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睢县人民医院 胃肠镜内科,河南 商丘 476900)
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因消化道黏膜层出现局限性隆起引发的消化系统病症,多分布在胃、食管、结肠、直肠以及小肠等部位[1]。消化道息肉不仅会造成消化道出血,还被作为癌前病变,尽早确诊并予以切除对减少消化道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既往临床上多使用高频电切术治疗,但对病灶跨越结肠皱襞或处于皱襞之后,直径在20 mm以上的病变或扁平无蒂息肉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在黏膜注射术与息肉电切术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治疗手段[3]。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EMR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29~75岁,平均(49.01±4.59)岁;息肉形态为扁平小息肉13例,有蒂息肉14例,广基息肉8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27~75岁,平均(48.49±4.62)岁;息肉形态为扁平型息肉12例,有蒂息肉14例,广基息肉9例。本研究经睢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术前准备方法相同,予以常规胃肠镜检查,均排除心肺脑严重疾病与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等禁忌证。给予对照组患者高频电切术治疗,直接将圈套器套入息肉中,确保套入息肉较基底黏膜高出2~5 mm,使用高频电切法进行切除,设置单剂脉冲电切模式,凝固功率为40 W,切除功率为30~60 W。观察创面有无出血、组织残留以及平整情况。若创面无渗血且浅小,则无需予以特殊处理。若创面出血则喷洒适量的0.1 g·L-1肾上腺素注射液。若切口过深则需使用钛夹夹闭,使用医用酒精处理切除组织后送病理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EMR治疗,在距离病灶边缘1~2 mm的位置通过内镜注射针向黏膜下层注射适量的0.1 g·L-1肾上腺素注射液,以整个病灶与固有肌层全面分离,明显隆起为宜,采用圈套切除,设置单剂脉冲电切模式,凝固功率为40 W,切除功率为30~60 W,确保圈套器套进黏膜隆起外2~5 mm,采用高频电切法将息肉切除,对于圈套困难病灶采用透明黏膜吸套,观察创面有无出血、组织残留以及平整情况,创面处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术后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补液、禁食1~2 d,予以抑酸、止血、保护胃黏膜以及预防性感染等治疗。
1.3 评价指标(1)记录扁平型息肉、有蒂息肉、广基息肉完全切除率与一次性切除成功率。(2)记录出血、穿孔、息肉残留以及切口过深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息肉切除情况观察组一次性切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息肉切除情况比较[n(%)]
2.2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临床研究表明,除了遗传因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各种感染、理化因素以及其他慢性刺激,均可引发消化道炎症或细胞突变增生,进而导致消化道息肉发生[4]。依据息肉是否存在蒂部结构,临床上将消化道息肉分为扁平型、广基以及有蒂息肉。扁平型或广基息肉出现恶性病变的概率更高,且与结肠癌的发生紧密相关,及时进行有效切除可减少结肠癌发生风险。
消化道息肉发病率高,病变部位多,切除难度大,其术后并发症较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保证手术效果十分必要。近年来,伴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EMR术式的产生为临床上治疗消化道息肉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切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相较于电切术,应用EMR治疗消化道息肉一次性切除成功率更高,且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究其原因,EMR在切除前向黏膜下层注射具有缩血管作用的肾上腺素注射液,可使黏膜隆起,实现与固有肌层的充分分离,进而提高切除成功率。这还便于控制切除深度,减少术中出血。EMR组因液体垫的存在,抬高了黏膜病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黏膜下的厚度,之后再实施圈套高频电流切除,利于降低高频电对消化壁的损伤深度,降低穿孔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综上,EMR治疗消化道息肉可有效提高息肉一次性切除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