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贝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构建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尤其是作为先行示范区内的高职院校,更应率先探索、先行示范。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贯通职前和职后教育,探索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并举的人才培养有效途径与创新模式。然而,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大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当前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
本文通过出访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实地走访相关企业与职业院校,了解“双元制”的运行模式与实际内涵,以提出构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一些思考。
德国和瑞士以学校和企业为主的“双元制”或“三元制”教学模式,促进了产业和教育的高度融合,形成了政府、行会、企业、学校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有效机制,其产生背景如下:
(1)在法律保障体系上,两国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政府各项政策,为其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刚性基石,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2)在社会共识上,两国的各类教育及其出路都体现了受教育的普遍性与公平性,职业教育只是分工不同,不是阶层差别,全社会拥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在职教文化上,两国秉持洪堡理念,明确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拥有谋生的技能,如瑞士新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和实践家佩斯塔洛齐的教育理念就是彻底改善普罗大众的教育状况,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4)在产业支撑上,德国、瑞士职业教育培训大部分不是由国家机构来牵头开展,而是由企业来主导,企业在学员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介入程度非常高。
(5)在职业教育认可度上,国民对职业教育认可度高,80%的学生初中后进入职业教育体系,考取名牌大学并非是所有中学生及其家长的主要目标。
(6)国情不同,两个国家都是人口少,重视人才培养,属于精英化教育。如德国诺德林根技术学院每个班级不超过25人,上实践课时还要拆分成2个班;瑞士GF职业培训学院一届4个专业,共招15名学徒,教学过程强调“会”、重在“精”、其次是“懂”。
职业教育所依托的产业是世界一流的,专业标准与教学内容与产业随动,也应是一流的。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不仅以区域为参照,更应该以全球为参照,其专业标准和教学内容应当是国际公认且与产业俱进的。相关专业应当在全球性的产业行业中展开竞争,取得重要影响,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德国、瑞士等国的职业教育对产业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一流的,每年新增社会劳动力80%是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劳动力技能结构必须随着技术进步而变化,职业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德国的“双元制”、瑞士的“三元制”是成功的职教模式,也是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模式。学员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业学校以专业理论知识来辅导以深化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成为普通教育的有益延伸与补充。职业教育的功能均与行业和任职资格直接关联,侧重于教给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德国与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学生毕业获得文凭后,绝大部分选择直接就业,而希望继续学习的可以继续申请获得大学入学资格,不仅职业教育经历计入大学学分,而且毕业后在欧洲框架体系内求职更具竞争力与优势。
无论德国还是瑞士,无论企业还是学校,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创新是一流的。以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既是技术创新产业化和价值实现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和推动渐进性创新的重要手段。教师和学生的实训作品有的可以直接转化为企业产品。
在教学安排中,德国与瑞士等国的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例大,实践教学计划完善,教学任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践教学环节师生比合理,实践教学设备与学生比例合理,实践教学环境的情景模拟真实。
虽然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在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但不可避免地与其国家制度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学习借鉴其优点的同时,探索和研究其内在的不足,也将为我们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教体系提供借鉴。
对企业的依赖,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的规约性和被动性。德国和瑞士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中,企业强学校弱,前者承担了职业教育70%以上的工作,掌握学生评价考核体系的主动权,而后者对企业的依赖度过高,导致了企业只重视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这一元上。
在德国、瑞士的职业学校中,由于在校生数量少,政府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大,校内实训场地数量少、空间小,设备设施也存在量的缺乏、质的不足等;实训教材有时也不能及时更新;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要求低,教师基本不从事科研,从而导致学生在学校接触的未必都是最前沿的课程和实践。
德国和瑞士职业教育存在墨守成规、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如部分职业教育的培训条例适用范围仅限于地方,而非全国。因此,不管是校内学习,还是企业实践,侧重于内向型,开放性不够,这些均不利于教学和学习视野拓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更大胆、更创新地去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努力探索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创新模式,以积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教体系。
借鉴德国“双元制”和瑞士“三元制”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探索与创新和国内职业教育现状相适应、相促进的校企合作模式。如通过与企业联盟,向企业要订单;与行业联合,向行业要标准;与政府联结,向政府要支持;形成政校行企的四元制模式。再比如,国内企业培训体系不如德国和瑞士完备,可以尝试强化学校作用、减少对企业依赖的1.5元制模式。以校内的实训基地部分取代企业实训,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以推动复合型师资培养、加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来提升教学质量;以加强专业课程设置、掌握更新的教学资源,实现专业课程与社会发展的接轨。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突出短板就是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够吻合,不及德国、瑞士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强,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出现专业不对口、就业难等问题。因此,推进产教融合,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能有效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可采用“订单式合作模式”“模块型委托培养模式”“校企互动模式”等,依据企业个性化需求,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模块乃至教学计划、实训标准、职业规范等。校企共享新技术、新信息、新工艺、新方法,企业以院校为员工技能培养基地,实现定向培养;院校通过企业紧跟行业发展,持续更新教学资源。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第一生产力。德国和瑞士职业教育之所以成功,离不开他们职业操守与职业水平双佳的教师团队。要适应现代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发展,教师要提升“四力”,即对新技术的跟踪、把握能力,能根据行业发展方向、岗位技能需求和专业相关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特点,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剔旧,提高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除了教学能力,应当具备与其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能同时具备专业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能力,推动教师、学生实训作品产品化;资源整合能力,能多方借力政校行企,合力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加快推动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
在国际上,提及工匠精神,立刻会联想到德国制造,其专注、坚持、精准、务实的工匠精神使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历经风雨后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品牌魅力。不仅德国,在瑞士、意大利、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建立起了完善的工匠制度。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工匠行业的职业标准,在职业教育领域,无论领导干部、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应强化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第一个层级是哲理上的强化,是一种内在的认知转化,以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为精神追求。第二个层级是职业态度的强化。人们不应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应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成果负责的态度。第三个层级是技术技能的积累。一人一技、一技一生,一朝开始、永不止步,穷尽毕生对专业技术技能细心雕琢与积累,直至走到极致。职业教育尤需注重培育工匠精神,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营造工匠精神的氛围,让学生获得工具性知识和技能之外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有助于强化目标的方向性、增加目标的可行性、明确目标的层次性,有力促进目标的达成。我们应当重塑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全方位质量保证体系,各项工作有标准有规范。在此基础上,参考教育质量目标的现阶段完成情况、行业发展、社会变化等影响因素,对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更新。此外,建立起质量标准动态提升制度,将质量标准的更新调整规范化、体系化。从现代职教质量1.0开始,慢慢发展到2.0、3.0版……使我国的职教质量标准体系始终能满足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始终能引领职业教育变革的方向,始终能推动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取得成功,但是每个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和社会观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不能简单照搬,而要结合国情、区域的经济结构与发展,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办学模式,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