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1400)
班级制度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其作用与优势是显而易见。在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班级是极其重要的载体之一。班级是一个团体组织,除了作为教学基本单元组织以外,对于人的成长的功能与作用是非常有益的。在班级体中,各成员不管无时不刻不受到影响,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他们通过相互间的模仿、学习、监督,通过团队任务的分工与协作,通过人格的互相渗透。班级是大学生的成长土壤,可以说什么样的班级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高效的班级管理对大学生的培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扩招,精英式的教育已不复存在,大众式的教育成为常态。高职学生大多数是高考的失利者,或者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只要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即使不强也能够考取本科。多数高职学生基本上是学业水平处于底层的群体。综合考察高职学生,有下面的一些特点。第一,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同时行动上又具有相当的惰性;第二,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但学习积极性又不高;第三,他们渴望得到别人认同,但却不关注本应该关注的情况,把自己封闭起来;第四,他们思想上想独立但行为上却表现出诸多的不成熟与幼稚;第五,他们很想取得成绩但自我控制力极差。客观而言,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别,他们多数已经成年,心智也趋于成熟,只不过是时下的招生分流他们才来到专科学校。在高职学校,他们可能会有几种表现:第一种,积极学习,努力争取升本或者是在班上成为佼佼者,这种为数不多;第二种是随大流,该玩的玩,该耍的耍,成绩平平,拿到一个专科毕业证;第三种就是抱着破坛子破摔的思想,得过且过,此类虽然不多,但是如果引导不当,基本上是辍学、退学的对象。
高职学生班级管理模式主要有几种:第一,保姆式的管理,按照中小学管理模式,什么事情都由教师全部都包办代替。这种管理模式班主任教师非常累,学生也得不到锻炼,学生还会反感小瞧他们,毕竟他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保姆式的管理模式尽管已经不适合他们,但在高职院校依然存在。第二,放羊式管理。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多数认为他们已经成年,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基本上所有的事情交给班委去做,一个学期基本上与班级交流一次或者不超过两次。这种管理模式学生的太过于自由,看似民主实则一盘散沙。学生虽然已成年,极其想脱离成年人的教师管理,可客观上是又不能够完全脱离独立,如果引导不好他们有可能误入歧途。第三,授权与控权并行模式。这是一种相对折中的模式。通过班级管理当中的权限分级管理,该放的权要放,该控的权要控。在管理上做到收放自如,让学生有自我管理、自主成长的空间,也让教师有可以对他们进行监督和引导的余地。这是当下认为相对合理的一种管理模式。但在实际的执行中,对于授权与控权的比例把握较为关键,需要班主任(辅导员)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
(一)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规则
一个班的高职学生通常来自不同的地方,因为他们之前就读的学校,家庭的环境,以及成长经历的不完全相同。所以一些观念和想法上肯定是有差别的在。班级纪律制度的制定,首先需要保证民主,不是说班主任一个人规定了算,要让他们知参与进来,让他们知晓,同时让他们接受和认同,给他们将来遵守班级的规则,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规则和制度在将来的执行当中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班级的纪律规则制度要相对合理和具有可执行性,至于权限和职责的划分,要科学合理。
(二)松弛有度地执行班级规则
正所谓“不依规矩 不成方圆”,班集体作为大学管理单元,松弛有度地执行班级规则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必然路径。班级的制度不仅需要明确作为一名学生的义务,也需要明确作为一名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实现权利义务的对等,实现权责的对应,而不能只是约束学生的行为。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规范执行则是班级管理中制度的生命。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持续统一的执行。在班主任工作中,部分班主任常常会因对学生不忍心而未将制度执行彻底。长此以往,学生摸透了班主任的心思,没有将班级的规章制度放在心上,在以后学生随意违反规章制度埋下了隐患。
(三)搞好班级队伍建设
班级队伍不仅仅是指全体的学生,其重点和关键是班级的管理干部,也就是班委会的成员。新组建的大学班级,为班主任不要急于选出班委成员,可以指定临时负责人,负责人之间也可以用轮换制度。通常建议通过不小于一个半月的考察再选。因为一开始,有的学生很想来当班干,很想来担这份责任,但是他们的态度和他们的能力却表现不济,一旦先行确定班委,后面进行撤换将给班级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障碍。班委成员选出来以后,需要对他们进行培养、培训,在制度、执行能力、责任意识等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他们近距离多进行交流。让他们明确肩上的责任、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对他们的授权要明确,要有奖有罚,做的好的给与奖励做的不好的给予处罚。不管是奖励和处罚,度都要把握好,原则是让他们有成就感存在感,不打击工作的积极性。
(四)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
班主任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学生处、团委、资助、教务、财务、后勤等部门搞好协调,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而不是互相推诿扯皮。作为班主任也要站在学校全局的他层面,给学生做思想的工作,在学生当中肯定有抱怨,但是班主任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软硬件短板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不能够给他们火上浇油,也不能让他们的情绪升温发酵。
高效的班级管理是班级团队发展的保障,是学生知识思想丰富、职业能力提升、人格素养形成的保障。为了贯彻落实“职教二十条”立德树人的整体要求,作为职业教育的高职班主任,应该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做好学生发展的引路人,为职业教育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