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地区荒漠化治理生态效益浅析
——以武威市为例

2020-02-25 20:32裴国辉陈开雄
山西农经 2020年24期
关键词:石羊河民勤武威市

□裴国辉,陈开雄

(中共武威市委党校 甘肃 武威 733000)

1 武威市在全国生态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我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荒漠化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是全国生态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在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武威市南部是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中部属于绿洲灌溉区,北部有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风沙为害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是北方地区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民勤绿洲就像是插在两大沙漠之间的一个绿色楔子,阻止了两大沙漠的合拢。

2 武威市荒漠化现状

武威市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多林少,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普查结果,截至2014年底,武威市荒漠化面积2.175 km2,占国土面积的65.5%,沙漠1.526 km2,占国土面积的45.9%。武威市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0.18 km2,为害严重的风沙口286个,风沙线长达654 km,有37个乡镇、45万人和0.095 km2土地处于风沙前沿。民勤县荒漠化面积达1.43 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0.34%,是武威市荒漠化最严重的县(区),荒漠化严重影响了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荒漠化治理

武威市荒漠化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实地考察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民勤防沙治沙工作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打赢“民勤保卫战”,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有关部委对石羊河流域治理和武威荒漠化治理给予大力支持。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指出:“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视察,并与林场职工一同开沟压沙,强调“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1]”。

4 武威市荒漠化治理生态效益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威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走出了一条具有武威特色的荒漠化治理之路。

4.1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效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武威市是石羊河流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羊河生态环境问题。2007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武威市认真贯彻落实,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战略举措和民生工程,实施关井压田、节水改造、治沙造林、水权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规划》确定的蔡旗断面过水量、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两大约束性目标和北部湖区出现旱区湿地的生态治理目标分别提前8年、6年实现。流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19年蔡旗断面过水量首次突破4亿m3。位于石羊河下游干涸51年之久的青土湖水域面积达到26.7 km2。旱区湿地达106 km2,旱湿生植物连片封育面积超过0.013 km2。民勤绿洲面积增加,沙化危害逐步减轻。生态环境初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群众收入显著增加,重点治理成效显著[3]。

4.2 祁连山生态环境恢复情况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1988年国家批准设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祁连山生态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甘肃省和武威市高度重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大力实施林草植被恢复、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生态移民安置、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整改生态环境问题,祁连山10类150个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成效显著。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肯定:“这些年来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4.3 土地荒漠化程度减缓

武威市坚持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并重,防沙治沙和脱贫致富结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广防沙治沙新技术,不断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持续推进荒漠化、沙化治理,荒漠化、沙化面积持续净减少,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减轻,防沙、治沙、用沙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以来,完成治沙造林7.6万hm2,治理重点风沙口240个,建成古浪县八步沙、民调渠沿线,民勤县老虎口、青土湖,凉州区头墩营等治沙典型样板。同时,沙尘暴次数明显减少。据气象资料记载,1981—2010年,区域性沙尘暴年均次数17.9次;2011—2017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沙尘暴次数历史同期最少时期,且沙尘暴范围小、时间短。据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武威市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较2009年分别减少2.1万hm2、0.6万hm2,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减缓,呈现出面积减少、程度降低的“双减双降”态势。

4.4 林草植被覆盖率提升

武威市自1978年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采取人工造林和封山沙育林草等措施,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不断扩大林草植被,持续修复自然生态。截至目前,完成三北五期防护林人工造林1.9万hm2、封育5.2万hm2。武威市森林面积达到0.596 km2,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12.06%提高到现在的18.43%;草原植被盖度比2011年提高4.1%,达到42.92%。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扩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武威市开展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加强高山草甸、河流湿地保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青土湖、黄案滩等重点湿地功能得到有效恢复,重点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状况发生明显转变,经济林果业和沙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4.5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干旱缺水是造成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武威市年降水量只有60~610 mm,蒸发量达1 400~3 010 mm。武威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14.94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约700 m3,仅为甘肃省的1/2、全国的1/3;耕地平均水资源约220 m3/667 m2,仅为全省的1/3、全国的1/9,是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近年,武威市大力实施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推行水权、水价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将水资源从高耗、低效、落后产业向高效、低耗、优势产业转移。全社会节水意识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用水总量从2010年的16.58亿m3减少到2018年的14.33亿m3,减幅13.6%;万元GDP用水量由2010年的724 m3降低到2018年的320.3 m3,下降55.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0年的137 m3降到2018年的77.88 m3,下降43.2%;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10年的0.55提高到2018年的0.628;农业单方水效益由2007年的1.93元增长到2019年的12.92元,提高近7倍,比同期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低74%。

5 结束语

荒漠化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通过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武威市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根本改变。需要大力弘扬新时代武威精神,全面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幸福美好新武威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石羊河民勤武威市
中国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综合效应评价
小刺猬的秘密
石羊河流域永昌县地下水及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杨晓东 摄影作品《民勤压沙组照》
“醉”美民勤风
悠悠“石羊”情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加强投入 推进石羊河流域源头治理
闪耀戈壁 助力民勤
基于潜水-承压水模型的民勤绿洲地下水位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