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缺视角下大学综合英语教学

2020-02-26 07:47张秀艳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交际语言英语

张秀艳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一、文化空缺的概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空缺现象引起西方很多语言学家和文化人类学者的关注,他们对其加以并研究并先后提出了“偶然的缺口”等不同的说法,这标志着空缺理论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索罗金等人提出了相关理论。通过相关学者多年的分析和总结,文化空缺的概念逐渐形成[1]。主要有:第一,空缺是在某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所拥有的文化,而同时却没有其他范围的一些文化。第二,语言中有一些内容是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化接受不了、无法理解的内容。第三,某个国家所具有的语言文化内容在其他国家中根本就没有。如今,被学者们基本认可的概念是因为各个国家所经历的历史变迁不一样、社会习俗不一样等,自己国家的语言所特定的一些内容无法和其他国家的表达形式相对应,所以出现该现象。[4]

二、引起文化空缺的原因

(一)地理因素。人们的意识和价值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当他们接触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时,必然会出现文化空缺现象。毋庸置疑,自然的地理环境是影响东西方国家人民构成价值观的主要因素。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众所周知,岛国希腊因其自然地理优势,拥有开阔的领域。这个国家最初开始在周边海洋国家发展商业。随后,奇特、变化成为海洋文化的特点。由此可见,地理因素是产生文化空缺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宗教因素。基督教是西方大多数人主要信奉的宗教,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因此,英语中有大量的成语、习语和典故来自《圣经》,并且已经成为英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不了解这方面知识的人们而言,就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障碍。如“doubtingThomas”(怀疑的托马斯,指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old Adam”(指本性的罪恶),“feet of clay”(泥足、致命的弱点)等。在中国,尽管多种宗教并存,但佛教和道教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佛教虽然来自于古印度,但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到唐朝时达到鼎盛阶段,历来拥有大量的信徒,在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是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等文化演化而成的,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两种文化受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影响,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导致文化空缺现象的产生。

(三)观念因素。不同的生活观念会创造出不同的语言形式,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语言形式的产生,同时不同的生活观念,尤其是差异性很大的生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从而产生文化空缺。以谈判为例:中国人首先关心的是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因此其谈判方式通常都是把原则和共同的利害关系放在讨论的第一部分,而避免把细节在谈判之初就提及,由此可见,中国人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本着整体原则达成协议。与之相反,美国人认为原则无足轻重,只有细节才能取得进展,因此会把谈判;知识,综合训练基本语言技能,提供英语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以达到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能力,为学生打下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两方面的坚实基础。因此,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加强文化导入

(一)通过词汇教学进行文化导入。在大学综合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空缺方面的词汇来进行文化导入。例如,汉语中的“干部”这个词译成英语时往往用cadre,但是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这两个词的意思很多时候并不对应。因此有人建议用administrator(行政官员),official(官员;行政人员;高级职员)等代替cadre,但这些词与汉语中的“干部”都有出入。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也有类似现象。多数英美人,甚至中国南方人从来没有睡过“炕”(kang,a heated brickbed),没有吃过“冰糖葫芦”(candied haws on a stick),也没有用过中国的“秤”(steelyard)[3]。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日常教学中,要通过加大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引起学生对该因素的重视,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

(二)通过篇章阅读进行文化导入。在综合英语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相关文化背景资料的篇章阅读,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例如,综合英语教材第四册关于“Chinese Food”的这一单元,涉及到了中西方人们对待饮食的不同态度。文中写道,在西方,有为数不少的人似乎对进入他们胃里的东西并不在意,也不认为食物会最终对他们的品性产生影响。对他们来说,食物纯粹就是一种燃料。而说到食物的重要性,伦敦餐馆经理付东引用了一位如同孔子(中国人称这位古代圣人为孔夫子)一样权威人士的话。这位圣人说:“食物是第一需要(人以食为天)。”付东又补充说:“食物对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需要事先考虑,需要精心焖煮,还要肯花时间享受最后的美味佳肴。”如果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对类似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所介绍或提及,学生对于整个课文的理解就会容易很多。

(三)通过语言交际活动进行文化导入。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之间的界限并非一目了然、清晰可辨。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表现为多个形式,但我们只有通过交际才能对这些形式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具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确保语言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一位中国学生遇到一位美国留学生,就用中国人在吃饭前后的打招呼常用语,问他:“吃了吗?”,美国留学生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相当于英语中的Hello或者Hi,就微笑着点点头,挥手告别走了。但是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者Have you had your lunch?没有留学背景的外国人听起来就会感觉很奇怪。他们很可能以为你是在说:“还没有吃的话,我们一起去吃,或者我邀请你去我家里吃。”此外,中国人打招呼还经常说“要去哪儿呀?”或者“去哪儿啦?”如果和说英语的人打招呼时直接问对方“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很反感,内心里很可能想的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教师在综合英语授课过程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进行文化导入,能够使学生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确保语言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交际语言英语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语言是刀
两块磁的交际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酷酷英语林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