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伦丽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 兰州 730124)
金融风险投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态势。金融风险投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更适用于处于创业初期且资金储备较少的小型企业。
从国家层面来说,金融风险投资活动直接影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进程以及社会经济效益。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风险种类和难度也在逐渐增加。目前,我国金融风险投资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深入探究新时代背景下金融风险投资管理的优化措施,对促进行业壮大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随行业发展而得到完善。一方面,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及政府大力支持是新时期金融风险投资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与保障,但目前我国与风险投资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优惠政策相对缺乏。尤其是税收政策不完善,直接导致投资方需要缴纳更多税金,间接造成自身生产及经营活动资金不足等,且智力成本并不能根据税票予以抵扣。另一方面,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商业银行法》《经济合同法》等法律并不能对企业风险投资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依据[1],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进步。我国金融风险投资机构没有公募资格,许多国民储蓄资金并不能以资金的形式合法融入风险投资领域。
金融风险投资管理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从业人员越来越多,而较低的招聘门槛使企业金融风险投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专业技能也有待提升。虽然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效益,但背后隐藏的高风险对从业人员提出更多要求。专业技能缺乏以及业务生疏可以通过后期锻炼与积累加以改善,但部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低下是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的重大隐患。
面对巨额的投资资金,部分管理人员无法抵御金钱的诱惑,进而出现收受贿赂或转移资金等违法行为,不仅将自己推向了犯罪的深渊,还给投资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行业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
金融风险投资行业在新时期得到快速发展,但相关监督与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相应完善,甚至具有一定滞后性。
企业自身的监管系统和政府部门的监管机制有待完善。企业自身监管体系缺乏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差、职业道德低下。部分管理人员为牟取个人利益而出现收受贿赂或违法操作等行为。一些企业风气较差,企业高层往往后知后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对金融风险投资管理的监管制度尚不完善,很容易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政府在无明文规定的前提下也很难开展工作。
新时期,大数据人才短缺是阻碍金融大数据应用于金融风险防范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金融机构应当组织风险管理部门员工进行培训,开展大数据应用的交流活动,使风险管理部门员工对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风险管理中熟练地运用。鼓励更多年轻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加入到金融风险管理队伍中,提升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微观经济学、信息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财政学等学科有一定了解,掌握相关管理技术,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及职业道德。
为此,企业应根据从业标准,合理提高招聘门槛,吸引更多专业人才。除了对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考评外,还应当关注应聘人员是否能够以自身逻辑思维及洞察力深入分析某些投资行为。企业应当注重对在职员工的再培训工作,组织金融风险投资管理人员到其他优秀企业参观学习。明确新时期行业发展趋势,定期聘请外部外优秀人才以讲座的方式对在职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在实操训练中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2]。
企业及社会应当加快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尽快推动企业金融风险投资管理队伍年轻化、专业化以及优质化,从而为后续的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分企业管理层人员没有认清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重要意义,以旧眼光看待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未将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的效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未来发展紧密联系。企业高层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难以很好地带动员工积极做好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
为此,企业应当依据新时期的市场情况,做好整体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明确未来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制订一份具有实用性、适用性的投资计划。企业选择投资项目时,应当以突出业主需求以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主要依据,尽可能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真正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企业在未经国家批准的情况下,不可涉及与股票以及期货等有关的高风险投资项目,避免遭受不可估计的损失。定期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彻底筛查,一旦发现经营情况恶化的项目,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保全资产、减少经济损失[3]。
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是金融投资风险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尽快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为管理活动配备专门人员,优化整个操作流程并完善业务处理系统,明确员工工作职能及工作范畴,实行责任分工制,规范员工行为,建立激励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尽可能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完善相关法律,确定金融风险投资企业的性质,保护企业整体利益,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避免违法乱纪行为。
在反腐倡廉背景下,行业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在此背景下,企业应当约束从业人员的行为,促进金融风险投资管理行业持续发展。新时期,我国金融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各类高新技术企业中。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创业阶段,资金相对紧张。税收优惠政策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相对宽裕的活动资金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人才。因此国家应当适当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行业创新发展[4]。
金融科技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部分风险无法识别,这归结于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尚未成熟。传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全适用于金融科技风险管理领域。这就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促进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发展,提高金融科技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效果。
企业应当具备一个独立的信息收集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项目情况、公司现状以及发展目标作出科学的分析及评估。信息收集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要加强企业监管部门与中介机构的联系。
内部监管力度直接决定了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是行业治理的必然要求,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有效避免损害企业及国家利益的行为。由此可见,加强内部管理对提升整体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稳步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市场监管环节占据主导地位,对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投资企业具有一定震慑作用。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对情节较轻的企业予以口头及书面警告,责令其整改;对于情节严重的投资企业,可以依法取缔并使其承担法律责任。针对正处于创业初期或规模较小的企业,政府可以与银行沟通,适当降低贷款门槛,达到鼓励扶持的目的[5]。
新时期,我国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监管力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从从业人员、管理活动、制度政策以及监管力度等角度入手,详细阐述了我国金融风险投资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策略。将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逐渐运用到金融风险防范领域中,扩大数据来源,进一步提升信息共享水平。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并对所有金融机构开放,使金融机构能够从中获取有用的数据,保证各个金融机构获得充分、有效、及时的数据,保证金融风险管理的效果,充分发挥大数据的规模性、高速性、价值性。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金融机构能够共享数据,提高大数据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