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育人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2020-02-26 15:41:19柳晓阳
卷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育人

柳晓阳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42)

大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需要学校、家庭协同完成的系统性工程,而且这个协同过程是贯穿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整个教育时间段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庭不能有任何角色的缺失。因为学生长时间居家线上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我们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生居家期间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求辅导员在学生不在学校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日常工作并有效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线上平台的优势,积极探索优化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的模式势在 必行。

1 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协同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与家庭之间在教育理念方面有着较大的分歧

首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尤其是在孩子理想信念价值观方面,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即可,对孩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取向缺乏必要和深入的了解,将孩子在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当然的认为完全是学校的主体责任;其次,还有一些家庭在教育目标设定上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功利性缺乏长远考虑,与国家社会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一定差距,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不利影响。再次,站在学校的角度,以思想政治课程的传统教育手段,是以灌输的方式来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忽视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往往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背道而驰。这种大水漫灌式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较为单一并且缺乏吸引力。在教育内容上主要以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及价值观认同教育为主,对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辅导、劳动实践教育等方面做的不够,同时由于高校整体辅导员师生比例还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要求,导致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数量往往超过教育部规定数目很多。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在关注学生个体、个性等方面由于学生数量较多,辅导员老师无法做到细致而全面,而且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繁重在学生价值引领方面还需提高。

1.2 家长对孩子的大学生活缺乏系统的了解

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联系孩子了解他们日常在大学校园的具体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获取孩子在学校的信息仅仅是日常和孩子在电话视频语音过程中的只言片语,没有去深入了解孩子在大学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孩子不愿说或者没有主动和家长分享自己在学校生活的意识。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家长与孩子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久而久之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阶段,而大学阶段是孩子由青年逐渐走向成熟时期,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期间家长的缺失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在日常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中发现,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认为孩子考上了大学,对孩子的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却不知考上大学只是新的开始,在大学期间养成的思维方式和学到的专业知识才是孩子今后走出校园立足社会的基础,而且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可以顺利毕业,每年都有因挂科学分没修够而拿不到毕业证的学生,也有的学生因挂科太多被留级甚至劝退的,还有的学生因为人际关系、沉溺游戏、学习压力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对于异地求学远离家乡的学生,这些情况如果孩子不跟父母说作为家长是很难知道的更何谈解决呢。

1.3 家庭对孩子进入大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必要的合作认知感

首先,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校合作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成才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在家校合作方面大多数还停留在口头上除非孩子出了问题才想到要联系学校老师,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对家校协同教育也缺乏必要的认识。有的家长则认为其孩子是大学生了已经具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认知,不必过于关心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还有一些家长过度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其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家庭意识不到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观、价值观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忽视了原生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塑造的内涵和积极作用,没有认识到在当网络上今各种思潮泛起信息鱼龙混杂的背景下,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必要性。其次,高校方面,大部分高校也缺乏对家校合作制度性保障,在师资人员配备,家校合作效果考核评估方面机制尚不完善,另外家校合作开展没有形成规模,对家校协作育人的优势研究不够透彻缺乏理论支撑,高校在家校合作平台的建设相对滞后,这些因素导致了家校合作育人的积极因素没有充分释放出来。

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家校协作同频共振的改进策略

2.1 在思想认识上要重视家校协同教育,在实践中增进家校协同育人的认可

首先,在高校内部要提高对家校协同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真正了解这一教育模式的现实意义。实践表明一旦家校互动形成合力将协同育人的优势发挥出来,家长还是愿意与学校合作的。我们学院召开了一次线上家长会,会议结束后,许多家长在家长群里留言纷纷表示,非常感谢学校精心组织的此次家长会,有的家长表示在与老师们的沟通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了挂科的严重性和学生顺利毕业需要到达的条件,今后会用更多的时间去走近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有的家长表达了希望孩子今后能考研继续深造的想法,当听到学院近几年每届毕业生都有保送到清华、北大读研的时候感到很惊讶,对学校的办学实力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老师的讲解知道学院的保研政策和当前的考研形势,并且充分认识到考研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大一就把高数、英语等考研公共课打好基础;还有的家长表示通过这次会议加深了对我们学生工作的理解并领悟到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一点是陪伴和耐心,只有家长高质量的陪伴,才能保证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的质量,只有家长的耐心、细心,才能换来学生居家的安逸。还有家长针对孩子的线上学习,提出了好的方法,充分尊重孩子,看到孩子优秀的一面,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的去完成作业。通过会议过前后几个细节可以看出家长对会议的重视,会议开始前有家长耐心的向我询问腾讯会议的使用方法包括怎么加入会议、怎么开语音、如何发消息等,并且再三跟我确定会议时间生怕耽误了开会。为了孩子的成长已是不惑之年的家长仿佛变成了一个孩子,不厌其烦的去学习新的事物,看着家长发来的一条条询问的消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意。父母的殷切期望让我们肩上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管理服务的学生每一届都有成百上千个,但每一个学生对一个家庭都是父母全部的希望,我们能做的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有用人才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和责任,不负党的重托亦不负天下的父母心。特殊时期,线上召开的家长会已圆满结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工作的结束,只要学生不返回校园,我们就要通过特殊的方式时刻关心着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心理,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每一个孩子,使他们能在家安心高效的学习,帮助家长引导好每一个孩子,使他们能珍惜这段陪在父母身边的日子,让他们意识到以后参加工作后可能再也没有这么长时间可以陪在父母身边了。同过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对父母的亲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希望同学们对父母少一些抱怨,他们给予你的是他们能力范围能达到的全部,当你的父母老了你能像他们爱你这样爱他们吗?可以说特殊时期最棒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学校是家庭。在新形势下要以家校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充分认识到家校协同育人的优势,探索未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模式,打造行之有效的合作平台,建立健全家校协同育人的制度保障,最终达到家校优势互补,助力孩子成长成才。

2.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探索家校合作的渠道

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行政主体的作用,通过政策宣传、平台打造、制度保障等手段提高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学校需要探索打造有利于家校沟通的稳定平台,让家长有渠道、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到家校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来,与学校共同承担孩子在大学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在家校协同育人制度建设上要投入更多资源,为直接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配足设备、技术、场地等硬件设施。凝聚家校教育共识、提高家长对家校协同的认知水平离不开家校共育工作的几大平台,即“校长接待日”活动、“校园开放月”活动、寒暑假家访活动、学校官方媒体平台、家长微信QQ群、学生工作评估问卷等平台。其中,家长学校是培训式平台,校长接待日、学生工作问卷调查、校园开放月是校级面对面互动平台,学校公众号推送是单向宣传平台,家校互访、家长微信QQ群是年级、班级互动平台。几大平台的综合高效运用不仅使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活动无缝衔接,更便于调动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为家校协同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平台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家校之间联系与沟通,引导家长们树立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进一步增强家校信任和合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引导家长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方面掌握正确的方法

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人已经逐渐步入大学并成为新一代青年的主角,今年入学的新生“00后”已经是绝对的多数,由于生长的时代环境跟上代人没有可比性同时绝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呵护和教育方面,家长宠爱有加吃苦耐劳教育欠缺,使得这一代孩子缺乏必要的自主性、成熟性、独立性,社会上出现了“月光族”、“啃老族”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恰恰说明家校协同对孩子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尤其是在家庭对孩子挫折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方面有待提高,通过家校协同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观念,帮助自己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为孩子将来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能立足社会、更好的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密切家校联系

在开展家校协同教育方面,高校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与家庭的密切程度。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创建家长座谈沙龙,定期开展和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对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言行举止进行必要的指导,开展亲子教育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对家长开展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伦理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家长在这一方面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有条件的可以组织现场的家长会,如果条件不具备可以依托腾讯会议等网络软件组织线上家长会或者辅导员老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将学校在育人方面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传达给家长,并倾听家长关于对孩子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可能。通过这种面对面与家长进行深度沟通交流方式,拉近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家校、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总之,高校和家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两大主体,双方都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家校双方都有义务和责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动作为,家校双方应充分发挥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拓展丰富家校沟通的平台和渠道,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丰富家校协同育人的内涵和形式,最终实现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育人
家校距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协同进化
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26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