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环 左明霞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1116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深刻认识“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十八届七中全会明确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其中道德定力是指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道德文化自信,能够慎独慎微,心中有人民,心中有戒尺,以坚定的自律精神和意志力践行社会主义道德。[2]这就需要广大的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中不断学习优秀道德文化、培育自己的道德情感、砥砺自己的道德意志、树立牢固道德信仰,从道德世界的“知、情、意、信”四个维度久久为功,才能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定力。
道德定力应当不断加强学习,认真汲取古今中外优秀的道德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儒家学派道德思想最有特色、最丰富,资料也最为系统,极具可借鉴性。它提倡的整体性原则和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思想、“父慈子孝”的人伦精神、“忧乐天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境界、“慎独”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践行品质,这些都是值得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和发扬的优秀道德传统。学习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知识是道德定力的前提条件,他能够回答道德行为之应该,升华道德觉悟,使得被动的道德要求变为主动的道德需求和践行。道德之应该为道德定力提供了强大的本体论根基,驱动了道德需要、道德渴望的生成。否则,道德定力将会根基不牢、方向不明、动力不足,影响了道德定力的形成和长足的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道德实践的行动指针,是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的行动指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它是新时代广大党员共同的价值规范和道德价值选择,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之应该,是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要掀起认真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热潮,增强新时代的道德文化自信,做学习的楷模、道德行为的表率。
增强党员道德定力需要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情感。[4]道德情感是指道德实践中,主体自身对道德实践对象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的心理情感体验。良好的道德情感是道德定力的“酶催化剂”、道德行动的引导索。
共产党员的道德情感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是“热爱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始人从一开始就怀有对广大劳苦大众的同情和热爱,解放劳苦大众是老一辈革命先行者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目标。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朴实无华的言语却深深表达了邓小平同志对广大人民群众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广大人民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最为真挚的情感表达。坚持以人民中心,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心中装有人民,把人民冷暖放在心间。急民众所急,想民众所想,把人民利益作为至高利益,在任何条件下为了人民利益,共产党人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只有心中留有人民的至高位置,在道德实践处理庞杂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才会立场坚定、不偏不倚,才不会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失却廉耻之心、荣辱之心;才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只有热爱人民、尊重人民,才能不断增强共产党人的道德选择力、判断力和抵腐力,道德定力才有了最为坚实的情感支撑、情感归宿,才能联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不忘初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幸福梦。
增强道德定力需要磨砺党员坚守初心、“反省”“慎独”的道德意志。道德意志一般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或者决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自觉地做出抉择、克服困难的顽强力量和坚持精神。主要表现在克服外部障碍,坚决执行由道德动机做出的决定,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正确的观念,从而完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由此可见道德意志就是道德主体克服自身欲望的把控和道德实践条件的困难与不足,完成道德实践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道德意志力强弱直接关系着道德行为的有无。道德意志强,道德行为就果敢;道德意志弱,道德行为就迟缓或缺失。作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心理意识,道德意志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不断磨砺。
道德意志养成需要共产党人时时检省自己的行为,善于“反省”和“慎独”。[4]共产党人要善于反思自己,“君子必自反也”。要在反思中体察周边环境,坚守初心底色,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错误、防微杜渐。共产党人从来不为险恶屈服,从来不为困难吓倒,不为浮华遮蒙。在革命年代,共产党人为谋求人民的幸福和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爬雪山、过草地,万死不辞,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革命主义道德情操和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突破帝国主义重围、破坏和禁锢,一心一意求解放、求建设和求发展,以坚如松的革命建设意志推动了国家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国世界大国的基础地位。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共产党人身处领导重任,随时可能面对经济利益诱惑、情感冲动的诱惑,更能深刻体察自己周边环境,抵挡住各类诱惑洪流,尽显共产党人廉洁自律的底色。
做到“慎独”。在无人境地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四知”先生杨震用“暮夜却金”诠释了为官慎独的道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也曾这样解释共产党人的慎独:“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共产党员保持慎独本色就必须始终以共产党党章、党规、党纪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心中有“戒尺”,心中有敬畏,知晓为官做事尺度,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中、工作外一个样,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
增强道德定力需要树立牢固不破的道德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5]“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这既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也是共产党人的道德信仰。
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奋斗纲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6]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年轻人毅然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确定到了党的纲领之中,共产党人怀揣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初心在一次次挫折中奋起,在一次次实践运动中从弱小走向了壮大,并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树立坚定的道德信仰,共产党人还要敢于亮出红色、底色,牢固树立道德理想信仰的同时,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信仰不牢,地动山摇。党内较多案件表明,理想信念动摇,背离宗旨,丢失党性,“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成为人民的罪人。越是改革深入推进,越要“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反对一切形式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脱离人民群众的行为和做法。不断提高自身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勇于革新与担当,以抓铁有痕、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不断增强道德定力。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忍不拔的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反腐败伟大斗争取得重要阶段性压倒性成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和机制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道德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勇气越来越高涨。共产党人要继续推进中国道德文化自信建设,保持革命初心底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需要继续发挥战略定力,练就道德定力。要努力从“知、情、意、信”四个维度立体推进:完善自己的道德文化知识体系、丰盈自己的道德情感、磨砺自己的道德意志、坚定自身的道德信仰,四位一体塑造自身道德定力,让新时代的道德定力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在实现伟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展现中国道德自信和中国道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