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探析

2020-02-25 16:10:00李依依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考核

李依依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4)

一、大数据带来的机遇

(一)政策环境的支撑

近年来,国家逐步出台了关于卫生健康行业大数据应用的文件,为推动大数据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提出运用医疗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健全医院评价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强化医院信息系统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对互联网+医疗建设从顶层设计方面进行了谋划,要求三级医院在2020年前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63号)提出转变方法统筹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多种手段,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监管能力和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提出发挥大数据优势,强化考核数据分析应用,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

(二)技术资源的推动

小到远程办公、线上学习、到家服务,大到视频会诊、物资调配、流动人口追踪监测,大数据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应用于各个领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健康大数据市场规模2014年仅6.06亿元,到了2016年突破10亿元。然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2017年中国医疗健康大数据市场规模增长到41.15亿元,2018年达46亿元。因为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与大数据结合的更加紧密,大数据突显出了对卫生健康行业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资源互不共享

国家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要求是实现数据上报和数据质量控制,达到定量数据的自动化分析,前提是需要建立省级数据库,实行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分类,根据各地区公立医院的情况统一标准、统一路径,把每一个指标变成一个个的数据,把每个数据的内涵、标准、路径、来源都明确,保证均质化。制度层面的设计虽然完美,但实际执行起来难度大。目前国内的医院信息系统仍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一是互联网医疗线上与线下未实现完全对接,二是各级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互享也尚未全面实现。医疗信息资源缺乏共享,数据资源利用有局限是绩效考核运用大数据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基础设施参差不齐

按照国务院关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安排,开展绩效考核工作需要信息平台做支撑,即做好四大系统的建设:提高病案首页质量,统一编码和术语集,完善满意度调查平台,建立考核信息系统。当下,在国家和省级层面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基础:完成了三级医院的病案首页系统全覆盖;逐渐完善运行多年的编码系统,同时正在更新修订统一的编码;对全国范围内的二、三级医院开展满意度调查平台的试用,同时对满意度情况做了调查,以掌握基础数据,做好指标参照;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考核系统。在医院层面,由于地域、经济、技术等的不同,有大中型城市的医院早已开展数字医疗,也有小城市医院仍处于大数据基础建设阶段,大数据设施设备的差异,影响国家和省级考核系统运行。

(三)人才资源严重不足

众所周知,大多数优质人才资源集中在大型医院,更优的职业发展、福利待遇使中小型特别是小型医院在引进人才方面缺少竞争力。如何激励更多的优质人才参与到中小型医院的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绩效考核需要通过大数据对医院业务、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这对医院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做好医院运营,又需要了解业务、财务等,还要懂得利用信息技术和操作设备,但同时懂这些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相当紧缺。

三、优化大数据绩效考核路径

(一)加快医疗云平台建设步伐

通过政企合建、市场运营的方式,加快智慧医疗云平台的构建,以人口信息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等三大数据库为支撑,并通过平台支持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和综合管理等六大类业务应用,逐步形成国家、省、地市和县的四级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

(二)构建绩效动态监测机制

绩效考核,是围绕医院管理目标展开的连续过程,包括工作开展前、进程中以及完成后的三个阶段、多维度的考核评估。这个实施过程是长期的,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数据的获取与测算,由于其实施效果和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呈现,需要着力于构建绩效考核的动态监测机制,客观展示进程,直观量化成效。第一,加强监测信息化建设,动态掌握实施情况,精确展示效果;第二,设置动态监测机制,体现效率效益,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监测机制;第三,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的综合监管体系,采用事先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评估。

(三)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复合型管理人才是大数据绩效考核的关键,考核指标的细化、考核数据的动态监测、考核结果的应用等工作都需要由管理人员来完成,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绩效管理目标完成结果。一是人才引进政策的保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二是善用外部力量,合理利用第三方资源;三是鼓励现有人才继续教育学习,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考核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2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6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4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中国卫生(2014年2期)2014-11-12 12: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