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章 翔
(安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多种社会和历史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数十年“重理轻文”思想直接导致社会成员整体人文素质教育的下滑.为扭转这一局面,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在全国52所重点高校实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至今已愈20年.20余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现如今,从国家高层到教育前线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和投入丝毫没有松懈.
体育作为一门以身体实践活动为主的学科,无论是“重理轻文”的过往还是呼吁人文精神回归的当前,学科的特殊性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受重视程度与其他专业学生群体有一定的差距.然而,新形势下,如何持续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已然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为此,在专业融合视角下,与时俱进,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界定:“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官方认定可以解读出的信息是:大学生在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注重人文素养,强调道德规范,强化社会责任意识.通俗而言,即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交融[2].这一官方认定显然是经过科学论证和反复权衡的权威结果,其背景是对建国后几十年高等教育全盘效仿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文、理、工等学科划分的方式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求.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功利化教育模式形成的“轻人文、轻道德”的不良影响开始显现.知识面狭窄、文化底蕴肤浅、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薄弱已经成为以往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回避的弊端[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面对温家宝总理的到访,病榻上钱学森院士的这句问话发人深省、振聋发聩——“钱学森之问”点破的也正是我国长期在人才培育上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脱节后的无奈和遗憾.当前,人才成为决定国际竞争胜负的主导力量,兼备宽厚文化素质和坚实专业技术的大学生群体定然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激烈碰撞和对话中得以胜出的关键,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越来越凸显.
同样因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体育学科教育在1949年建国后也迅速走上了自成体系的专业化发展路径.的确,各类体育院系曾在有限的条件下和短暂时间内,培养出了大量专业人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体育学科教学也自此打上了“重专业、轻人文”的沉重烙印.一句“经久不衰”的调侃话语“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折射的不只是整个社会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的鄙夷和轻视,也间接表明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尴尬和无奈[4].
哪些因素阻碍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提高呢?首先,由于体育的专业素养大多依托身体运动能力来直观呈现,因而大学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必然要围绕运动技能和专业技术的提高来进行.学科教学成果评价看重的也是运动技术与技能的掌握以及比赛成绩的好坏.虽然在大学体育专业中也设置了为数不少的专业理论课程,它们从一定程度担负着融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责任.但大多情况下,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时间不足,教学内容的选择随意,教材使用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学习态度消极[5].理论课程的形同虚设阻断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其次,历史因素的沉积造成大部分体育院校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有着较高的造诣,但缺乏深厚的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素质不高,很多教师不能寓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6].师资力量的欠缺同样影响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再者,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是以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为主,他们受到“重技术、轻理论”传统思想的长期影响[7].体育专业大学生肯在赛场上挥汗如雨,能在训练中吃苦耐劳,可是很难看到他们捧书苦读、手不释卷.文化知识学习的忽视使他们大多在文化素质修养上形成巨大的缺口.
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困境是客观现状,但绝对不能听之任之,无论如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都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由此,探索创新路径,寻求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
对于教育界来说,通识教育并不是一个崭新的理念,无论是在古代的东方还是西方,先贤的教育思想中常能寻觅到其轨迹.在19世纪初,通识教育开始与大学教育产生了联系,原因恰好在于欧美学者对现代大学学术分科过于专门化,人文知识和科学精神严重割裂的省悟.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8,9].通识教育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可以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的完整的人.如今,通识教育理念不仅在欧美许多国家影响巨大,在亚洲的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
对比通识教育的概念与目的,可以很明确地发现传统的体育学科教学体系构建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课程设置上过于强调专业化,过分追求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以比赛成绩为至高目的的功利性导向都已成为阻碍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樊篱.
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当建立起以通识理念为指导的体育学科体系.首先,做到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在比例设置上的协调,保证体育学科专业理论课程具备足够的教学时间、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其成为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次,增加通识课程的必修和选修,通过文、史、哲和科学等知识的熏陶来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创新考核方式,不能任由运动和比赛成绩主宰教学,要通过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科学意识与专业能力的综合考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这些举措的实施其实并非遥不可及,台湾地区早在21世纪初便已有依据通识教育的宗旨,致力于跳脱传统体育课程的教育模式,全力建设“具通识教育精神,强调运动内涵、身心平衡健康发展的全人健康教育”的成功先例[10].因而,如果能以通识理念完善体育专业教育的学科教学体系既是创新也是借鉴,其主旨在于使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的教育相融共存,让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再感叹“除了体育我们一无所知”,让他们能够成为具有强壮身体、渊博知识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完整的人.
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要想在尽可能做到专业技术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并行不悖,首要必须依赖教师队伍素质的加强.然而,当前体育院校的师资力量还未能逃脱历史问题的遗留,一方面,集聚了大量精通运动技能但文化素质有限的专业技术课教师;另一方面,增添了许多熟稔学科理论但实践水平一般的专业理论教师.传统培养模式下,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教师主导体育大学生的技能培育,得到较高程度的认可.而在理论教学未受足够重视的情况下,专业理论教师往往倾向于科研任务的承担,无法利用自己的专长对体育专业文化素质教育劣势施加积极干预,这很显然背离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题.如何改变这种窘迫态势?“双师教学”其实是一条可取的创新途径.
双师教学的理念较早出现在职业教育领域,但决不仅限于职业教育.体育专业因强调专业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必要性的学科特点,与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体育队伍的“双师”化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11].首先,在现有条件下辩证地看待当前体育院校的师资状况,将不同教师在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的偏重转化为优势.理论教学要尽力发挥专业理论教师的人文素养优势,专业技能教学应全力体现专业技术教师的实践水平专长,通过合理的师资配备实现双师教学,使文化素质提高与专业技术促进并驾齐驱.再有,抓住当前高校师资更新换代的有利契机,引进综合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并鼓励和引导教师队伍自觉向“双师型”转型.摈弃教师对体育教学即等于技术教学的单一认知,将肢体运动升华为体育文化,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让体育专业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不再泾渭分明,而是相得益彰,从主导操作层面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此外,可以将“双师”的理念融入到整个专业培养模式中,对体育专业的学生也提出“双师”要求.即体育专业学生在大学毕业时,既要掌握必要的、特定的、经过专业认证的实践应用操作技术,又要具备扎实的、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人文知识储备.通过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逐步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层次.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育“双师型”的体育专业学生去担当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体育教练员,让这些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兼备的毕业生去改变社会过往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刻板认知的同时,让人文教育的火种点亮体育的每一片沃土.
产教融合的概念虽然也发端于职教领域,但同样对整个大学教育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12]中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中不难看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与技术技能的并重和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强调.
体育专业大学生长期忽略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源因素往往与他们学习阶段无法全面把握当前社会需求实况相关.出色的专业技术当然是体育专业大学生求职的必要条件,但是新形势下,全社会对于体育的本质属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13].如果说体育专业大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取得“产品”以谋求职业发展的话,这个产品应该是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因为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当前社会,不仅竞技体育受万众瞩目,学校体育地位也与日俱增,群众体育近年来更是蓬勃向上,社会成员对自我健康的关注和体育参与的投入超越以往任何时代,社会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可以肯定,社会需求的体育服务提供者必然是具有优良品德、高文化素养、扎实专业技术的全面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
“产教融合”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产、学、研并举的路径同样可以为体育专业教育提供有益启示.高校治学上,体育院校大学生培养要以综合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基准,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力量、革新考核方式、鼓励社会实践等举措全力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科研开发上,发挥高校应有的科研职能,把握现今体育产业发展的热潮,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引导并促动体育专业大学生科研意识的提高,让他们从中体会“人文是对科学思维的启示和开拓”[14]的涵义,引发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在产品输出上,高校应抓住体育产业经济勃兴的趋势,一方面积极谋求校企合作,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体育专业大学生可以与外界社会进行交流与互动,让他们在与社会的实际对话中感受到文化素养与专业知识融合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工作中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之一,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一条可持续的、具有实效性的工作路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因受到历史因素及自身学科特点的影响,长期以来不尽如人意,与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从专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应当以通识理念指导体育学科体系构建,让体育大学生在拥有强健身体的同时具备与之相称的文化素养.在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模式上引入“双师教学”概念,最大程度发挥师资优势,融文化素质教育于专业技术教育之中,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借鉴“产教融合”的理念,在高校治学、科研开发、产品输出等方面以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为导向,通过全方位的社会实践让体育专业大学生体会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