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存在形态及其应对策略

2020-02-25 22:11韦世艺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逆向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韦世艺

(桂林旅游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一、 引言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从三全育人出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直接关系“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的解决。理论探究“课程思政”的内在生成属性,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内在生成的存在形态,有助于深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的内在生成还是外部嵌入,对它的认知关乎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取向。倘若认为课程思政是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问题的有益探索[1],或者认为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2],那么,以专业课程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开发就必然成为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取向。事实上,借鉴课程价值实现的一般规律,已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围绕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认识。如有研究者认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恰到好处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力求专业武装头脑、思政滋养灵魂,突出整体性设计,形成系统化育人格局[3]。

概言之,当前学界高度集中地从外部嵌入的视角展开“课程思政”研究,有力推动了高校“课程思政”的科学实施。基于此,本文将转换研究视角,从外部嵌入到内在生成切入,分析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多元复杂的内在生成形态,进而提出针对不同存在形态“课程思政”的应对策略,力求从另一维度拓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在生成

高校“课程思政”内在生成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批判理论。批判理论又称社会批判理论,其思想构成复杂,理论形成的早期主要来源有马克思、韦伯等人的批判思想;中期、后期则主要是吸纳融合黑格尔倾向的批判理论,以及当代的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对课程与教学最重要或最直接影响则是对知识问题的质疑。“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整个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和关键,……知识的背后潜藏着极大的符号暴力,是实现经济、文化及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4]因此,学校就与其他机构一样,业已成为经济文化再生产的机构。学校不只是个教学的场所,同时也是政治和文化的场所,是具有不同权力的文化和经济群体竞争与争夺的场所。因而,基于批判理论立场,认为教育不是一项中性的事业,……而是一项政治活动,无论教育工作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或她本身就是一个政治的存在[5]。

可见,课程与教学同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和政治、权力不可分割。因此,谋求“去政治”“无政治”的课程与教学,只能是脱离客观事实的空想。基于批判理论的讨论,“课程思政”可理解为课程的内在生成,即有“课程”,必然就有“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训练)是一体两面。不管教育者是否意识或者重视与否,“课程思政”都是一种内在生成的客观存在。从应然层面看,学校课程对经济文化的再生产必然要与主流文化相呼应。正如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6]可见,课程与教学再生产和呈现哪个阶级的文化,归根到底取决于哪个阶级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但从实然层面看,在多元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师生的思想文化丰富活跃,内在生成的“课程思政”其作用方向也必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高校展开“课程思政”建设,亦可视为对内在生成的各种形态的“课程思政”进行有力的引导和规定,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课程思政”的不确定性,使各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够无缝对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

三、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的存在形态

在学理上,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在生成涵盖了两个维度:一是从“课程思政”发挥作用的方向而言,教师的价值引领是否正确非常关键;二是从“课程思政”发挥作用的效果而言,教师是否主动积极地实施价值引领非常重要。如果把价值引领简单化为正向或负向,教师是否主动积极可以作无意识与有意识的区分,高校内在生成的“课程思政”就具有四种存在形态。

(一)逆向形态

高校“课程思政”内在生成的第一类形态是有意识的负向价值引导,简称为逆向形态。逆向形态的“课程思政”虽然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往往是以极端的个案形式存在,但它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破坏性极为严重。具体表现为破坏国家政权政治稳定、国家主权统一完整,否定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合法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主流意识形态直接对立。

具体而言,逆向形态的“课程思政”喜欢操弄的议题包括“藏独”“疆独”“台独”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港独”,同时还热衷于“宪政民主”“普世人权”等话题。在生成时机和方式上,逆向形态的“课程思政”往往以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出现为契机。通过对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别有用心、为我所用的解读,继而使诋毁党的领导、分裂国家主权、抹黑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所谓“学术言论”得以在课堂“名正言顺”。从中央民族大学伊力哈木·土赫提的案例[7]来看,如不能及时有力地清除逆向形态的“课程思政”,那么,个别师生甚至有可能在课堂之外发展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集团。可见,守好高校这一意识形态的要地和重地,维护好国家政治安全,杜绝逆向形态“课程思政”的生成蔓延尤为关键。

(二)迷失形态

高校“课程思政”内在生成的第二类形态是无意识的负向价值引导,简称为迷失形态。倘若逆向形态“课程思政”是有预谋、有计划地通过课堂教学的煽动、教唆、引诱,企图达到颠覆国家政权、分裂国家主权和破坏政治稳定的目的,那么,迷失形态“课程思政”实质是专业课程教师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淡薄乃至缺失。

具体看,迷失形态“课程思政”主要表现为教师以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为“灵丹妙药”,或质疑、非议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大政方针,或碎片化地解构与重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以实现所谓“重新评价历史”的目的。从生成时机和方式看,迷失形态“课程思政”往往以舆论热点、社会焦点、改革难点的出现为契机。迷失形态“课程思政”虽然没有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直接对抗,但是却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潜在的消解,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基础、正确的民族历史观在迷失形态“课程思政”中必将一点点地瓦解崩溃。

(三)无为形态

高校“课程思政”内在生成的第三类形态是无意识的正向价值引导,简称为无为形态。无为形态“课程思政”主要表现为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能够达成,重视通过纪律手段或过程评价解决教育对象的课堂问题行为。至于如何通过专业课程的内容学习有力提升大学生的品格精神,有力引导教育对象从深刻变革的时代潮流中找准个人的发展定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脉搏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这样的教育目标则在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明显缺失。可见,无为形态“课程思政”并不能充分满足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需要。

(四)行动形态

高校“课程思政”内在生成的第四类形态是有意识的正向价值引导,简称为行动形态。行动形态“课程思政”主要表现为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制度体制等政治性问题时,能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能及时紧密地联系相关行业的发展,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向、新业态迅猛发展的大潮流中解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改革战略举措,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质言之,专业教师既重视课程内容的精心组织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也注重对自身言行的严格要求,通过教学生活的不言之教,使学生道德品格、职业精神得到“润物无声”的培育。概言之,行动形态“课程思政”充分实现了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成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抓手。

四、不同形态“课程思政”的应对策略

从“课程思政”的内在生成看,高校“课程思政”有着多元复杂的存在形态。基于不同形态“课程思政”生成机理的不同,须提出针对不同形态“课程思政”的应对策略。

(一)逆向形态“课程思政”:加强课程舆情监控,严守底线红线

逆向形态“课程思政”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最终极大危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根本在于高校课程舆情的意识形态监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从而失去了第一时间及时掌控逆向形态“课程思政”进而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时机。因此,针对逆向形态“课程思政”,应着力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加强课程舆情意识形态监控,严守底线红线。一是建立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自查自纠机制。通过自查自纠,强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底线红线意识。二是建立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舆情及时响应机制。通过“课程思政”舆情的及时响应,保证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掌控逆向形态“课程思政”。三是建立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警示处罚机制。通过“课程思政”警示处罚制度的坚决贯彻落实,对逆向形态“课程思政”的潜在主体形成强大震慑。

(二)迷失形态“课程思政”:着力破解西方话语霸权,增强课堂纪律意识,及时回应社会热点

迷失形态“课程思政”之所以能够让一些高校老师不以为然,甚至乐此不疲,根本的原因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在于“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8]。所以,整顿迷失形态“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敢于和善于破解西方话语霸权。在充分肯定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理论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化解专业课程教师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盲目推崇。二是要增强课堂纪律意识。引导专业教师认识到学术无禁区不等于课堂言论和学术自由无底线,学术自由不等于宣传自由,严禁将学术观点尤其是思想政治方面的学术观点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播的行为。三是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对社会热点问题所带来的各种思想舆论,高校要有及时回应的机制和能力,消除思想舆论的“杂音”“噪音”对专业教师政治思想的负面影响。同时,针对某些长期影响和不断演变的社会思潮,要建立专题式、分阶段的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三)无为形态“课程思政”:强化立德树人教育理念,重视学习共同体建设

无为形态“课程思政”是比较普遍的存在,究其实质与专业课程教师的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在不少教师看来,专业课程只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训练,至于学生政治态度的确立、职业精神的涵养、人文素质的提升则是高校德育、思政课要解决的问题。而要有力引导“课程思政”从无为转向有为,高校应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融合。一是要强化专业教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教育引导作用,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讲授向专业教师讲清楚,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二是要重视以专业教师为主、思政课教师为辅的“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建设。通过“课程思政”专题式的集体备课,例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专题,各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展开深入研讨,增强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四)行动形态“课程思政”:发挥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行动形态“课程思政”的内在生成,从根本上源于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深厚情怀。从深厚情怀转化为“课程思政”的积极行动,是一个专业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持续不断地反思与行动的过程。而持续不断地、精益求精地教学反思与实践行动必然离不开专业教师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因此,发挥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应是推动行动形态“课程思政”持续生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注重培育行动形态“课程思政”的教师典型,通过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典型教师“课程思政”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要重视通过课题项目形式推动行动形态“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以此促进行动形态“课程思政”实践性知识的提炼与分享。简言之,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才能为行动形态“课程思政”的内在生成提供持久动力。

(五)党委领导:把方向、管大局、定政策、谋改革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牢牢依靠党的领导。学校党委是高校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障。基于“课程思政”的内在生成,学校党委应着力加强 “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领导。一是要为“课程思政”把方向。面对“课程思政”生成形态的复杂多样,学校党委必须把是否有利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学校建设“课程思政”的首要价值原则。二是要为“课程思政”管大局。学校党委要充分立足本校的人才培养需要和地方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引导“课程思政”建设与学校发展战略紧密配合。三是要为“课程思政”定政策。学校党委应把相关制度政策的建立与落实作为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为“课程思政”内在生成指明目标、制定规矩、提供动力。四是要为“课程思政”谋改革。学校党委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常态化的工作议题,通过不断地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推动本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创新。

从矛盾方面看,对高校“课程思政”内在生成复杂形态的探究,实质在于更好地把握“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种意义上,高校“课程思政”内在生成复杂形态的探究,只是构建了一个发现问题的视角。在“课程思政”话语情境下,如何针对不同实践形态的教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如何培育高校“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如何回应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诉求、如何整体谋划高校各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等,都应该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猜你喜欢
逆向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逆向而行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逆向思维天地宽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