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柳州市人口变化特点对柳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2020-02-26 01:52钱玉洲
广西地方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总人口人口普查市区

钱玉洲

(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 柳州 545005)

201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2016年,国务院分三批在全国232个城(镇)开展试点,柳州市是2014年全国首批62个试点城市之一。今年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收官之年,也是柳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交卷”之年。

人口是构成城市的最基本元素,挖掘柳州市市区人口变化轨迹及个性和特点,对于推进柳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柳州市人口变化情况

(一)西晋至清代柳州人口变化

早在约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人类在柳州繁衍生息。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在此置潭中县,始有县治所。建城近400年后的晋太康三年(282年),置桂林郡,才有人口记载,如“桂林郡辖8县,户2000”[1]。建城850多年后,才有辖区内人数的记载,如“(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柳州辖5县,户2232,人口11550”[2]。建城2000年后才有城厢人口记载,如“光绪末年,马平县城厢5000余户,2万余丁口”[3]。由于一直处于农业社会,前2000年城市规模一直比较小。

(二)民国时期柳州城市人口变化

据载:民国元年(1912年),柳州城区有3.57万人;民国10年,因广西政局动荡,大量农民涌入城镇谋生,次年柳州城区人口突破5万,成为当时中国83个5~10万人口的城市之一[4]。民国18年,蒋桂战争爆发,社会出现新的动荡;民国20年,城区人口降至2.4万[5]。民国21年,时局转为稳定,柳州城区人口回升,当年柳州城市人口接近3万;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大量外地人口涌入,人口逐年剧增,至民国31年,警察局登记的有1.69万户8.15万人,加上公共户和流动人口,柳州城区人口约20万[6]。民国33年冬,日军侵占柳州。民国34年11月,城区人口由上年9.47万减至7.92万,减少16.37%[7]。同年6月,柳州光复,人口逐渐回升。至民国38年9月,城区人口增至14.86万,与民国34年相比,4年间增长6.94万人,平均年增长1.74万人[8]。

(三)1949年—1978年柳州市区人口变化

如表一所示:1949年末柳州市城区人口14.61万人,1978年增至49.79万人,增长3.4倍,平均每年增长1.21万人。近30年间,柳州城区人口在波动中上升。1949—1957年,为柳州人口变化第一阶段,因广西匪患未完全根除,人口增长缓慢。1958—1960年,由于国家和广西支援柳州市工业建设,大量外地人口迁入柳州,人口增长迅猛,这是柳州人口变化第二阶段。1961—1968年,为此时期柳州人口变化的第三阶段。由于受三年自然灾害后续影响,以及国家调整城市规模,柳州市压缩城市人口和精减职工5.61万人,前三年人口处于递减状态,后五年恢复性增长,八年人口仅增长4800人。1969—1978年,为柳州人口变化的第四阶段。虽然经历1970年后实行计划生育和知青下乡,但由于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平稳增长,十年间人口增长13.88万人,每年平均增长1.39万人。

表一 1949—1978年柳州市区总人口表(万人)

1949—1978年,柳州市市区人口构成情况。性别结构:1949—1978年,柳州市市区人口性别比总体偏高,时限内平均性别比为116.23,高于全自治区(106.24)和全国(106.36)近10个百分点。年龄构成:1949—1978年,在总人口年龄构成中,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柳州市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占42.91%,15—64岁的成年人口占54.07%,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3.01%;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上述指标分别为26.89%、68.43%和4.68%[9]。职业构成: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市劳动年龄人口15.95万人,占总人口48.79%;1982年(接近1978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上两项为37.69万人、63.03%。第三次人口普查中,从事制造业的16.06万人,加之建筑、交通、电力、商业等其他方面工人,共25.7万人,工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3.5%。[10]

(四)改革开放后柳州市市区人口变化

如表二所示:改革开放至今42年,柳州市市区人口由1978年49.79万人增至2019年185.33万人,年均增长3.23万人。此时限内柳州市区人口基本处于平衡增长,两次人口急剧上升的年份出现在2011年和2017年,都是因为城市扩容,2011年,因鹿寨县雒容镇整体划归市鱼峰区,当年市区人口增长9万多人;2017年,因柳江县整体改为市辖区,市区人口急剧增加58万多人。除去两个特殊年份,柳州市区人口年均增长1.71万人。

表二 1978—2019年柳州市区人口情况表

续表

1978—2019年,柳州市市区人口构成情况。性别结构:1978—2019年,柳州市市区人口男女性别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末的性别比达129,至2010年后降至104以内,性别比渐趋合理。年龄构成: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中,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19岁以下人口占比最大,达37.79%,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最少,仅占7.12%;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9岁以下、20—34岁、35—60岁三个年龄段人口比较均衡,均在25万人左右,60岁以上老年人仍然很少,只有6万多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青壮年两个组别明显上升,超过了19岁以下群体,老年人仍然最少,但与第四次人口普查已明显上升,有老龄化趋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5—60岁人口占比达42.5%,19岁以下人口占比降至最低,60岁以上老年人上升较快,较第五次人口普查翻了一倍。详见表三。

表三 1982—2010年柳州市市区四次人口普查年龄情况表

职业构成: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有15个行业。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达16.06万人,占在业人口的48.59%,加上建筑3.70万人,占比合计高达59.79%[11]。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市区分13个行业。从事工业人数21.33万人,占市区在业人口46.80%,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及仓储业有新发展,共5.3万人,占11.62%[12]。2000年第五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对行业只有细分没有总分,但2010全市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1.5:52:36.5[13]发展为8.3:63:28.5[14],从事工业的人口占比比往年更大。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1:49.6:43.3[15],服务业逐渐上升,工业占比有所下降。

(五)2000年至今柳州市流动人口情况

如表四、表五所示: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逐年增大。柳州市区中除户籍人口外,流动人口占比较大。1991年96491人;1995年132749人;2005年465436人;2010年达55.48万人;2015年47.91万人;2019年59.41万人[16]。已涉及各行各业,既有高技术人才到柳工作,也有投亲靠友,更主要是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表四 2000—2019年柳州市区流动人口表

表五

(六)2005年后主要年份柳州市辖县及市区农村人口变化特点

自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鹿寨、融安、融水、三江四县(自治县)划归柳州市。2005年,柳州市总人口356.66万人,少数民族191.42万人,占53.7%。其中辖县总人口258.0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68.45万人,占辖县人口的65.29%。2010年,柳州市总人口372.69万人,少数民族204.28万人,占54.81%。其中辖县总人口267.6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77.72万人,占辖县人口的66.39%。2015年,柳州市总人口381.62万人,少数民族213.35万人,占55.91%。其中辖县总人口262.1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79.76万人,占辖县人口的68.58%。2019年,柳州市总人口393.52万人,少数民族222.98万人,占56.66%。其中辖县总人口208.1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38.82万人,占辖县人口的66.68%。[17]

2005年至今部分年份,柳州市区户籍人口农业人口情况:2005年,市区人口98.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49万人,占11.65%;2010年,市区人口105.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35万人,占15.57%;2015年,市区人口11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1万人,占6%;2018年,市区人口182.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23万人,占25.85%(因柳江县改区,市区农业人口占比增大)。[18]

二、柳州市城市人口变化原因分析

柳州市城市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其次,行政区划调整、人口自然增长也是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人口除户籍人口外,外来务工的流动人口逐渐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口迁移对柳州城市人口变化影响深远

近代以来,柳州城市人口经历了三次主要的移民潮。第一次是民国时期,人口由民国初年的2万人增至1949年的近15万人;第二次是20世纪中叶,柳州人口迅速突破30万人;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后,柳州城市人口稳定增长,逐渐达到现有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一是躲避战乱。民国时期广西战乱较多,柳州地处广西中部,是躲避战乱的理想目的地。虽然15万人口基数比较小,但当时已是全国中大型城市,为柳州后续人口增长、城市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援建柳州。20世纪中叶,国家援建广西工业主要放在柳州。援建柳州工业带来大量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是柳州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1958年柳州市全民工业职工年末人数39092人,为1957年的4.28倍[19]。1958—1960年柳州市共调入59820人,其中从城市调入29389人[20]。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国家支援柳州工业建设迁移的职工和家属。如1958年11月,仅上海支援柳州的企业上海市华东钢铁建筑厂(现广西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有职工连同家属527名来到柳州。三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柳州商业活跃。柳州地理位置居于广西中部,交通便利。清末轮船的使用,柳州下通广州,商埠地位渐显;民国时期再通铁路、公路,还建有机场,成为地域商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柳州为中心,半径150公里以内没有中型城市,柳州商业影响来宾、河池,辐射贵州东南,商业活跃。商业中心地位带来周边地区人口聚集,是柳州人口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随着1998年后逐步放开户籍管理,有稳定工作或因购房进入城市居民的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如2019年,柳州市农村人口转移迁入城镇1.99万人)。改革开放后,柳州需要大量工人。柳州作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每年需要大量的从事制造业的工人,外地或辖县农村户籍人口通过职业技术学院或职校培养,分配到企业工作,改变身份成为城市户籍人口。

(二)行政区划调整是柳州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后,柳州工业和商业发展需要大量外来人口支撑。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使城区逐渐变得拥挤,城市扩容变得急迫。1978—2005年,柳州市为解决工业用地和城市人口拥挤最主要的办法是利用城市郊区建立工业园区,利用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拆迁增加城市容量。2005年后,利用郊区和旧城改造已无法满足柳州人口的需求,只有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满足城市发展需要。2007年,柳东新区正式成立,2011年,柳东新区所在的鹿寨县雒容镇整体划归市区,当年市区人口增加9.17万人;2016年,柳江县撤县改区,2017年市区人口增加58.12万人。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使市区人口共增加67.29万人,占当年柳州市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

(三)计划生育对柳州城市人口增长起到缓解作用

柳州市从20世纪中叶(1964年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提倡计划生育,提倡育龄夫妇只生两个小孩。20世纪70年代末,落实自治区计划生育政策(1979年11月自治区颁布《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规定》);20世纪80年代末,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生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严格,城区一孩率由1986年的74%上升到1992年的93.5%。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柳州市人口减少了26万人。

(四)流动人口成为柳州城市人口的重要构成部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柳州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据《柳州年鉴1998》记载,当年流动人口为10.1万多人,但不到6年时间,至2004年已稳定突破40万人,自此后的近20年里,流动人口每年始终保持在50万人左右,占市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三、柳州城市人口变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一)柳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加快提高城镇化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目标是至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2019年,柳州全市城镇化率仅50.29%,低于广西51.9%,更低于全国60.6%城镇化率。如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效提高柳州城镇化率,这是柳州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考量。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充分考虑民族人口诉求

柳州是多民族居住区,2019年柳州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从口比例达56.66%,辖县更高达66.68%。主要是壮族、苗族、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考虑少数民族的诉求,在城市标志设计、活动场所及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规划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并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以不断加深民族感情,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三)柳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做好流动人口的转移工作

一个地区或城市发展快慢与人口净流入的多寡密切相关,东部发达地区发展迅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吸收了全国人口红利。柳州市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是广西唯一人口净流入市,目前,每年流动人口都保持在50万人左右,是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州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应做好流动人口工作。要尊重流动人口诉求,积极为流动人口办实事,解决好流动人口住房、医疗、小孩教育、自身工作等方面的诸多困难,通过均等化服务,让他们留得下、稳得住。

(四)柳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考虑商业人口属性

柳州是广西中部最重要的商业中心,虽然电商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商业某些方面,但柳州传统商业体系的8大行业(全国15个门类)没有大的改变。在相当长时期内柳州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物流,批发零售,住宿及餐饮,金融,房地产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居民服务等诸多方面依然是方圆10多万平方公里(含贵州东南部)内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柳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考虑商住人口的现实需求,遵循商业运行规律,根据城市居民需求,统筹做好商业布局规划。

(五)柳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考虑工业人口属性

工业是柳州最大的特点,工人是柳州最大的支柱,2019年全市有40多万产业工人。推进柳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考虑工业人口属性。应重点围绕城市产业布局和工业发展需求,统筹抓好工业人口吸纳、储备、就业培训及配套安置等系列工作,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一体发展。

(六)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柳州城市人口老龄化从2010年人口普查中已显现出来,35—60岁人口44.97万人,占比42.82%;60岁以上人口17.24万人,占比16.41%。现已过去1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已完成,2010年壮年人口很大部分将转化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充分考虑各年龄层次的需求,尤其是老龄人口增加带来的一系列城市布局问题,如老年公寓、老年娱乐场所、社区就医等。同时,也应考虑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考虑农村老年人生活、娱乐等。

猜你喜欢
总人口人口普查市区
人口普查学问多
邮票上的人口普查
邮票上的“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全国总人口预测
本月主题 在市区 Downtown
基于回归模型的北京市房价涨跌与人口密度的调查报告
全面二孩第一年:比上年多生了131万
2016年1-3月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
全美亚洲人群最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