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宇,杨爱萍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劳动教育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目标、内容和途径,为培育高校大学生的劳动情怀增添了新的内涵。在2018年9 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20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对高校劳动育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高校肩负着培育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使命,高校通过劳动育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2]。
2015年,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3]“劳动”一词,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至关重要,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观念,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基础就在于马克思在劳动思想上实现了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突破。马克思将劳动看作整个社会为其旋转的太阳,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劳动的发展史。劳动成为马克思破解人类历史之谜、揭开资本主义神秘面纱的一把钥匙。马克思的劳动观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异化劳动论、劳动价值论以及劳动创造人和社会,其中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通过对人的本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以及人的解放问题的深入思考而逐渐形成关于劳动价值的观点。
最早认识到劳动与价值关系的是17 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佩蒂,在《赋税论》中,佩蒂通过对“踩白银的人”与“种谷物的人”的劳动进行比较,得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其核心观点就是劳动创造价值,价值起源于一般劳动。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指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不同,说明了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大卫·李嘉图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坚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一元论观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及德国古典哲学中关于劳动观内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深刻揭示了劳动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前提是商品经济,通过对商品的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相对于自然属性的商品价值属性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是价值实体。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商品生产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劳动的二重性作出阐释,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基于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商品的二因素进行了概括,劳动二重性成为把握马克思全部经济学理论的关键。
通过科学分析商品价值量及其变化规律,马克思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刻分析,同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作出理论概括,阐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以劳动价值论为前提揭露了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追求剩余价值的剥削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存在的内在矛盾,进一步解释了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劳动价值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决定了它有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俨然成为时代的要求,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在当代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基于19 世纪工业化早期的经济技术,马克思把劳动区分为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等范畴。然而现代劳动从劳动的结果上来看,不仅包括生产产品的有形劳动,还包括无形的劳动,现代劳动更加具体化、专业化、创造价值的劳动内涵也在不断扩大等,现代的劳动形态不断丰富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涵。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和社会。1876年,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劳动从本质上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劳动创造了人,从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分工,分工使得人们不得不以一定的方式交换其劳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于是产生了人类社会。在人的形成和人类社会的诞生过程中,劳动起决定性作用。创造性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劳动推动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劳动满足了人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正是劳动使人们能够告别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蒙昧时代,走向文明。劳动的根本价值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4]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的本质,到了更高的社会阶段,劳动则是人类走向高程度文明的真正的原始动力。新时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没有过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新时代高校通过劳动育人,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肯定,也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5]这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的育人目标。在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需要以劳动教育为奠基。高校是育人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高校要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及现实针对性。
历史和现实证明,辛勤的劳动与持续的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梦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创造之梦,是中华民族物质、精神、社会财富的增长之梦,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之梦,归根到底这些梦想都需要依靠劳动才能实现。劳动者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劳动是中国梦实现的关键环节。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青年时代是筑梦的最佳时期,马克思曾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立志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用自己的梦想照亮了全人类。习近平曾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6]高校大学生的个人梦是中国梦最精彩的元素,而劳动教育则是大学生圆梦的必要手段之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体现了综合教育的优势,对大学生圆梦起到了积极作用。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3]。新时代的中国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它不仅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工匠精神等可贵的劳动品质来引领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劳动教育让当代的大学生们一方面构建起爱国为国的理想格局,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让大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中,通过劳动教育来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具备劳动素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要练就过硬的技能,不断开阔眼界。劳动作为大学实践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舞台,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7]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大学生们通过劳动实践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够让大学生增长能力和才干,不断拓宽实践的范围和视野,促进大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书本的知识。在理论学习中结合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从业本领,在社会实践教育中锻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磨砺时代新人的意志。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有价值的、高素质劳动者。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是改造社会的最有利的手段之一。高校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体验性及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逐步形成和养成自己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操。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学生在劳动中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促进与他人的交往,完善对自我的认知,形成多方位的劳动教育合力。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能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8]世界的历史不外是人们通过劳动而诞生的历史,人们创造历史而劳动创造未来。加强劳动教育是回归人的本质,回归大学生自身主体性教育的方式,使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成长成才,推动社会发展。列宁曾说:“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9]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成为培养时代新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客观需要。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取向目标。德育能够使大学生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是新时代的育人原则。德,乃立人之本。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对此,习近平曾解释说:“人才的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10]高校的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要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技能,使他们能够热爱劳动并且养成劳动习惯为目标,同时,它还能够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其品格以及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劳动教育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础。
大学生在校形成的劳动价值观,不仅能够影响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更能够影响他们今后面向工作时所表现出的就业倾向、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黑格尔认为,“通过劳动的实践教育首先在于使做事的需要和一般的勤劳习惯自然地产生;其次,在于限制人的活动,即一方面使其活动适应物质的性质,另一方面,而且是主要的,使能适应别人的任性;最后,在于通过这种训练而产生客观活动的习惯和普遍有效的技能的习惯。”[11]通过高校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引导,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品德,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劳动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或根本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指定教育政策方针的根本遵循。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社会关系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一个人的职责与使命就是全面发展自己所有的能力,同时一个完整的人需要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前提是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我国,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其原因就在于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劳动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定位、设计与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围绕劳动和劳动教育进行深刻论述,为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意见》提出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等现象和问题要高度重视,高校作为全方面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精准研判形势,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加强劳动教育。
实习实训活动是培养高管层次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是企业人才需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高校应当通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社会服务的功能,统筹企事业、政府和社会等内外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与劳动实践基地,以此增添劳动教育的吸引力。
高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是把传统的课程实验、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等众多实践内容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是高校教育的空间拓展,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最佳场地,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平台,高校与高校之间应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共享,结合大学生的学科科目与专业,建立高校之间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实习实训中心,也可以建立高校之间不同专业的区域性的实习实训中心。高校可以利用这些实习实训中心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习情况,互相取长补短。
各个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校企合作,达到校企共同育人。高校可以结合大学生学科、专业的特点,与企业建立校企的俱乐部,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对在企业实习实训的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直接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本质,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高校应当从办学理念、办学体系,以及专业课程和课程设置上,突出劳动教育的培养。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制定一系列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制度和文件,加强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史观、习近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史观进行系统的学习,将课堂内容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要积极组织劳动宣讲,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劳模代表、杰出校友为大学生广泛开展劳动理论教育,将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深入解读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价值。二是高校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和活动形式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者的氛围。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通过辛勤劳动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创造价值的劳动者都理应受到尊重,劳动价值都应得到充分体现。三是丰富校园文化。高校可以把劳动教育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来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新时代是大学生们彰显才华的舞台,大学生们在择业的价值取向上,总体是积极向上的态势,然而情感心理尚未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的预期和择业偏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各种科研和专业竞赛、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创业热情,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同时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的过程中突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加强对于艰苦奋斗精神的认同,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的艰苦奋斗主题教育活动,以务实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把奉献国家和实现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参与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在实践中锻造奋斗精神,在挫折中增长真知、磨炼意志、激发奋斗精神,同时高校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用奋斗精神引导大学生,用奋斗底色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润色添彩。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民族发展的希望是中华民族快速发展的支撑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拥有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是大学生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条件。2020年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有1.2 万名“90 后”[12]年轻人,大学生也积极响应,争当志愿者,他们挺身而出、担当风险,经历磨砺、拔节成长,以实际行动扛起了责任担当,回应了党和人民的希望,彰显了青年人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大学生历史责任意识形成的前提是集体的奉献精神,大学生公共服务意识的培育,离不开高校的教育,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公共服务意识的重要途径。把公共服务意识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牵引线,通过情景教育等方式让大学生意识到公共服务意识与个人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开展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结对帮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区义工志愿者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走进社区、关爱自闭症儿童、食品安全知识、医疗卫生健康知识宣传等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