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定制模式的多重驱动机制及政策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

2020-02-25 19:32田跃
山西农经 2020年22期
关键词:冷链城乡供给

□田跃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17)

近年来,扬州市政府依据上级政府文件及会议精神,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产品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为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调研发现,某些领域仍存在一些尚未彻底根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特色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导致产销脱节现象时有发生。改变传统产销体系,构建特色农产品定制模式,充分保证供给主体切身利益,可以减少买难卖难的现象[1]。

1 特色农产品定制模式的多重驱动机制分析

1.1 市场诱导

结合相关文献可知,市场诱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利润诱导。农产品利润是直接影响农产品供给主体积极性的因素,会影响农产品的供给数量与质量。提高农产品利润的途径有提高农产品出售价格、降低农产品供给成本、降低农产品物流损耗及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等。二是补贴诱导。农业补贴是政府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减少农产品供给主体负担的有效政策,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农业扶持政策之一。农业补贴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补贴精准度不够。补贴的普惠性虽然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但对农产品技术投入、机械设备更新缺乏针对性。其次是部分地区农业补贴仅成为拥有土地农民的额外收入,并不能有效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2]。

1.2 风险防范

从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农产品供给风险来源于环境风险和市场风险。环境风险是指外界对农业产供销体系形成不可控损害的系统风险;市场风险则是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因市场需求、资金成本及其他突发事件造成交易失败可预测或提前防范的风险。针对两种风险类型,提出风险防范的关键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结合先进的预测技术与方法,挖掘农产品产供销周期变化规律,防微杜渐,减少或避免农产品无效供给,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精准化供给目标[3]。

1.3 生态胁迫

结合农产品市场供需现状,扬州市农产品供给的生态驱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在控化肥、减农药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生态技术,循环使用农资,降低对农业生产场所与环境的污染。同时,鼓励转变农业动力,以太阳能、水能与其他生态能源为动力体系,降低基础资源消耗。二是精益化供给。农业生产的精益化体现在动力低能耗、资源高循环及作业多智能等,应持续开发精益农产品供给体系,保障产供销合作的有效性。三是可控化溯源。农产品质量溯源是构建生态驱动机制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农产品供应链参与方信任度的因素之一。农产品条形码、识别码及“身份证”的设计与推广成为今后控制和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手段,在农产品品牌化运营中至关重要[4-5]。

2 扬州市农产品定制市场发展不充分的原因

2.1 高质量农产品需求动力不足

围绕蔬菜品种进行研究,得出以下观点。一是高质量农产品获取不易且价格不容易被普通家庭接受。二是高质量农产品往往集中于家禽类与水产类,其他品种较少。三是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不稳定,往往是偶发性交易。

2.2 供给主体积极性不足

一是农产品供给收益较低。农产品供给收益主要体现在收入与成本。收入主要依靠大批量的蔬菜销售与稳定的批发渠道;成本则是土地租赁、农资采购与人工。二是高质量农产品技术投入较大。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技术更新速度较缓,受制于产品特殊性和农业产业技术回报率较低,从而造成高质量农产品技术投入滞后,转化应用效果不显著。三是可替代产业年均收入稳定。近年来,汽车工业、建筑产业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土地转移到工厂,这既是城市工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收入差距带来的人力资源流动,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空心化”[6]。

2.3 商业诚信度不足

一是货款滞后。“店大欺客”仍是货款延迟支付的常见现象,往往表现为核心企业对交易方的资金支付不及时,且不严格执行合同,造成双方依靠不断供货来维持诚信。二是口头承诺虚设。口头承诺最能体现双方交易的诚信度,尽管可不纳入合同法范畴,但仍能影响双方交易过程。诚信度高的交易方以口头承诺界定双方的责、权、利。三是供应链互助难为。供应链网络的建设是由独立到整体的系统优化过程,主要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价值观、文化观的互认与互享。

2.4 冷链专业化不足

冷链专业化不足的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冷链物流需要全程覆盖。从农产品的采摘到出售给消费者,整个过程都需要冷链,缺少任何环节,都会使效果大打折扣。冷链设施与设备采购成本及农产品损耗之间的比较是影响冷链物流全程化的因素之一。二是冷链利用成本较高。冷链物流与普通物流的区别在于资源耗用量明显增加,包括水、电、油。近年来,我国资源价格不断上升,内含税负逐年提高,例如运输成本[7]。

3 扬州特色农产品定制的保障政策与建议

3.1 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机制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中的内容,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城乡仓储设施覆盖性。城乡仓储设施覆盖性是指依据农产品种植区域和运输条件实现农产品物流全程冷链,充分保障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基本条件,达到农产品高质量仓储的目标。仓储设施是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的基础,也是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的重要条件。当前,仓储设施因为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主要集中于城市或城镇,农村地区较少,这种情况不利于农产品及时仓储,难以保证新鲜度。

(2)城乡物流信息平台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推广,城乡物流信息将不再通过传统方式呈现给交易双方,而是通过手机APP满足交易需求。设计与推广物流信息平台的重要性与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应用性同样重要,并将给农村服务业带来巨大变化。推广并普及城乡物流信息应用方法与技术是今后农村基础培训的重要内容,完成从纸上到网上的转变也将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3.2 设计城乡农产品服务对接体系

城乡农产品服务对接是农业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农产品质量、避免市场无序竞争的重要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金融机构对接农业企业家。农业资金往往决定着农产品运营主体的发展。有位农民企业家曾说过:“我国当前农业体系发展缺的不是人才,而是资金。”农业发展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而银行的贷款标准对于农业企业来说较难达到,且农业回报率也成为银行难以主动给农业贷款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化农业金融机构制度性改革,探索合理的农业信贷体系成为今后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探索多元化的农业资金筹集渠道,鼓励大型企业拓宽农业经营领域是城乡农业金融服务对接的又一路径。

(2)BAT对接农产品信息网。BAT是互联网领域的巨头,积极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设农产品信息网络,发布农产品产供销信息,对于实现农产品供需市场匹配和突破农产品交易信息模糊化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产品信息网络应包括农产品需求、农产品流通及农产品销售3大模块,能够明晰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实时监控农产品种养信息并呈现给消费者,使农产品溯源体系可控化和可视化。

3.3 创新农产品供给新业态

(1)综合新业态。综合是指将农业、餐饮业、旅游业及教育等其他产业融合在一起,形成大农业或休闲农业的新型业态。随着城市居民消费模式不断升级,乡村旅游、生态餐饮、假日采摘等成为休闲放松的新形式,也成为农村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新源头。同时,互联网技术、网络博客及网络大V推荐等,使越来越多绿色生态旅游呈现在年轻消费者面前,加速了城乡消费一体化。

(2)共享新业态。共享田园是指采用租赁、代种、合作等方式构建农产品产供销体系,升级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耕作方式。共享可以理解为强强联合,即拥有土地不想种与没有土地想种的人或组织联合、拥有土地和耕作技术但不愿种与没有时间但需要高质量农产品的人或组织联合等。共享农业以农产品为载体,将参与者的比较优势最大化,实现双方共赢,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共享持续的关键在于双方的诚信及有效的监管技术与手段。

猜你喜欢
冷链城乡供给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城乡涌动创业潮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