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红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语言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能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依赖口头、书面或肢体语言来表达[1]。语言在国家应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应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政策制订、颁布、宣传和实施,到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都需要以语言作为载体、工具和媒介。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阻击战中,语言充分发挥了其在应急管理中的服务功能,以各种形式为战“疫”提供支持,展现了其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应急语言研究和规划,进一步发挥语言在国家应急管理中的服务功能,至关重要。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中,语言学者和各界群众积极参与,以不同语种、不同语言形式迎接疫情大考,提高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效率,提高了信息发布的精准度,提高了基层民众的防范意识[2]。正是包括语言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自发、主动参与,凸显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众志成城的担当精神和守望相助的无私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愈挫愈勇的精、气、神。语言在此次新冠肺炎阻击战中,积极应对,其基础性应急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久,由教育部语信司牵头,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单位积极参与,迅速行动,面向全国招募武汉方言志愿者,组建“战役语言服务团”,与时间和疫情赛跑,仅用数日就开发出《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微信版、抖音版等多种版本及普通话——湖北方言即时翻译程序,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救援队与当地患者提供应急语言服务。此后,又紧急研制了《疫情防控外语通》和《疫情防控“简明汉语”》,面向在华和来华外籍人员提供疫情防控相关的语言服务[3]。这些应急语言服务项目的迅速推出,促进了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提高了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效率,不仅体现了有关政府部门亲民、为民、惠民的服务宗旨和意识,也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执政能力和施政水平,得到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各类媒体曾用“新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武汉肺炎”等不同的简称指代新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甚至有少数国外媒体和政客使用“中国病毒”(China Virus)等简称,激起全中国人民的反感和愤慨。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早在2020年1月末就呼吁尽快统一使用“新冠肺炎”作为简称,以阻止疫名污名化影响我国对外形象[4],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采纳了这一建议,正式发文予以确认[5]。同时,由于此次疫情影响面广,关注程度高,由此衍生出如日本捐赠物资引发语言的雅俗之争、少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面对媒体语言失当、网络语言暴力和谣言等与语言相关的热点问题。很多语言专家针对这些现象给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交咨政报告,从语言学的视角提出意见和建议,以避免忙中出错添乱。这类问题看似语言问题,其实折射出了社会文明程度和应急管理水平,正是由于语言专家们高屋建瓴,及时提出精准应对策略,才有效维护了政府和国家的形象。
在这场新冠肺炎防控战中,社会各界自觉、自愿、自发投身其中。语言学界也不甘落后,相关高校、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从事语言翻译、研发语言产品、提供语言支持等。除了上述研制《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外语通》提供语言咨政等疫情应急语言服务外,北京市民服务热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及时开通多语种应急咨询热线电话;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除了用中文以外,还用多种外语通报疫情。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搜集整理、翻译审定了数百条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词汇的英文表达供社会大众参考和使用。中国翻译协会及各地翻译协会联合很多翻译公司发起倡议,面向社会招募应急语言服务志愿者,提供了几十个语种的免费翻译服务。为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各民族出版单位积极行动,编译出版了39种各类介质的民族文字防疫读物,以满足民族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全国各地乡村涌现了以标语、口号、快板、顺口溜等各种语言表达形式进行疫情防控宣传的“方言大喇叭”“民族语言大喇叭”,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以及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传递到每家每户。这些老百姓自发创造的语言都是基层群众听得懂、记得牢、传得开的语言[6],其实际效果往往超乎学术界的想象。
新冠肺炎战“疫”必将以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取得最终胜利而结束,语言服务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也终将成为过去,在未来的国家应急管理中,如何着眼长远,进一步发挥语言的应急服务功能是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需要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完善、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着手,有序地、常态化地、更快更好地发挥语言的应急服务功能,以响应国家号召,应对突发事件。
首先,要加强对语言应急服务的概念、属性、特征的研究。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外语言应急服务的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如对美国的生存英语、日本的应急日语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做到取长补短,西为中用;另一方面,通过搜集历次重大突发事件的语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询语言参与应急管理的有效方式和渠道,同时,努力探索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起到正面效果,或带来负面影响的话语内容及其表达的一般规律。其次,要加大对语言应急服务学术研究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如鼓励成立语言应急与应急管理研究智库,或在同等条件下,在各级各类研究项目立项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等。最后,要加大语言应急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为其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智力来源、支持和保障。
要加强制度建设,将语言应急服务纳入国家应急管理的总体规划中,并入法治管理、统筹管理、常态管理的轨道[7]。要提高语言应急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技术化、规范化、信息化、数据化水平,在突发事件预防监测、响应处置以及善后救助恢复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语言的参与能力和参与度[8]。要建立政府与民间、政府部门相互之间等社会各界之间的高效联动体制,由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引导,以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基层人民群众为主体,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言参与国家应急管理的效率和能力。
要提高现有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利用率。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外地援鄂医疗救援队对湖北不同方言理解的需求,全国各地涌现的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宣传战“疫”广播所引起的共鸣等,都说明了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沟通效率,还更易于为基层群众接受和认可,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于2015年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截至2019年底,已采集了全国近1 500个汉语方言和400多个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点的语料,初步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音、像、文于一体的国家级语言资源库[9]。如何加快利用这些宝贵的语言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于国家应急管理,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此外,要加快专门用于应急的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日常生活语言相比,应急服务语言对语法的规约性要求远低于沟通的有效性,具有自身的特色和规律。要根据应急管理中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别,如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等,编撰相应的多语种应急服务语言词汇和句型手册,开发相关产品,提前谋划,一旦突发事件发生,能立即投入使用。鉴于普通话的国家通用语地位,要专门编撰、开发生存普通话资源,以架起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10]。
微信、微博、无人机广播等新媒体技术推动了新冠肺炎防控信息的广泛传播和飞速传播,而智能语言机器人和智能翻译技术的使用则极大地提高了语言的利用效度[11],这为未来的应急服务语言利用和传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必须加强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语言服务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智能语言技术新的、跨越式的发展,研发出更多的能面向监测和应对突发事件使用和传播的应急服务语言产品,特别是普通话—方言、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普通话—外语的应急服务语言互译应用程序等产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新冠肺炎的艰苦战斗中,语言应急服务充分发挥了温暖人心、提振人心、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但必须认识到,此次语言提供应急服务的过程,还略显仓促、被动和无序。总结经验再出发,做好规划谋新篇——在未来必须常态化地发挥语言在国家应急管理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语言应急服务必须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语言工作者必须具备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能力和水平,以科学的态度,专业的素养,在相关部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予以全力支持和协助,确保整个流程畅行无阻,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