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冬
(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 743400)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不再只有成绩,还包括学生具备的自主性、探究性、创新性.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受传统化教学观念的影响,仍旧将学生成绩的有效提升作为前提,这就会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所谓的探究教学法,通常指高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等不同方式及途径,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以此使学生充分掌握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对知识的本质及规律进行充分理解的教学方法.将探究教学法应用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化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合作、实践等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自主探究的能力作为高中生必备的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其通常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课堂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相应策略的引导,以促使学生具备的自主探究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对高中数学的《等差数列》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两列数字,即一组为:18,15.5,13,10.5,8,5.5,…;另一组为: 0,5,10,15,20,….之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并对两组数字之间存在的共同点进行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开展自主探究,学生就会发现:第一组数据当中,其相邻数值之间的差为-2.5;第二组相邻数值之间的差为5.由此可获得以下结论:等差数列的数字之间相邻的数值差都是固定数.以这种自主探究的方式,通常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到等差数列的特点.另外,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注意不能满堂灌,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相关的知识,通常比教师的直接灌输具有更好的效果,并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留下更深的印象.也就是说,自主性探究虽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需对自主性探究的频率进行严格控制,主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有效掌握自主性探究的频率,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主性探究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小组合作作为当前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还能使学生具备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及探究习惯均得到良好培养.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需将合作探究当作探究教学法开展的核心.首先,高中数学老师需要对全班同学进行分析,每个小组的成员控制在4-6人;其次,数学教师将探究任务进行发布,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内部讨论,并通过合作的形式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探究,通过思想的碰撞,促使学生之间实现互相学习与促进,并使学生在实际合作探究过程中形成探究的意识与习惯,从而提升高中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对高中数学的《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开展教学的时候,想要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性探究的意识,教师在上课前,首先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均为6人,在完成小组成员的分配后,数学教师进行任务的布置,如“同一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多少种?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均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同一空间,是否还存有相类似的规律?”学生在接到任务后,就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并引导小组成员积极且主动地发表建议,并得到相应的结论.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通常可以使学生具备的合作性探究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数学知识通常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使学生的实践探究力得到有效提高,就需要强化学生的生活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知识加强理解.基于此,数学教师则需要通过生活探究开展数学的探究教学法.首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融入生活元素,通过对现实生活场景进行还原或创设,使学生充分明白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提升高中生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师可根据实际生活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对实际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以此使其实践探究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对高中数学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开展教学的时候,想要使学生的实践探究力有效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空间几何体进行寻找,并站在不同角度对其看到的形状进行描述,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探究教学法的运用,不仅符合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而且还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实践和探究,并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激发高中生主动探究,从而使学生与学生间积极地开展探究,并使学生具备的探究与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