网络载体搭建全方位、个性化的全新服务平台,运用个性化模块开展专业的图书推荐和导读、发布图书馆相关的新闻和通知推广服务;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重视读者的用户体验,注重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开展交互式参考咨询,为用户提供定制服务的信息资源,给读者以服务灵活、丰富、无障碍的服务体验。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要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发挥资源传播功能的必然要求。图书馆要积极转变服务理念,深入分析读者个性化需求,重视技术升级,以人为本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促进图书馆管理规范化、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