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清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庄子在《庄子·外篇·知北游》中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伴随着国家发展、社会历史变迁,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行业产业更新升级,人们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阵之地,肩负这份责任和使命,加强美育建设、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成为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近些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出台美育建设方面的系列文件,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总体要求、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等内容。[1]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等8位教授回信,肯定他们长期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对继续做好美育工作提出更加切实的希望。在2019年6月,国务院出台最新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特别提到坚持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2],其内容也包括增强美育熏陶。而针对高校,在2019年4月,国家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内容涉及高校美育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主要举措和主要保障等重要指导意见。[3]
但长期以来,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因特定历史背景缘故,高校美育建设一直是相对薄弱的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比,我们更是显得过为单薄。正如有学者所说,在当前高校整个评估体系中,几乎不包含美育的成分,对美育现代性建设缺乏认识、美育工作缺乏统一规划。[4]甚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4月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五育当中,“弱于体美”仍是客观现实。例如,高校美育不受重视,美育功能及其地位认识不到位,美育课程教学不成体系,学生审美素养不足,甚至出现审美低俗、媚俗、艳俗等现象。
由此看出,高校美育建设刻不容缓。当前,弘扬中华民族美育精神,加强高校美育建设,不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陶冶高雅情趣,从而全面提升国民审美素养显得尤为关键。基于以上种种,本文拟从论述中华礼乐文化中蕴藏丰富的美学思想视角出发,切实把握礼乐文化在美育教学实践中暗含的逻辑和规律,并从中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实施的美育教学实践方法。
世间万物、宇宙无边,一花一草皆含“美”。人们一旦赋予其特定的含义,就能随之而感受到美的无形力量。既然“美”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特殊角色,本文就有必要对“美”相关的概念进行再解读和认识。
古今中外各界大家对于“美”是什么争论了几千年,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是个谜。《说文解字》中提到,“美,甘也。从羊,从大”,“美”可解释为头上带着高耸羽毛或类似头饰状的人。“美”字由“羊”和“大”组成,所谓“羊大为美”,其意义可延伸为美味。由此可看出,“美”在古代含有视觉美和味觉美的意义。
而在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孔子则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在孔子眼里,“美”是“文质彬彬”,外表风度翩翩、言行举止端庄优雅。可见,孔子眼里的“美”是外在与内在和谐统一的美。中国古代关于“美”的论述,又如“以和为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等,是何其丰富多样。同样在西方,涉及“美”的相关论述也不计其数。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发现,和谐的音乐由一定数的比例组成,提出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例,这个比例是被公认为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由此,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和谐就是美。可见,西方对“美”的认知是从“写实”走进“美”的大千世界。
而在艺术世界里,“美”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即之愈稀、味之无穷”。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认为,“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成果。”[5]所以,“美”,包罗万象、形态万千,但“美”都能令人心生愉悦。“美”是人对客观事物内心的美好反映,而这“美好反映”可以是令人积极向上、斗志昂扬、激情澎湃的,也可以是内心的喜悦、笃定、宁静、平和、理解、爱和包容。这“心生愉悦”的美,美得恰到好处,使人的内在与外在达到“和”的状态,让人舒服和谐。正如有学者指出,这符合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即是“和”,包括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的“和”,人和宇宙之间的“和”[6],讲究身心合一、万物和谐共生,“天地人和”“天人合一”等。
“美育”一词,最早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席勒认为,美育的意义在于恢复人性本身的完整和自由。在我国,起初并没有“美育”这一说法,更谈不上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伴随着国家历史发展、现代化进程而演变来的。古代先贤关于蕴含“美”的著述非常丰富而深厚,但专门论述“美”“美育”的专著或篇章却非常匮乏。“美育”概念的引进是因当时特定历史发展时期才出现的。在民国时期,以蔡元培等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怀着救国救民情怀,把西方系列美学教育理念引进中国。蔡元培在北大担任校长期间,提倡“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要重视美育、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理念。至此,美育研究才逐渐在中国慢慢发展演变。
随着学者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我国高校美育建设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对于“美育”的具体界定又是什么呢?黄高才在书中说到,“美育是以人对事物的审美判断与情感体验为基础,借助于各种事物之美对人进行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人格塑造的一种教育。”[7]在大众视野里,美育可能狭隘地被定义为美学,或者等同于艺术教育。但从美育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广义上的美育远远不止于艺术教育,而是以艺术教育为主,同时还涉及与“美”相关的各领域范畴,如书法、建筑、雕刻、手工艺、色彩、文学、哲学等。
既然“美”是人对客观事物内心的美好反应,令人身心愉悦,那么美育就应该是注重内外兼修的教育,培养学生不断发现内心美好事物反映感知、挖掘、引导、熏陶、内化和升华等的能力,而实现这些美好反映的内容,可以嵌入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绘画、建筑、雕塑、手工艺等。“美育”,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通过“美”落在“育”字上。同时,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还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美育的内容和形式。如在AI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工具方便又快捷实现美育的多元功能。
由前文可知,美育包含的元素非常广泛,不仅涵盖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在内的内容,还包括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文学、哲学等在内。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文化在其间蕴藏大量丰富的美学思想,对当今美育教学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早期,孔子就提出礼乐相亲、善美相成的儒家美学思想,礼乐文化和美之间暗含着深层次的关系,强调“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礼和乐的紧密结合,从整体上呈现出“和”的美感,所谓“和,故万物谐化”亦是如此。
关于礼乐相关的论述,在《礼记》中有着大量详实的记载。如“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等,皆凸显“礼”和“乐”之间的密切联系。为此,有知名学者提出,中华礼乐文化是与国家礼制/民间礼俗仪式相须固化为用的乐舞形态,最高礼制仪式用乐具有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性。[8]同时,礼乐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特色的内函,并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美学思想。基于此,笔者将根据礼乐文化的历史演变轨迹,进行深入剖析和阐述。
2.1.1 初步形成期
先王作乐和巫术礼乐活动时期。在上古时期,关于先王作乐的传说有文献记载道,“伏羲作琴,伏羲作瑟。神农作琴,神农作瑟。女娲作笙、簧……”,从中可看出先王之乐其实就是“礼”,形式即为“乐”,乐的形式就是礼的仪式规范,乐的内容就是尊卑贵贱等级观念和仁孝亲敬的伦理观念,所以礼乐同源,是不分开的。[9]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远古图腾时代,人们为力求生存,对大自然的盲目神秘崇拜,巫术求神活动成为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远古图腾歌舞作为巫术礼仪,古代把礼乐同列并举,而且直接把它们和政治兴衰联结,也反映原始歌舞(乐)和巫术礼仪(礼)在远古是合而为一的东西。[10]这种礼和乐结合的仪式,便是起初产生礼乐文化的萌芽。这一期间,礼乐文化中的巫术活动、远古图腾以及服饰图案元素等,皆体现出美的萌芽和雏形。
2.1.2 制度确立期
周公“制礼作乐”治国时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中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由此,礼乐文化政治色彩不断加强,并逐步被统治阶级利用。礼乐文化一度成为国家政治制度,对人们实行教化,所谓周公“制礼作乐”“礼乐治国”即是如此。礼乐文化演变为上层社会统治人民的工具,同时还作为社会道德规范束缚人们的言行举止。这一时期,礼乐文化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超越远古时期的“求神祭拜”。正如记载中论道,“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11]在这一时期,礼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规范,其仪式和特定配乐体现出国家政治制度庄重、严谨和规范的美学思想。
2.1.3 演变发展期
宫廷礼乐伦理学说时期。随着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瓦解,到了春秋战国末期,“礼崩乐坏”时期最终到来。东周时期,礼乐文化开始演变发展为宫廷礼乐。同时,随着礼乐文化后期演变发展,逐步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礼乐文化,提倡以“礼之用,和为贵”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思想。孔子时期的礼乐文化及其总结的思想汇集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12]正体现礼和乐的社会功能,礼强调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彬彬有礼,乐则使人们之间情感上交融,达成和谐关系。儒家所谓的礼乐文明,就是以礼建立秩序,以乐缓解秩序的压抑,最后达到行礼如仪又其乐融融的和谐状态。[13]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礼乐文化强调社会伦理关系、为人处世态度,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以和为美”。
2.1.4 丰富完善期
后世民俗礼乐文化时期。作为后世民俗文化的民间礼乐,是从下层人民慢慢开始普及发展而来的。这种“礼乐文化”因在下层自然发起社会活动,而不在官方礼乐文化制度范畴之内,本质上属于民间习俗礼乐。[14]后世民俗礼乐文化作为纯礼乐文化,所谓“礼乐同源”,礼乐相成,礼乐相济,礼和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至今,随着人们认知水平不断提升,礼和乐由此分开。“礼”,在当今时代更多地被理解为礼仪,包含仪容仪表仪态礼貌礼节等内容,是把发自内心的尊重通过特定的仪式表现出来。而“乐”则更多地理解为音乐、歌曲、愉悦心情等涉及艺术领域的内容,或者涵盖情绪教育在内的情感体验和熏陶培养等。可以看出,“礼”和“乐”两者之间既有交集的部分,又在各自领域里有独特的界定和内涵。虽然时代在变化,礼和乐分开了,但二者还是有密切联系,礼是审美化了的乐,乐是仪式化了的礼。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礼乐文化一直在发展完善中,并蕴含着现代化的美学思想,如礼仪中的仪容仪表之美、言行举止之美,“乐”中令人心生愉悦的美感,心灵体验之美等。
通过以上可发现,中华礼乐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思想,其间也蕴含着多元的美学思想。在现代人看来,礼乐文化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呈现的内容或许会有迂腐、落后、守旧等情绪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内涵也伴随着新时代变化在演进。如礼和乐的结合,礼乐并重,礼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外在与内在的统一、由表及里、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等。
由上可知,礼乐文化核心思想和美育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同时内容上也有交集的部分,都涵盖与“美”相关的元素,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雕刻、建筑等等。而美育更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同时也涉及礼乐文化中的大部分元素。正如在古代,乐、诗、舞是三位一体的,“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15]
此外,礼乐文化和美育都集中体现“和”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礼”和“乐”常常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并呈现出和谐的画面。“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更是体现出礼乐文化的核心思想。而在美育中,也讲究“和”的思想,如“乐以政和”“和五声,平其心,成其政也”“政向乐,乐从和,和从平”等等。
笔者还认为,礼乐文化和美育两者都符合人性发展规律。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同时讲究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外在与内在的统一、身与心的和谐统一,讲究“天地人和”等。正如《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道,“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
以上种种说明,礼中有乐,乐中有礼。美从礼乐中来,礼乐凸显美,礼乐与美育相得益彰。“礼”的仪式感,“乐”的情感共鸣,“礼”配合相应的“乐”,从整体上呈现出和谐的美感。正如《礼记·礼器》中所言,“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
由前文可知,中华礼乐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美学思想。因此,礼乐文化如何嵌入美育教学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孔子认为,“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礼”,较为注重由外而内的教育和训练。“乐”,则相对强调由内而外的情感教育,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培养。乐是培养人的内在情感,使人达到自律。乐,不仅仅是音乐,“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16]只有能使人乐者才算作乐。所以说,当人们内心自觉建立起有序的礼仪,并自愿接受美育的熏陶时,举手投足间的分寸感便会油然而生。
基于此,笔者在所担任的《形象美学与礼仪》课程教学中,努力把中华礼乐文化中的美育思想和理念尽可能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在中华礼乐文化思想影响下,根据美育教学独有的特性,以及在《形象美学与礼仪》课程教学中的感悟和体会,笔者提炼出“三阶育人”美育的教学理念。
在本文中,“三阶育人”是指结合美育学科特点,课程教学试图从视觉管理、社交管理和心灵层级管理等方面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其具体内容包括人的外貌修饰、服饰得体着装,个人形体矫正及训练,语言沟通与表达,各类社交场合礼仪逐步过渡到人的思维、情感、思想的内心表达,心灵感悟,品味提升和心性修为等。“三阶育人”美育是一个由外而内、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
在《形象美学与礼仪》课程教学中,内容主要划分为“三阶”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3.2.1 “一阶”,即视觉管理
这一阶段内容主要针对学生们的仪容仪表、外表修饰等进行教学,如涉及大学生外在形象管理、日常基本妆容和发型修饰、人体色彩学基本原理及服饰色彩基本搭配、场合得体着装、大学生个性化形象与风格定位等内容。同时,为提升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内化教学知识点,课堂采用大量和教学主题相关的道具,如色彩学中的色布、色卡、24色相环工具、PCCS色调图、彩色绘画工具等。此外,笔者还将其理念应用到礼乐教学中,如在传授学生礼仪歌曲“乐”的同时,还配合相应的“礼”仪操进行训练学习,从而实现“礼从乐中来”。在教学中,通过简单的音乐节律、肢体语言互动,让学生深入感受到礼乐文化中的和谐美。
3.2.2 “二阶”,即社交管理
该阶段主要内容涉及学生各类场合礼仪,如何让个体言行举止变得端庄得体。如商务礼仪、政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等,懂得“礼”和“乐”之间的统一,让学生发自内心学会自尊自爱,在“礼乐”美育的熏陶下,把握举手投足间的分寸感和社交风度。该部分主要内容包含场合仪态训练、常见错误体态及形体训练、脸部表情管理、肢体语言表达、日常基本礼仪以及如何应对各类社交场合等。同时,在教学中嵌入礼乐文化美学理念,如在《弟子规》内容教学时,让学生从基本熟读、朗诵到《弟子规》歌曲吟唱,在“乐”的国学经典传唱中学会“礼”,让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2.3 “三阶”,即心灵层级管理
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会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正如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云“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让学生学会寻找生命的意义,做最真实的自己,最终找到自由灵魂的“美”。我们从无边世界回到万物,回到自己,回到我们的“宇”。所谓“天地入吾庐”,就是说中国人不是向无边空间作无限制的追求,而是“留得无边在”,低徊之,玩味之,点化成了音乐。[17]因此,该阶段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品味层级、气质提升、内心修养等内容进行教学,如诗歌朗诵、经典电影片段鉴赏、花道品鉴、经典名著师生共读、中外经典文学品读、世界著名经典音乐片段节选、国学经典礼乐文化传唱、礼仪手语操等。
综上,中华礼乐文化在美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三阶育人”美育教学理念是一个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由人的外在逐步过渡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而塑造人格、陶冶性情、培养情感,最终从整体上呈现出“和谐的美”。
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美”的美育思想对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礼乐文化中的“和谐美”,令人心生愉悦,内外和谐共生,让学生领悟内外兼修的重要性,并发自内心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渲染,通过“三阶育人”美育教学实践,不断增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品鉴美和内化美的能力。而这一系列的美育教学实践,又进一步为高校美育建设持续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