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煌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毕业季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就业形势似乎雪上加霜。选择中有迷茫,期待中有压力,疫情期有考验,这是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季关键节点上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成为求职路上的健康追梦人。
疫情会给中国经济造成一定损失,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求职困难增多,就业形势也较为复杂严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强调要“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1]。教育部和各高校正尽最大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升学机会、开拓招聘渠道、开展精准指导服务、进行就业帮扶、推迟就业时间、维护就业权益,《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大力促进就业的政策陆续出台,逐步落实。
整体而言,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高校、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响应、携手努力、用心应对,高校毕业生首先要树立“必胜”信心,最关键的仍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是择业价值观凸显个人本位。价值倾向自我功利化,存在着“前途,有钱就图”的物质化心态;择业标准物质实用化,存在着“理想,有利就想”的功利化心态,忽略基层岗位成才之路。二是择业过程缺乏正确自我认知。部分学生期望值过高、自我定位偏差,自我认识与社会认识偏差,规划意识模糊,缺乏长远目标,在竞争更加激烈的毕业季容易导致“眼高手低”“只看眼前”的状态。三是择业道德精神欠缺。疫情期间主要以“在线招聘”为主,在虚拟空间中,少数学生有意“美化”简历,职业技能、获奖证书、学历虚假,随意违约、“盲目闪辞”,较强烈择业“成就”动机催生急功近利,容易引致不当行为。
从外部环境而言,一是悲观就业心理。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大学生对于整体就业形势预期会有更多负面思维,个人安全感缺失也会更明显。二是紧张焦虑心理。在短期内工作无着落或在漫长“考核期”的着急、烦躁。疫情期间论文进展、毕业时间、就业市场受影响,线上求职的“挑战”,也会推动不安心理。三是盲目从众心理。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屡创新高、公务员考试竞争越发激烈等,某种程度说明处于集体生活的大学生易受集体思维影响而忽视自身真正需要。四是自卑怯弱心理。对自己的能力或因自身外在身体条件等过低地评价的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线上一(多)对一视频面试会表现明显,有些受挫后更加自我否定。
从自身因素来看,一是自负自大心理。大学生接触职场经验少,易将积累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与高薪酬好职位直接对等,忽略企业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需要,缺乏客观认识自我,导致期望过高。二是虚荣攀比心理。未从自身实际分析而习惯性地对比或者一味追求高薪、光鲜职业,容易消极对待疫情背景下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导致就业心态不平和影响就业。三是依赖外界心理。坐等国家政策支持、依赖家人介绍,当“被介绍”的工作和自身的期望存在落差的时容易出现心理偏差。四是被动求职心理。特殊时期假期被延长,少量大学生仍无就业紧迫感,没有主动争取的意识,这种消极被动的心理往往会成为疫情期间就业“特困户”。
择业观念是较长时间积累养成的,疫情背景下的择业观念偏差会更明显地负作用于职业选择。一是社会转型利益分化影响择业价值倾向。处在以物质利益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大学生在物质相对丰盈的成长环境中更加“现实”,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增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甚过脚踏实地。二是传统择业理念束缚择业自主性。“学而优则仕”观念一定程度影响了大学生知识能力积累的主动性与紧迫感,且择业易受家庭功利主义思想影响,高追求及挫败感会产生心理压力。三是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不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达不到单位需求,常熬夜、少锻炼产生的亚健康状态跟不上工作强度,激烈竞争中易焦虑、自卑、消极。四是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自律性较弱,“学涯规划”意识淡薄,缺少运用职业规划工具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对社会和职业期望过高,规划容易脱离实际。
1.锚定效应
大学生初次进入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的职场,加上实践了解有限,会容易促使所处集体中第一份签署的合同被当作“就业锚”,从而迅速获得近似确定的参考系。在疫情影响背景下,这种锚定效应可能会更明显。
2.沉没成本谬误
大学生易锁定具体城市目标且不留弹性空间,错失其他城市较好单位后,在“损失厌恶”等心理左右下仍执着目标继续投入大量精力,身陷其中难以脱身。疫情期间各个城市复工复产和企业招聘时间不一,因沉没成本谬误而引起的心理偏差也会更明显。
3.框架效应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会因应毕业生对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等的关注点制作招聘文案,但往往出现笼统性、概念性、描述性的语言,大学生在作出就业决策时容易被含混模糊的招聘启事所吸引,产生非理性决策。特别在疫情期间,企业单位多是通过线上招聘,求职大学生容易在大量框架信息中被误导。
4.从众效应
部分大学生大学期间凭感觉得过且过,以“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态度对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未能利用科学的职业规划工具进行剖析认识自我,对于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了解甚少。当毕业季来临、疫情期竞争更为激烈时,下意识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参考模仿身边人的就业目标、求职方向,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表示,能为人类作出怎样最大限度的服务是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的,而不是局限于狭隘的利己主义圈子里,仅聚焦于一时的爱好与虚荣。他在一生中最贫图潦倒的时期写成《资本论》。
1.顺势转“危”为“机”
事物具有两面性,应辩证看待目前就业形势的“危”与“机”。面对疫情影响,大学生应用积极的心态尽快转变就业思路,居家高度自律、专心备考;发挥“互联网原住民”优势,主动适应“云招聘”,熟悉各类求职网站,提前掌握网申、“云简历”“云面试”等线上求职技巧;及时跟进政府就业政策和学校企业就业信息;关注疫情后可能的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未雨绸缪。
2.树立职业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时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战疫”50天无休息的84岁“国民英雄”钟南山院士、与时间赛跑的73岁女科学家李兰娟院士、拼渐冻生命与疫魔竞速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应是“明星榜样”。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作出职业选择时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统一起来,抛弃只看薪酬等物质化观念、只重自我实现等个人利己主义行为,因为“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3]
3.增强历史使命
“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4]此次战“疫”,全国4.2万余名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发挥了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多次请战援鄂的汶川女孩佘沙、从村里骑行四天三夜300公里回武汉的95后女孩甘如意、牵头建立医护服务群主动接送医护人员的快递小哥汪勇、赶回家乡和父亲并肩作战的北大学子黄羽佳、无数奔走在社区街道路口的志愿者,关键时刻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最长的知青生涯,而且插队时的年龄最小、地方最苦。他曾说:“你们心中总要怀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5]青年大学生应该从幸福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让自己增强自己的历史担当和历史使命。
4.担当社会责任
4.2万余名驰援湖北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成为战“疫”主力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曾经是叛逆青年的马克思后来说:“我们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我们需要认真考虑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可能带来的各种正面和负面的影响。”[4]作为个人成长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同向同行的大学生,要在关心关注中真正了解国家和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斗争史、奋斗史、发展史,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关心社会发展、响应国家需要,在择业中正确认识自我、勇担社会责任意识。
5.修正就业观念
习近平主席当过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普通公民、普通军官,做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这些经历和历练对他担当重任、继往开来产生了宝贵而深远的影响。中小城市、家乡故土、西部地区、基层一线同样是干事创业的天地,大学生要有大众化的求职观念。不论是“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还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的机会,都值得用青春为之奋斗。“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6]
6.坚守职业道德
“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大学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切忌在择业特别是虚拟网络求职中,通过美化简历、制造虚假、随意违约等失德甚至违法手段获取利益。大写的青春必须有美德同行,要抵制诱惑、保持定力,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用高洁的操行和淳朴的情感做好本职工作,才会有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
1.提高元认知水平
疫情期间大学生要把握时间提高元认知,以调整求职计划。一是提前在规划中提高对自我的认知,通过MBTI职业性格、霍兰德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测试等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通过线上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等方式正确认识职业环境,更好地进行人职匹配。二是就业过程中养成“静坐常思己过”的自省习惯,针对每次求职经历进行经验总结,及时调整求职方向,避免非理性决策。
2.练就过硬本领
要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就业观念。善于把握“空档期”,高度自律自制,潜心学术研究、储备专业知识、积累求职技能,为毕业论文、考研复试和企业、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笔试面试做足功课,用积极行动在“大考”中树立信心、坚定理想、种下希望,有效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内心恐慌、压力和不适心理,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3.做好就业预备
大学生要主动了解搜集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例如教育部“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各高校“就业云服务”工程;应下足“绣花功夫”为自己“量身定做”“云简历”;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政府就业信息网站、“空中双选会”收集获取各类就业信息,精准投递;学习请教线上线下面试技巧,掌握职场礼仪;保持较强的自信心,学会自我推荐;保持良好的心智模式,针对可能的好与不好的结果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
4.克服心理障碍
面对看不见的病毒,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下,已经取得重大积极进展。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一系列大力促进就业的政策正陆续出台、逐步落实,毕业生首先要树立“必胜”信心!
面对疫情客观事实,毕业生要学会接纳现实,正面可能因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当求职过程遇到挫折,可以通过正确归因法、自我激励法、合理宣泄法、目标调整法、适当放松法等疏导技巧,通过有意识地接触阅读就业正面信息保持积极情绪,必要时通过高校远程心理咨询等渠道寻求疏导帮助,在求职中养成自尊自信心态,锤炼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职业选择和求职道路上需要“三种境界”:一是“望尽天涯路”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与“独上高楼”的清冷寂寞,静下心来思考就业方向、坚定职业理想;二是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成功喜悦。相信在科学择业观和健康就业心理的同频共振下,毕业生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就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