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比较分析

2020-02-25 18:21史红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血下肢麻醉

史红霞

(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青海西宁 810005)

老年下肢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因为老年患者身体质量相对较差,身体机能也越来越差,骨质疏松情况表现较多,所以导致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出现骨折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状况[1]。在老年患者出现下肢骨折以后需通过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但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一直都是骨科医生和麻醉医生所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患者日常的能力进行评价是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康复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如今一般以Barthel 评分作为公认的评定量表[2]。作为麻醉科的医师,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通过选择一种适合老年群体进行下肢骨折手术麻醉的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而该文主要比较在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进行干预的效果,以2018 年12 月—2019 年11 月为研究段,同时将相关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对照实验进行分组研究,所归入该文研究组内的调查对象均为同期到该院治疗的60 例老年下肢骨折进行手术的患者,通过平均抽签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数量均等,同为30 例。 观察组15 例为男性患者,其余15 例为女性,对照组14 例为男性,其余16 例为女性, 经χ2验证为0.066 7,Z值验证为0.256 2,P值验证为0.797 8;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65≤年龄≤85,年龄平均为(72.58±6.72)岁,对照组的年龄为:63≤年龄≤86,年龄平均为(73.57±6.82)岁,经t值验证为0.566 3,P值验证为0.573 3。 该文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下肢骨折患者,并且符合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则。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两组调查对象的性别和年龄等数据进行统计,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入组和出组标准

1.2.1 入组标准 (1)所有患者年龄均满60 周岁;(2)所有研究对象均临床诊断为下肢骨折;(3)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4)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认可;(5)所有研究对象均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方案进行治疗[3];(6)所有研究对象的术后住院时间均超过一周。

1.2.2 出组标准 (1)该文排除合并各类脏器损害的患者;(2)排除器质性病变患者;(3)排除合并各种肿瘤疾病的患者;(4)排除血液存在高凝状态的患者;(5)排除对采取的手术方案不耐受或麻醉方案不耐受的患者;(6)排除合并有其他方面骨折的患者;(7)所有研究对象排除中途因各种原因退组的患者。

1.3 麻醉方法

对该文的所有对照组患者应用全身麻醉,所配合的麻醉方案是静吸复合麻醉,主要是为患者应用咪达唑仑0.05~0.10 mg/kg, 将其和芬太尼3~4 μg/kg 以及依托米脂0.20 mg 混合起来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与此同时为患者选择顺苯磺酸阿曲库安为诱导药物,之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设置潮气量为8.0~10.0 mL/kg,并将呼吸频率设置为14~16 次/min, 然后为患者选择丙泊酚50~60 μg/(kg·min)以及0.10~0.20 μg/(kg·min)瑞芬太尼进行帮助,将其作为麻醉维持。

所有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去麻醉方案进行麻醉,对患者选择仰卧位,将患者的肩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垫高,同时为患者选择宽胶带进行患肢的固定,确保其固定在手术床上,以避免患者出现患肢移动。 还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和面罩给氧, 通过CT 进行定位, 以便进一步确定患者骨折所在的具体部位,然后再骨折的皮肤部位进行投影,以便于进一步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确定,同时加以标记,还要进行相关的消毒铺巾, 为患者应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骨折部位皮肤局部浸润麻醉。 对皮肤进行切开,递上电刀将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切开,以便于充分暴露患者的筋骨干[4]。 要充分清理患者骨折端的血凝块,暴露外侧的骨折端,合理的传递复位钳并将骨折两端提起,将骨折端进行对齐复位处理。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器械进行内固定, 然后选择合适的钢板将钢板进行弯折处理,并使其形成手术所需要的合适的角度。 之后对钢板进行固定处置, 在斜面的骨折部位对拉力螺钉进行应用,以便发挥固定的作用,并依次进行探查,做好钻孔等相关工作。 最后将伤口进行缝合,充分对患者伤口进行冲洗,放置引流,依次对患者的肌肉层、皮下组织以及皮肤进行逐层的缝合[5]。

1.4 观察指标

(1)评价该文所有调查对象经不同麻醉以后的全血高切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并对两组调查对象进行比较。

(2)对所有患者经过不同麻醉以后的康复状况均选择采用Barthel 量表进行评分, 该评分为百分制,共分为10 个项目,每个项目计10 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同时将该量表评分分为1~4 个等级,1 级说明患者生活自理,评分为100 分;2 级说明患者存在轻度功能障碍,评分为60~99 分;3 级说明患者存在中度的功能障碍,评分为40~59 分;4 级说明患者存在重度功能障碍,一般评分不超过40 分。

1.5 统计方法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文中的理论数据进行统计学验证, 所有数据导入IBM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在进行非参数数据验证时,对文中的两个(包括两个以上)的样本率(构成比)/两个(包括两个以上)分辨量的关键性分析经χ2验证,对计数资料均以[n(%)]表达;在文章当中的双总体/单总体数据检验的时候,应用t检验(Student's test)验证,而关于平均计量、样本计量、单项检验量、随机误差态部曲线的离散程度等则应用平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达;对成组的资料、配对数据资料、多样性资料、等级资料等应用秩和检验,并且根据等级分组资料检验,择Ridit 分析,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统计量所涉及的检验值以Z 值检验;通过显著性检验方法获取P值,并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麻醉之后的全血高切粘度和低切粘度,观察组分别为(6.05±1.82)mPa·s-1和(9.04±1.55)mPa·s-1,对照组分别为(6.02±1.40)mPa·s-1和(9.02±1.05)mPa·s-1,两组进行比较,全血高切粘度t=0.071 6,P=0.943 2>0.05, 全血低切粘度t=0.058 5,P=0.953 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该文两组患者经过不同麻醉手术以后的Barthel 评分和Barthel分级,观察组织明显比对照组表现相对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一直以来对于围手术期所产生的影响而言,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都是热点议论的话题。 相关临床研究认为,为患者选择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手术期当中关于阿片药物使用量、手术的疼痛、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老年患者和年轻的患者相比,往往存在着很多的机体质量不足的表现,患者的脏器功能出现衰退,机体也在不断的退化,所以对老年出现下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手术以后的恢复状况相对于年轻群体而言显得更加的复杂和缓慢。 所以要积极的采取措施来促进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该文主要分析应用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通过对该文结果的分析能够看出,两组患者在麻醉以后全血高切粘度和低切粘度并未存在严重的差异性,因此能够说明两种麻醉方案都可以适用于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 可以发挥理想的麻醉效果。而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 量表情况加以评价能够看出, 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评分和Barthel 分级相对对照组而言都表现更优,因此能够说明对老年应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在麻醉时通过区域麻醉方案的应用对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康复进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区域麻醉方案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时候能够将相关的麻醉药物等集中在一点,综合性对患者进行麻醉的优化,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维持手术的顺利进展,不会导致患者因为麻醉而出现一些全身不同程度的反应,因此发挥的效果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区域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全血下肢麻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