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程学院 纪委,辽宁 沈阳 110136)
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制约权力的保障,只有构建科学完善的权力监督机制,发挥监督的效能和约束力,才能保证权力依法依规、有序规范运行,才能防止权力被滥用,才能将腐败现象扼杀在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党中央把强化监督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严治党从监督抓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从监督举措、监督机制等方面深化完善监督工作,强化权力制约。中纪委十九届二次全会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三个方面明确强化监督的重点内容,并从强化日常监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方面明确了加强监督的具体方式,突出了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的工作重点,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管党,强化监督的决心和力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惩戒防范和保障机制的新常态,就必须强化监督,必须构建科学规范和实效管用的监督机制,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程序和步骤上,都有相应监督制约制度、规范的工作程序,并发挥实效监控作用,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近年来,高校在党风廉政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在权力监督管理的手段和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监督制约的执行效力没有体现出来,存在对权力运行中监督缺失、缺位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督程序不够规范,监督过程主体作用没有显现、制度衔接不够等因素。
在监督工作运行过程中,工作机制和体制还存在衔接不够、推进落实不到位,甚至有缺失的现象。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在相互推进上,不够协调和规范,没能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组织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并行落实和工作要求上还不够完善。履行好监督责任,主体责任是前提。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保障监督责任的权威性、实效性和制约性。目前多层面和各种形式的监督效应尚未显现出来,上级对下级监督不到位、同级监督乏力、党内监督不足及群众监督的缺失等因素,导致监督作用不够。
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形成监督合力。目前,高校有关监督工作的相关制度很多,但一些制度没有很好发挥约束人、规范人的效应,在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上作用发挥不大,使监督没有聚焦和有效发挥作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组织体系建设上还尚未完全形成纪检监察、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资产处、科技处等多个职能部门,在政治监督、职能监督、专项监督、业务监督中的相互配合及协同和合力监督。
基层党组织在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上,还存在“不会管、不敢管、不主动管”的现象。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监督职能的作用发挥上,还存在以下“三不”的现象。一是“不会管”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基层党组织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的意识不强,不会运用党建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会运用,特别是“第一种形态”落实不够到位,在抓早、抓小防患未然的问题上,工作力度不够。二是“不主动管”的现象依然存在。满足于上边布置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上级要求抓什么就抓什么,主动思考不够,创新工作方式和途径的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监督制度还不够健全,对监督过程和监督程序工作要求不高,监督约束力和执行力匮乏薄弱,基层党组织监督的“探头”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三是“不敢管”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党组织根植于基层党员和教工,最了解身边党员和教工的情况,但由于基层党内民主生活不完善,不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怕影响同事关系,不敢开展斗争,对普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有效的管理不够细致、规范和完善,致使相互之间的监督不到位。
高校各级党组织应按照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及其他规定,通过顶层设计和多方工作实践的效果,从完善组织体系建设角度,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明晰工作思路,在组织构架、监督主体的权责上下功夫,深入调查研究和开展工作实践,构建结构更加合理、配置更加科学、权责更加清晰、运行更加高效的监督组织体系。同时,要强化效能监察,通过效能监察,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监督的效力效能进行评价。在组织体系的建设中不能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要从系统、全面的角度,规范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不出现盲区、盲点的问题,通过整体设计规划,不断完善具体运行程序,强化执行力和工作效果,提高监督工作效能。因此,必须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和特点,针对腐败现象容易滋生的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探索监督的有效形式,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监督配套制度,采取评价反馈的工作措施,使组织体系内的职能监督、专项监督、业务监督等多项监督发挥闭环监控的作用,形成监督的有效链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在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建设中,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可见,制度建设构成了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桥梁枢纽,并由此不断推进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首先,要针对权力与利益紧密相连的关键点,建立健全人、财、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的环节制度建设。在制度体系的设计以及建设上,要坚持从分散监督管理到多方组织协调,从单一保障到多重保障,从空泛模糊到具体明晰原则,切实达到科学规范、环环相扣、公开透明,每一个步骤都有明晰规范的运行程序。其次,从限制和规范权力行使的手段、方式、范围、程序等具体内容上,延伸和拓展监督制度的内容、层次和方式方法。建立和推行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警示谈话和廉政承诺等廉政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廉政教育制度及离任审计制度,使教育和监督紧密结合,并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再次,要将学习制度、工作制度、汇报制度、考核制度、追责制度等一系制度融合在一起,形成对监督对象的教育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工作保障,在强有力的制度环境保障下,用严格的监督制度来规范监督对象的行为,使每个单位、每个组织、每个人都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并贯彻落实完成。
制度的贯彻落实,取决于工作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因此,加强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保障监督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并且不走样、不变形,就不能把监督制度停留在纸上和嘴上,要切实督促落实,显现监督制度执行的效果,发挥监督制度的约束和考核功能,形成被人们所尊崇、所敬畏,并被贯彻执行。首先,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意识融入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各项工作中,融入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过程中,让监督与权力如影随形,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要跟踪到哪里,让监督效应无处不在。权力运行有了监督,才能有所顾忌,在强大约束力的制约下,才能照章办事、遵规守法,并且深知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其次,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延伸,监督责任要到边、到底。要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管控、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五个方面的风险内容,针对工作运行的各个岗位的工作程序和工作环节,排查岗位职责是否明确清晰,责任是否贯彻落实,业务流程是否畅通,制度机制是否健全以及执行到位。构建起以岗位职责为“点”,以程序规范为“线”,以制度约束为“面”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切实加强风险排查和风险防控的定期检查、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排查中存在的漏洞、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监督监察建议,建章立制、补充完善制度,并进行专项整改,用刚性制度规范管理行为,从而推动工作落实。再次,必须强化廉政思想教育和警示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把监督意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廉政教育之中,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岗位和工作特点,开展以法制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预防职务违法犯罪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有效防治“身边的腐败”,收集编辑整理高校系统内各类腐败案例,编辑《警示教育录》作为最直接、最直观、最形象的“活教材”,通过廉政思想教育和警示教育等工作途径,切实达到对监督对象自我约束、审视的自我监督效果。
监督工作不是某一项监督职能单一就能完成的,需要形成监督的网络,并构建监督合力。以每项“监督点”为基础,最终汇集成“监督面”的监督效应。因此必须构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职能监督、专责监督等多项监督,并配之以巡视巡察、专项督导、专项整治等为监督手段和工作途径的监督网络,形成相互协调和相互沟通的监督网络。首先,发挥党内监督作用。一是落实党内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制定和执行《党委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基层党组织《党政联席会议规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议事和决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监督检查等监督平台。二是完善和推进上级监督、同级监督、下级监督三级监督机制的建设。三级监督各有不同,体现不同监督效力,有党内、也有党外的监督,进一步整合三级监督的作用,使这三个监督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监督效能。其次,发挥专责监督和职能监督作用。建立高校内部巡察制度,开展高校内部巡察、专项检查和专项督察工作,发挥专责监督作用。建立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联动机制,整合高校组织人事、宣传统战、教务处、学生处、审计、财务、资产、工会等部门,在党员、师生日常教育管理、资金使用、审计、民主管理等方面发挥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再次,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不断增强群众监督意识,建立健全群众能够监督、主动监督和敢于监督的保障机制,完善和规范学校网络平台、意见反馈、信访举报等平台建设,畅通建言献策和问题导向等监督渠道,并将群众监督反映的问题,按照工作程序规范管理、认真对待,深刻查找问题,严格落实纠错机制,严肃责任追究,切实得到群众认可,发挥群众监督的实效。严格执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切实增强透明度,保障群众参与学校各类事项、各个过程和环节监督,从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群众监督。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监督机制,对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建立健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组织体系,实施监督点和监督面互为融合的监督工作措施,落实严格规范的监督防控制度,构建系统化监督网络渠道,才能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监督内容和监督程序有力推进及贯彻执行,从而保障高校深化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