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探析

2020-02-25 07:31陈红萍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黄道闽北革命

陈红萍

(上饶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上饶334001)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1]今年是黄道同志诞辰120周年,“黄道同志的一生,是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2]215,研究黄道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能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讲政治,对党忠诚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黄道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生动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谱写了忠诚的壮歌。

(一)忠诚于党的理想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走共产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出路”[3]35-36,这是黄道在实践中领悟到的真理和确立的信念,他为此奋斗了一生。

少年时代的黄道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平等意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状极为不满。为此,他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寻求强国富民真理。黄道是在新文化运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经过五四运动洗礼,他更加为国家民族前途担忧,并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职责使命,立志要改造黑暗的旧社会。1919年冬,黄道与袁玉冰等发起和组织了江西省最早的进步团体——鄱阳湖社,并于1921年元旦正式成立江西改造社,改造社的宗旨是要改造社会,要变黑暗的旧江西为光明的新江西。黄道抱着改造社会的信念到北京求学,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引导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中,逐渐明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1923年,黄道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一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先锋战士。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在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中,无论是在革命潮流高涨的顺境中,还是在革命处于低潮的逆境下,在近二十年的革命历程中,黄道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始终不渝地为党的理想、为革命事业奋斗不已。弋横起义后,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步步进逼,在有人怀疑根据地革命斗争能否继续坚持下去,提出 “把枪支埋起来,放弃阵地,分散隐蔽”[3]75、“带枪冲出敌人包围圈,把敌人引到根据地以外”[3]75等主张时,黄道坚决支持方志敏提出的留在根据地,坚持开展武装斗争的正确主张。在闽北游击战争最艰苦的时期,面对敌人的严密封锁,在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叛变投敌的严峻形势下,黄道及时召开闽北分区委会议,并做了《反叛徒,提高革命信心,坚持革命斗争》的长篇讲话,教育大家要辩证看待李德胜叛变问题,鼓励战士们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革命斗争,坚信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正是由于他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各种阻力,矢志不移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我自从与你别离以后,是在照旧地抱着我原来的志愿去干,这大概你也知道一些。在这十年中,我经过人所未经过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尝过人所未尝过的咸酸苦辣的味道,但这对于我却是滋滋有味的生活……可是现在我已经不是小孩子而快要成为老人了。现在不但是仍然谈政治,而且又干了十年政治运动,还能稍为谈谈军事。”[2]50这是他在1937年11月1日致友人徐先兆信中所写的话,字里行间蕴涵着他坚定的政治理想。

(二)忠诚于党的组织

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4]每位党员都必须忠诚于党的组织,任何时候都要想到自己是党组织中的一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始终与党同心同德。

黄道信仰党服从党,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他在《反对把党不看重的分子》一文中提出:“一个人既加入共产党做党员,就应该认定自己是党的一分子,党的生命就是自己的生命,离开了党就是没有个人的生命,也就没有个人的利益。只有为党工作,为党的主义牺牲个人,绝不能为个人的利益而牺牲党的工作。一个共产党员只有信仰党服从党,任何东西都不能动摇他的党的观念”[2]35,他呼吁:“凡是把党不看重的分子,要他赶快滚出党去!”[2]36

黄道能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去留,摆正个人在组织中的位置,听党指挥,服从组织安排。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王明 “左”倾教条主义开始取得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为贯彻执行六届四中全会决议,中央先后派万永诚、倪宝树和曾洪易、聂洪钧等来到赣东北。曾洪易以中央全权代表的名义在赣东北全面推行王明 “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黄道因此被排挤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要领导岗位,调任闽北分区委书记。即使受到 “左”倾错误路线的打击排挤,他仍然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组织安排,毅然到闽北上任,为党的事业忘我工作,英勇奋斗,并且以出众的才能和出色的工作很快打开了新局面,仅用一年半时间就使闽北苏区转入全盛时期。

黄道在感情上信赖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坚决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战略。1935 年2月末,闽北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叛变投敌,为冲出敌人的包围圈,闽北分区委只能丢弃笨重的无线电台,因此失去了与党中央、中央分局的联系。黄道为此痛苦万分,尽管此后明知电报密码本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但他仍然珍藏在自己的公文包里。同党中央完全失去联系后,就从缴获的敌人报纸、书刊的字里行间揣测中央的意图。找不到中央分局,就直接找党中央。1936年8月1日,闽赣省委派省委委员吴华友去上海,设法通过白区的关系与中央取得联系,辗转千里寻找党中央。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得到党中央对南方游击队联合国民党一致抗日的具体指示,1937年9月24日黄道、曾镜冰特致信叶剑英,表明急切想得到中央指示,并要求叶剑英能亲自来一次,以便能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专心抗日工作。1937年9月20日,黄道等人致函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提出:“我们领袖朱德、彭德怀等同志既率部抗日最前线工作,一切问题更容易解决,我们要求允许我们向朱、彭等同志通信,请求他们指示,他们一切指示我们均当服从。”[2]40这些都表明黄道与党同心同德,对党绝对忠诚。

二、讲正气,个人干净

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对党忠诚,就要讲正气,守住干净底线,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统一,始终做到大公无私、廉洁自律。

(一)牢记宗旨,为民谋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黄道看来,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他说:“我们是为着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利益来斗争,个人利益应包括在阶级利益里面,如果为着阶级利益不能不牺牲个人利益时,就应该牺牲个人利益,只有这样,革命才能得到胜利,整个阶级才能得到利益”[2]31。

黄道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工作重心。“我们革命,是我们自己要为劳苦群众谋利益,不是为了几块钱生活费”[2]32,为劳苦群众谋利益,就要通过革命建立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权。他说:“工人同穷苦的农民,是世界上第一苦的穷人,要想不苦,就要革命!”[2]71他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信 “工农团结起来,实行阶级斗争,只有阶级斗争,才能解放穷苦工农兵”[2]73,将武装斗争与建立政权相结合,发动群众深入开展苏维埃运动,建立代表工农群众利益的红色政权。1927 年3 月4 日,他指挥横峰的姚家垅、楼底蓝家等村千余农民攻打横峰县城,当天就召开了县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横峰县农民协会,由此开始了创建苏维埃政权的历程。1931年7月调任闽北当月,他就主持召开了闽北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了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了代表闽北人民根本利益的工农政权。

为了苏维埃和革命事业,黄道潜心研究,注重实践,全身心地投入苏维埃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在赣东北还是在闽北,无论是协助方志敏主政还是独当一面开展工作,他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群众生活的改善,坚持为民谋利。“苏维埃政府是工农兵劳苦群众的政府,是替工农劳苦群众谋利益的。”[3]102为解决农民的土地和债务问题,时任中共弋阳区委书记的黄道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领导建立了弋阳九区苏维埃政权,制定和实施《土地分配法》和《平债法》,“率领农民革命团没收地主土地,以村为单位,实行按人口平均分配;废除地主高利贷者的债权,保护农民群众之间互通有无的正常借贷”[3]72。在部署苏维埃政府工作计划中,他 “要求苏维埃工作应面向群众,注意群众生活的改善,应与忽视群众,不管群众问题的错误倾向作斗争”[3]159。

(二)大公无私,革命第一

在对待公与私、革命与亲情问题上,黄道泾渭分明、毫不含糊。他说:“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领导者,应该比群众更刻苦耐劳。凡是不顾革命,只顾个人利益,只顾个人自由的,就不配做共产党员”[2]31。黄道是一位清正廉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牺牲后留下的遗物,仅有一支钢笔、一个烟斗、一包烟丝、几本马列著作和几件褪色的军衣。

黄道大公无私,为了党和革命事业,可以牺牲个人和家庭的一切。黄道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面对父亲的指责与不理解,他说:“为了拯民众于水火,救国家于危亡,许多人不惜身家性命,就说3月18 日这天吧,几十个青年惨死在卖国贼的枪口下,他们是‘不求上进’吗? 不! 他们是为拯救国家和民众而献身啊! 比比他们的牺牲,我们这一纸文凭又算得了什么……”[3]53

南昌起义后部队南下广东,江西省委书记刘九峰征求黄道意见,是随军南下还是回乡举行暴动,并说:“你回家搞暴动,安全可不保险啊!”[3]65黄道的回答是:“共产党不是保险公司,我也没交保险费。”[3]65就这样,他秘密潜回赣东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准备武装暴动。当革命需要前往贵溪开辟新区时,他同样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到贵溪后,他领导建立党组织,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发展革命武装,开辟了贵余万新根据地。

黄道自参加革命以来,一直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但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与大家同甘共苦,从不搞特殊。方志纯在《怀念黄道同志》一文中写道:“他个头大,身体胖,爬山很困难,但每逢行军打仗,他总是要和部队一起行动,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3]104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逼他屈服,敌人以伤害他的亲人相威胁,杀害他的父亲,把他的母亲、妻儿抓捕入狱,等等。但在革命与亲情问题上,黄道始终坚持革命第一,坚守着牺牲自我、一切为党的革命精神。在闽北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敌人曾抓来他的母亲和妹妹,进行肆意威胁,但他没有因此而有丝毫妥协,反复思考的是如何坚持游击战争,如何打破敌人对闽北游击队的封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闽赣省委在没有收到党中央《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的情况下,黄道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根据当地实际开展谈判斗争和各方面工作,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洲谈判前,在研究谈判代表时,黄道提议自己只有17岁的儿子黄知真做谈判代表。在对国民党当局意图还不明确的情况下,让黄知真去谈判必定是有风险的,当有人提出换别人去时,黄道依然坚持让自己的儿子去。为了革命,黄道不惧风险,一身正气,展现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廉洁自律的崇高品格。

三、讲责任,敢于担当

担当是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指出:“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5]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革命先烈为此奉献了一切,谱写了一曲曲铁肩担道义的历史颂歌。黄道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恪尽职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担当意味着 “在其位、谋其政”地履职尽责。黄道具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忠诚于党的事业,把党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尽心竭力做好党的工作。当遭到敌人陷害一息尚存时,仍不忘嘱咐亲人和战友要 “革命到底,抗战到底”,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革命失败后,他英勇地参加了南昌起义,为武装起义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后奉党的指示,秘密潜回赣东北,与方志敏、邵式平等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弋横起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黄道知识丰富,理论水平高。在赣东北,他和方志敏、邵式平等一道创造性地制定了苏区的各项政策法令,尽力推动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共同创造了“苏维埃模范省”。1931年,黄道曾代理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为了便于惩治根据地内的刑事罪犯,只用约两个月时间就起草和颁布了一部内容完整、富有创造性的法律文献——《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暂行刑律》,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早了近三年。

在闽北,他独立领导闽北革命根据地。担任闽北分区委书记后,在苏维埃政权建设、党的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特别是在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在与党中央长期失去联系、敌人长年 “包剿”、物资极其匮乏的险恶环境下,实行灵活的政策,独立支撑,坚持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正如陈毅所讲 “在三年游击战争环境中,黄道同志尽了他毕生的绝大努力,也发挥了无比的革命天才。”①转引自:陈群哲、陈荣华、刘勉玉,等:《黄道传》,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266页。敌人在军事上实行 “分区清剿”,政治上推行 “移民并村”和 “保甲制度”,经济上严密封锁,禁止粮食和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上山。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他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领导大家想方设法加以破解,找到应对办法,形成了 “坚持山地,依靠群众,分散为主,时分时合,昼伏夜动,机动灵活,保存自己,打击敌人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学会了一套能打、能攻、能躲的本领,克服了三年游击战争初期所遇到的严重困难”[3]215,不仅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还以老区为依托,主动挺进敌后,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制定新区斗争的战术原则和斗争策略,取得闽北游击战争的主动权,完成了保持革命阵地、保持革命武装、保持革命组织的艰巨任务。

在时局的转换中,在历史大转折的关口,黄道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局变化和中共中央决策,创造性地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时局中抓住时机,在危机中求得发展,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创立新四军作出了重要贡献。1937年1月,他从一张包盐的废报纸(上海《新闻报》)上看到西安事变的消息,后又从一本生活书店出版的《生活日记》中的 “每月例话”中了解到1935年曾发生过一二·九运动,就敏锐地意识到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他以敢于担当负责的精神,果断主持召开闽赣省委会议。1937年2月7日,闽赣省委作出了《关于开展抗日反帝斗争的决议》,开始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闽北国共武装斗争形势渐趋缓和的情况下,他又积极主动与闽赣国民党当局接洽,成功地领导闽赣游击区较早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达成联合抗日、红军游击队改为抗日义勇军等协定。1938年2月,闽赣边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有力地推动了南方游击区的和平改编进程。

抗日战争时期,黄道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委员、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中共东南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等职。他协助政府进行抗战动员,调停抗战内部党派关系,参加保卫大江西工作,为抗日救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二)敢于坚持真理,抵制错误路线

方志纯曾这样评价黄道:“在创建赣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无论是顺利的时候还是困难的时候,无论是和同志们共同奋斗的时候,还是他自己孤身奋战的时候,他都坚定地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支持方志敏,反对和排除了‘左’的、右的路线和思想的破坏、干扰,特别是在方胜峰会议上,他和方志敏、邵式平一道,批判了右倾逃跑主义思想,坚持开展武装斗争。”[3]76

黄道具有高度的原则性,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动真碰硬,抵制错误路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连续出现了以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为代表的三次 “左”倾错误,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也给赣东北的党带来重大影响。面对李立三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黄道尽力做到既服从组织,又坚持原则。1930年9月在万年富林召开的赣东北特委扩大会议上,黄道 “坚决支持方志敏的正确意见,不同意攻打九江,不同意丢弃根据地去配合夺取全国革命高潮的做法”[3]88,他据理力争,坚持要留部分武装,坚持根据地斗争。正是在方志敏、黄道等人的有力抵制下,才使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在苏维埃政策、土地政策、政府工作等方面,没有改变。红军也未冒险越湖作战,还及时回师根据地,避免了严重损失。”[3]90

黄道在闽北工作期间,正是王明 “左”倾教条主义盛行时期,他不仅本人多次受到错误批评,在组织上被排挤出赣东北特区党政机关,而且在执行各项政策中受到重重阻力。但黄道不惧重压,在土地政策、工商业政策、发展苏区与红军等方面对 “左”倾错误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1935年初,在敌人重兵压向闽北苏区,苏区岌岌可危之时,是及时转入游击战,还是坚持 “不失苏区一寸土地”的方针,“以红色堡垒对白色堡垒”? 黄道主持召开大安会议,会上,他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实际情况出发,摆事实,讲道理,驳斥李德胜的错误观点。最终,分区委否决了李德胜的错误主张,作出了 “主动撤离大安,保存有生力量,依靠武夷山区,坚持游击战争,积极牵制敌人,配合中央红军”[3]189的决策,从而使革命力量得以保存。

为抵制肃反扩大化错误,黄道一方面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对肃反工作进行深入剖析,提出 “肃反工作绝不是乱撞乱碰可以做好的,最主要是阶级立场”[2]37,强调在认清肃反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他说:“我们对于豪绅地主残余,资本家富农等阶级异己分子的活动,便应该采取严厉的手段来制裁……可是我们对于中农贫农等分子就不能这样,主要的是应该用教育说服的精神使他们觉悟,因为他们本来不是反革命阶级,他们所以会参加反革命组织,是因为受了反革命派的欺骗或压迫,因此我们便不能把他们和富农等分子一样看待。”[2]38另一方面,对肃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警告那些同志要慎重考虑,慎重处理”[3]165。在自己的正确意见被否决,按照组织原则不得不违心地执行错误决定时,他也想方设法减少因错误路线而带来的损失。为尽量减少革命力量的损失,黄道顶着巨大压力,用他的威望千方百计地保护革命的好同志,彰显出共产党人敢于担当负责的崇高品格。

学习弘扬黄道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品格,就要深刻把握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心有所信,行有所向,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职责使命,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黄道闽北革命
黄道培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追肥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峥嵘岁月里的闽北红军医院
黄道经纬仪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