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凯
(滨州市中心血站,山东 滨州 256600)
血站人事档案中,详细且客观地记载着工作人员个人情况及社会活动等多方面信息,因而其在血站培养、选拔人才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所以血站必须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尽最大可能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在血站开展具体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必须要考虑自身的特征,进而选择独特管理方式进行应用,如此才能确保收获良好管理效果。但是,从目前我国一些血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来看,亟待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如缺乏充足的认知及健全软硬件设施,粗放式的管理现象等,面对此种情况,必须要从实际问题方面进行针对性解决,进而为血站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帮助,有效规范血站人事档案工作,保障血站人事档案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1)思想认知不足。为临床医疗救助提供优质、安全血液是血站所承担的重要任务所在,对此,血站通常会在血源档案管理方面过于重视,反而忽视人事档案管理,因而在血站开发人力资源时,人事档案作用难以充分发挥[1]。虽然说一些血站对人事档案管理必要性及重要性等进行了一定认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时却并未以合理方式应用为主,加之不健全的管理,所以往往会在档案内容管理方面过于侧重,却不能在档案资源存储方面提高重视,随之档案资源损坏现象就会极易产生,给档案管理效果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从一些血站人事档案管理情况来看,管理方式通常是以传统模式为主,并未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因而难以二次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最终也会给人事档案管理效用带来不利影响。
2)基础条件缺少。在血站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依托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良好环境、管理人才等为基础,才能保障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持续推进。良好存储环境下,基于恰当管理模式的选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为专业化管理及管理效用发挥提供基本保障,进而实现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目标[2]。但在血站长期不能高度认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加之缺少足够的重视程度,必然不能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人事档案管理中,血站内温湿度合理且良好的档案存储空间难以建设起来,加之缺少专业化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的配备、专业化人事档案管理人才的匮乏等,都会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影响,不利于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人事档案资源。
3)粗放式的管理。对于血站来说,其并没有较多的人事编制数量,而受这一限制性因素影响,使得血站人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目标难以实现,加之管理过程缺乏全面性,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粗放式管理局面,管理效果差强人意。从目前一些血站人事管理工作情况来看,通常是以血站综合行政人员兼职担任管理,而受这些人员日常较多工作量影响,难以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及注意力,最终给人事档案管理效果带来了影响[3]。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血站中,档案管理通常会由离退休人员担任,这部分人员专业化管理技术水平较为缺少,加之血站难以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信息化及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体系较建设不足,自然难以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及质量。
1)提高工作认知程度。公益性是血站具备的显著特征,为确保血站公益性特征全面发挥,就需要血站高度重视自身任一方面的管理工作,确保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益活动,而其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因此,血站要在这一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方面进行加强,对血站人事档案管理提高重视程度。对于血站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应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价值、重要性等充分认知和明确,基于自身高度认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确保自身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序、高效、高质开展[4]。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立足自身的责任心为出发点,把管理过程的每一环节工作做好,特别是在交接档案时,更应该在妥善处理方面加以注意,借此避免档案损坏或丢失等现象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血站管理人员来说,应在绩效考核中注重人事档案管理这一指标的融入,借此来监督并督促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有序、规范化开展,促使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及水平逐步提高。
2)加大成本投入力度。通过人事档案管理成本投入力度的加大,能促使管理的软硬件水平显著提升,进而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持续推进的基础更加夯实[5]。第一,通过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在人事档案管理人才引进及培养方面进行有效强化,针对专业人才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应保障人才具备专业技能及知识水平、信息技术能力;而在血站现有员工方面,需要注重业务培养力度的强化,通过专业化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整体人事档案管理队伍水平全面提高,以专业人才这一方面的软件基础来支撑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良好开展。第二,血站应注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环境营造,人事档案管理的显著特征体现在保密性等方面,因此要确保管理工作的环境具备一定封闭性,避免不相关人员频繁出入人事档案管理室,同时注重先进设施设备、软件技术的引进,逐步实现数字化及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借助技术及专业人才,促进人事档案管理高质高效开展,有效规范管理工作。
3)健全管理制度体系。为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全面优化,使得管理水平得以逐步提高,血站必须要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健全,通过制度来保障所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开展,同时基于健全管理制度的应用,能为精细化管理效果的良好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说,针对制度进行健全的过程中,应以多样化管理方式、定期性管理实效、适宜管理条件等为主要依据,进而设置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体系,保障管理工作得以科学合理开展[6]。此外,在血站收集、归档、移交人事档案资源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合理制度为支撑,如此才能实现规范化及制度化的管理局面,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同时,逐步促进管理效果逐步提升,为血站开发人力资源时,深入挖掘人事档案资源价值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血站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并且国家方面开始不断出台并实施相应法律法规,随之也开始高要求血站工作人员工作开展,而对于血站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来说,要把自身职责所在工作做好,基于人力资源开发中人事档案管理优势、作用的充分发挥,为血站进一步开发利用人事档案资源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