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安全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的储备军,这一群体的意识形态工作更为重要。对于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学者们莫衷一是。有学者通过对比国内外意识形态话语权内涵,认为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增强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有学者从实践角度认为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要结合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学者强调,掌握话语权,经费保障和技术支持是关键。新时代以来,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诸多新挑战,只有坚持以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想为指导,才能重构当代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守住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其著作《关于思维能力的备忘录》中提出,他在《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将“意识形态”界定为“一种观念上”或“思想上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驳了特拉西的观点,认为“意识形态”不是“理念的科学”,而是特定的人群用来自我辩护的虚构,是用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他持唯物主义观点,提出“生活决定意识”的论断,认为“意识形态”是人们物质升华过程中的必然升华物。[1]
“话语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传媒领域。福柯认为话语背后体现了复杂的权力关系,即权力产生话语,话语反过来又产生权力。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认为要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他主张,在无产阶级革命中,以夺取文化领导权为首要前提,进而再夺取政治领导权。亨廷顿在《美国国家利益的消衰》中指出,国家认同包含文化与信仰,并会产生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必须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的高度统一、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端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用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想重构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指导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解决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危机的必由之路。
当前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重构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目标,其目的是摧毁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压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维护其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的世界主导权。他们用资本主义狭隘的利益观对社会主义进行批评和抨击,将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的暂时性曲折描述为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并妄图瓦解社会主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转型升级、多元利益诉求、社会思潮涌动,民众对某些社会问题容易产生价值认同危机,尤其是思想比较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偏理想化,不能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以至于直接影响到了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的危机。[2]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也井喷式涌现,鱼龙混杂,严重消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网络新媒体带来世界的巨变,但相伴而生的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是必须正视的危机。网络新媒体的“无藩篱”,已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民众尤其是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推行政治、文化“殖民政策”,散布多元化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温床。其中部分影视作品和文学文章掺杂了恶俗、低级等不良内容,外层包裹着糖衣,然实则为毒药,大学生群体的警惕性低,极易受到诱惑。一些西方国家抓住了大学生该方面弱势,通过网络传递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企图弱化我国青年群体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严重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削弱了我国意识形态话语的防御功能和控制力与影响力。[3]
反观大学生群体,因为学业、就业、生活等压力,多数精力都专注在事务实务上,对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了解程度不高,采取回避态度,致使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淡薄。但又因当前信息传播呈现“无门槛”特征,在西方势力助推下,一些虚假、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消息会快速发酵,误导大学生产生错误的判断,偏激、庸俗、低俗的思想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聚合效应,这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当前,课堂讲授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形式。一方面,这种形式内容系统,但重在讲述抽象概念理论,缺少人文气息,多是说教的解读,缺乏情感的共鸣,表达方式缺乏时代感与大学生当下可接受的信息传播习惯不匹配,很难从大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思政课中主要关注于灌输专业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在日常管理中主要采用行政管理手段而忽视人文关怀,导致意识形态教育事倍功半。因此,构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固屏障,重构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在内容和模式上融入时代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4]重构大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坚持以习近平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为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打造“互联网+”背景下意识形态话语新阵地,强化辅导员队伍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时代我国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更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的学习和理解,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原文原著,掌握第一手知识。其次,充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师人才队伍。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缺乏具有引导意识形态话语的专家学者,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性在西方社会思潮的解构下遭到质疑。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把思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觉与各种错误思想文化意识作斗争或是必行之道。第三,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筋健骨,抵御外部侵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几千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都掉了,那割断了精神命脉”。[5]因此,应从提高文化软实力入手,发挥新媒体技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主力军,QQ、微信、微博、豆瓣、知乎……基于网络形成的各种虚拟社群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庞大的数据在这些平行的网络媒介中传播,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重构“最大的变量”。因此,网络所打造的虚拟环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首先,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将各种角色资源进行整合联动。把线下思政队伍转移到线上,打造一个从“宿舍—班级—年级—学院—学校”的五层意识形态工作预警金字塔,对网络意识形态全面介入并持续关注,密切监测大学生网络舆情,不轻易忽略与舍弃具有舆情判断的价值信息。其次,线上联动,充分调动宿舍成员、学生干部、思政教师等,形成联动效应,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网络环境下对人对事的判断解读带有随意性、从众性等特征,网络监管不足、网络操守缺失都极易导致恶性心理的滋生蔓延。因此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一旦发现大学生在网络上流露出负面的、过激的不良情绪,一定要第一时间引导干预。再次,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新平台。通过抓住时事热点,灵活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到位,让大学生能够自己接受、主动行动、影响他人。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这就要求辅导员需要具备处理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职业素养和能力。首先,辅导员要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辨别力和处理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坚定的信念尤为重要。只有熟练掌握分析、研判舆情的方法,才能第一时间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问题,守好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其次,辅导员要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当代高校思政课如何突破简单说教,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辅导员在处理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问题时,必须具有强大的政治定力和理想信念,“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进行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时,方法和观念都应该与时俱进,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特征和真实需求,“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同时采用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的灵活教育形式,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重,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再次,辅导员有“抓一时”与“谋全”局的能力。“抓一时”指的是在发生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时,能够稳得住、做得来、解决好。能够迅速的稳定局面,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谋全局”指的是辅导员要具有全局观念,要将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当成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功在平时,一环扣一环,环环都要兼顾。定期深入课堂、宿舍,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情况,排查隐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最大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避免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