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读出无限精彩

2020-02-25 16:33东莞市桥头镇第二小学
师道(教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技巧情境

文/东莞市桥头镇第二小学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朗读,从来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不读,无以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不读,无以深入作者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不读,无以提升自己对于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与运用技巧;不读,语文便因琅琅书声的缺失而黯然失色。

朗读对于语文课堂而言不可或缺,朗读对于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但朗读也不能为读而读,亦不能局限于读。在三元思维之下来思考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激发兴趣、引导方法、打造平台,从而让孩子们爱读、会读、能读是扎实有效的路径与措施。

一、读中有趣,让孩子们爱上朗读

小学的孩子,因其年龄的幼小和感性认知较强的特点,其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受兴趣的影响。所以,要让他们喜欢上朗读,给朗读去掉枯燥,注入多一些趣味的成分,应当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展示语文课堂中朗读的魅力,让学生感受朗读的乐趣与美好,进而爱上朗读,以多媒体创设情境配合朗读是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措施。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课文中的许多内容远离他们的生活,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更没有经历过,这时候无论你是齐读,还是范读,抑或是分角色读,他们都只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久而久之,便会使得他们对朗读丧失兴趣。这时,执教的老师若是能根据文本的内容巧妙创设一下情境,让孩子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他们在情境共鸣之下,带着自己的感受与情感去朗读,效果便会大不一样。

比如在讲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七言绝句时,我在网上找来相关资源制作成动画,碧空之下,诗人与好友揖别之后,好友登上一叶小舟,诗人独自伫立岸边,身旁的黄鹤楼矗立入云,江边春意盎然,草长莺飞,但偌大的长江江面上,友人的小舟渐行渐远,几近不见,诗人久久凝望。一幅雄浑之中伴有几分惆怅的滔滔江水送别图,便将对于离别之情不甚清晰的孩子们带进了千年前的那片江岸。这时,再让孩子们把内心的感触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表达出来,其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读,便不再枯燥,而是趣味横生;这样的读,便不再是任务,而是愤悱之声。

从此,读因有趣而变成孩子们的喜爱。

二、读中有法,让孩子们善于朗读

做好朗读指导,让孩子们明白应该“如何去读”,才是最适合于自己的朗读表达,有针对性地教授朗读的技巧,掌握朗读的方法,提升朗读的能力,才能让孩子们在爱读的兴趣之下,习得语文读的素养。

比如在开始朗读前,我们可以先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标识符号,比如停顿、重音、长音、升调、下降等,然后让学生们用这些符号标记到需要朗读的文本上,当这些符号都标记好了之后,再对照着这些符号反复进行朗读训练,从而提升朗读的技巧与质量。

而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朗读技巧的指导。有一次听一位特级教师执教《第一场雪》时,她对于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指导朗读“嗬,好大的雪呀!”这一句话的时候,她要滶每一位同学都要采用自己的方法,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个性来。她说:“同学们,你们每个人在朗读的时候,注意通过重音的不同、语速的不同、停顿的不同,把你们的朗读同别人区分开来的同时,也读出你对这句话的独特感受来。”就是那句普通不过、简单不过的“嗬,好大的雪呀!”,最后在她巧妙的引导之下,有的学生朗读出了“惊叹雪之大”,有的学生朗读出了“赞叹雪之美”,有的学生朗读出了“感叹人之欢”。在老师的巧妙引导之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朗读的多种技巧,更为关键的是更加深入的感受和领悟到了作者在文本中感情的流露,并通过朗读将之完美的呈现表达出来。

三、读中有路,让孩子们常态朗读

激发了孩子们朗读的兴趣,教给了孩子们朗读的技巧,我们还应该在语文课堂中搭设朗读的平台,设置朗读的环节,让孩子们都有朗读的机会。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孩子去尝试范读、齐读、仿读、领读;也可以尝试着分角色读,配乐读;还可以分小组竞赛读,轻声读、快速读,以各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常态化的训练孩子们的朗读技巧,促进他们朗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语文课堂才会真正的鲜活精彩起来。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技巧情境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