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展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研究①

2020-02-26 08:15
商展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会展业康养会展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陈国庆(通讯作者) 周爽 王艺虹 马孟佳

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我国在国际领域的政治、文化、经济活动愈发活跃,与其他国家的交互愈发深入和广泛,近些年,以展览与会议为主的“会展经济”发展迅速[1]。与此同时,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支持康养旅游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会展+康养”成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路径,融合了会展与康养业务的新型多元业务,不仅实现了经济收入的提升,而且消费者的游、购、娱等行为进一步孕育和盘活了相关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改变了城市形象,形成了更加强劲的区域经济驱动。近年来,以四川省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相当关注会展业的建设,四川省会展业在前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何将会展业与四川得天独厚的康养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促进会展业与康养业融合发展,对于打破会展业发展瓶颈、催生新业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关于会展业跨界融合发展的研究,邬燕(2018)指出,会展产业融合是我国会展产业实现创新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且能实现会展业发展瓶颈的突破。同时,作者运用博弈论和定量分析法构建模型,分析不同产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的模式选择[2]。栗婧雯(2020)指出,传统的会展业必须适应新的需求和新技术的发展,会展业跨界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并从“互联网+”的角度探讨了会展经济跨界融合的模式[3]。匡方方(2020)指出,举办会展活动牵扯到大量的产业,会展业能够与多种产业建立关联,并测度了成都市会展业与城市相关产业及城市产业结构的关联水平,以研究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4]。王天刚(2020)指出,成都会展业应聚焦成都电子信息、绿色经济和生物医药等产业体系,促进会展产业向“聚合共享、跨界融合”的发展模式转换,建立以产带展、以展兴产的产业功能平台,形成信息共享、全产业价值链融合发展的会展新经济生态圈[5]。

其中,围绕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学者李泓沄(2016)表示,两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关联度,两者的融合是顺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选择,并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探讨了福建省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6]。范智军(2020)从业务融合、技术融合、运作融合等方面分析了会展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理,从而在平台建设和服务升级两方面提出广州市会展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7]。刘欣茹(2020)从战略联盟视角分析了会展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并从战略、机制、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融合途径[8]。基于会展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王媛(2020)指出,这两大产业关联密切,文化和会展的融合可以发挥经济和实效性,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9]。

综上所述,传统会展业的跨界融合现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关于会展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大多是关于会展业与旅游产业、会展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而对于会展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十分匮乏。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基于四川丰富的康养资源及康养产业蓬勃的发展趋势,对四川会展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

2 四川会展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SWOT分析

SWOT理论是各个领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以内、外部环境为对象的分析工具,是确立发展战略的前提。笔者在此对四川省融合会展业与康养业的这一思路与尝试做了探讨,分别从融合发展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与挑战(threats)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四川省会展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分析提供依据。

2.1 优势

2.1.1 康养特色资源种类丰富

四川省康养旅游资源富集度及类型多样化在全国乃属前列,且康养资源分布极为广泛,全省21个市(州)均有康养旅游资源分布。目前,依托各地区康养资源,四川省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具代表性的康养产品:以攀西为代表的地区依托其充沛的阳光、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形成了“阳光康养”;以广元为主的秦巴地区依托其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形成了“森林康养”;都江堰、青城山依托其传统茶道文化以及道教养生文化,形成了“文化康养”。同时,四川省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其蕴藏量居全国首位,种类多达五千余种,占全国中药材种类的39%,具有良好的康疗功效。

2.1.2 会展业软硬件基础完善

会展业软硬件基础是会展业跨界融合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四川会展业软硬件基础快速发展:首先,硬件基础方面,会展场馆建设逐步完善,主要场馆包括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功能配套设备完善,均配有多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设备、先进的音响和视听设备、高速网络设备等;其次,软件基础方面,随着展会数量持续增加,规模日益增长,品牌展会逐步形成,地方特色节会突出。以省会成都市为例,2019年,全市举办重大会展活动866个,相比2018年增加了25.7%,会展业总收入1332亿元,展出面积1046万平方米。办展数量、规模和质量稳步提高。

2.2 劣势

2.2.1 会展业发展结构不合理

虽然四川省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会展业发展体系,但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四川会展业在空间布局、场馆利用、政府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首先,四川省会展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全省展馆分布、展会举办地、大型展览企业和展览人才等高度集中于省会成都市。成都市每年举办的展会数占全省展会数近九成,而攀枝花、广元、绵阳、都江堰等康养资源丰富地区会展基础薄弱,没有实现会展资源与康养资源的良好整合效果,以及与成都市的良好互动效应。

其次,会展场馆数量虽多,但总体规模较小,场馆利用率较低。会展场馆是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展馆利用率是衡量一个展馆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当一个展馆利用率达到50%-60%时,才可能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19年成都有70场会展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总展出面积245万平方米,展馆利用率仅44.28%,距达到良好经济效益的场馆利用率指标还相差较远。

最后,四川省会展市场主体竞争力弱。四川省及周边西部地区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其扶持力度非常大,尤其在一些大型展览中政府主导特征明显。这使得四川省会展业的资源配置、地域布局对行政依赖度过高[10],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竞争力不足。目前,四川省注册会展企业220家,但其中注册资本超过五百万元的不足百分之十,尚未形成为会展提供相关规模化配套服务的专业企业。

2.2.2 会展与康养分离

现阶段,在许多地区康养业与会展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独立产业,分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也未曾意识到两者耦合可能形成的巨大效应。其中,大型会展活动由四川省会展业协会和市展协管理,康养产业由四川卫生厅、旅游厅、文化厅等多个相关部门管理,由于发起机构与监管单位不同,长期以来两者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并没有建立资源共享与协同或联合发展。

2.2.3 会展、康养专业人才供给短缺

目前,四川省会展业、康养业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较少。一方面,四川省会展与康养相关专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教育起步晚、教育水平不足,本科层次开设会展专业的只有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四川旅游学院,设置康养专业的高校仅有攀枝花学院;另一方面,四川等西部地区由于发展前景吸引力落后于东部地区,导致其难以留住人才。会展业缺乏设计策划人员,特别是能够将会展与康养资源充分整合与协同发展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极度匮乏。

2.3 发展机遇

2.3.1 政策驱动

四川高度重视康养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规划》《四川省康养旅游发展规划(2015-2025)》等政策,通过实施旅游投资“双千亿”工程,召开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活动,推动全省实施康养旅游项目近百项,正在打造数个以文化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生态康养、阳光康养等为主题的国家4A级及以上康养旅游景区。特别是2019年4月,四川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的意见》,鼓励将中医药为代表的,包括藏羌彝等传统药理成果在内的医药资源融入到旅游中,打造康养旅游产品。时下,四川康养产业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康养项目呈现出内容新、前景好的特点,助推“会展+康养”融合发展。

2.3.2 参展和康养消费需求增加

首先,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一共有8341万常住人口,其中有1762万人超过60周岁,相当于总人口的21.13%;有1182万人超过65周岁,相当于常住人口的14.17%。根据国际社会对于社会老龄化的评判标准,四川省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程度在进一步加深,居民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因此,会展业可与养老、保健、医疗产品相结合,为相关群体提供科普和展销服务。其次,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追求也相应提升,在工作之余更加关注健康养身,常常通过周边游来放松身心。因此,可将消费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引入到会展活动中,促进会展业加快融合康养旅游的脚步。

2.4 威胁与挑战

对于会展业的跨界融合,一方面,四川省周边城市正在加速发展,如云南省依托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将会展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推动创新“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东部发达地区因其会展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完善的会展业体系,已探索出“会展+文化创意”“会展+旅游”“会展+互联网产业”等多种会展业跨界融合模式,如深圳市2004年创办了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于每年5月在深圳开展,展出现代工艺品等创意文化精品。四川省会展与康养融合发展正面临着西部周边地区及东部发达地区的综合竞争压力。

3 四川会展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与对策

3.1 四川会展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基于在实际活动中会展业和康养业的相互协作,要走好融合发展这条路,可从两方面着手,即“会展+康养”和“会展+康养+互联网”。其中,“会展+康养”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以会展业为主体,康养产业为辅助的产业链延伸,如开展以保健产品、医疗器材等为主题的会展;其二是以康养业为主体,会展产业为辅助的产业链延伸,如在康养旅游活动地点举行展会,吸引游客,刺激游客数量和游客消费增加。“会展+康养+互联网”顾名思义,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推出智慧康养、智慧会展,并为两者创造并轨的机会。四川省会展业在融合康养业务的过程中,要强调创新融合,寻找适当的并轨点,优劣互补,不仅从资源上进行融合,而且从技术、市场、运作、营销等方面相互借力与协同,推动会展业深度结合康养业实现快速发展。

3.2 四川会展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3.2.1 优化展馆布局,加快康养资源丰富地区会展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目前四川省会展业软硬件基础完善,但省内展馆高度集中于成都市,其他地区会展基础依旧十分薄弱。四川省应合理化展馆布局,在攀枝花、广元、绵阳等康养资源丰富地区增设展馆,并完善展馆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结合地域资源、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阳光康养会展”“森林康养会展”“温泉康养会展”,促进会展资源与康养资源的良好整合。

3.2.2 相互利用活动现场,打造会展康养品牌

康养业有知名保健、医药产品及知名康养旅游景点,会展业也有知名展会品牌,二者可相互利用彼此的活动现场,将各自品牌有机结合。一方面,利用四川知名展会品牌和节事活动,促进参展人员在展会周边进行康养旅游,在展会期间展示康养旅游景点特色。另一方面,在康养产品销售地区或康养旅游地区设立会展,让参展成为消费者或观光者了解产品、观光娱乐的一个环节。通过以会展为主康养为辅和以康养为主会展为辅的两种路径,形成以主产业带动辅产业,同时以辅产业拉动主产业的良性互动,推动会展业、康养业品牌有机结合。

3.2.3 推动“互联网+”融合发展模式

依据会展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会展+康养+互联网”路径,可通过搭建智慧服务平台,加大会展业与康养产业的资源整合。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对于会展和康养的需求变得多种多样,可将“食、住、行、游、购、娱”等消费者对于会展和康养需求的共同领域作为契合点,升级对消费者的服务。第一,提供移动信息服务,消费者可通过互联网查阅康养旅游以及会展的地点、流程等信息。第二,提供移动支付服务,使消费者购买会展、康养产品、康养服务时更加便捷。

3.2.4 扩大综合性专业人才供给

四川省会展、康养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能够将会展与康养资源有效融合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极少。因此,四川省应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力度,通过省内高校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在康养专业中设置会展管理课程,使教学内容多元化。同时,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学生将知识储备转化为实践操作,培育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要借助政策措施,吸引并鼓励人才留在四川,防止人才流失。

猜你喜欢
会展业康养会展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