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艳,隋 宁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2018年9 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其中,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指明了方向。2020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深刻理解阐释劳动教育的时代意涵,深度审视思考劳动教育的意义,深入研究探讨劳动教育的践行理路,是确保新时代劳动教育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思想理论前提。
理解劳动教育的意涵,要从其中的内在逻辑进行阐释。从劳动教育具有的认识逻辑、建构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等四个维度,综合把握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格局、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从而形成对劳动教育本质规定的整体性建构和内在规律的系统性认识。
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育人导向和目标指向。即“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3]。这既是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深刻认识,又是对劳动在人的现实生成与自我实现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深刻自觉;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涵的丰富与创新。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解放,进而使人的属性得到不断生成与确证。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劳动这一对象化活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的现实本质。劳动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促使受教育者完成自我生成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通过劳动教育,人能够自我建构、自我重塑,体验成长完善与超越提升的生命过程,人的潜能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和解放,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感受自身存在的意义和现实性。劳动不仅能够提高人的社会生产能力,而且能够建构社会关系。通过劳动,人的物质属性不断演进,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进一步得到张扬。劳动是人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劳动者之间通过联合劳动结成一定的劳动关系,在彼此分工与合作的交往中,建立起自我与他人的社会关系。通过劳动教育,使青少年学会担当责任,学会分担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处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可塑之才。
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这就意味着把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上升到战略高度加以认识,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不仅明确了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平等地位,揭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融合促进的发展规律,统合“五育”优势,形成全方位育人、全要素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格局。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是构建全面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强化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这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新需要和新要求的正确决策,是确保人才培养正确方向的有力保障。劳动教育与“四育”融合,既是一种教育内容上的融合,又是一种教育形式上的融合。“四育”中都透着劳动教育的要素,“四育”功能的发挥也都在一定意义上需要通过劳动实践得以实现。“劳动教育既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又是‘通过劳动’的教育”[5]。“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6]。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涵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情怀,进而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的效果实现和质量提升,让学生通过生产劳动的实际锻炼,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
习近平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意见》对此方面作了详细说明和部署。这实际上明确了劳动教育的价值旨向和价值理念,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进而塑造“知、情、意、行”合一、“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这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意识、劳动心理、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劳动行为等都有着深刻影响,关系到劳动教育所培育的劳动者的素质优劣和层次高低,关系到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和育人质量。
劳动教育以生成真善美统一的人格为价值取向,注重培养勤于奉献、踏实进取的劳动精神;树立坚强奋斗、实现价值的劳动意识;提高适应发展、创新创造的劳动能力;塑造尊重认可、崇尚光荣的劳动品质。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对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精神品质进行价值塑造,生成求真务实、崇德向善、尚美健行的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实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其一,求真务实:具有实干精神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真做、实干,而不是光说不做,搞“虚功”和“假做”。持续不断地开展劳动活动,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培育青少年踏实的劳动态度和务实的实干精神。其二,崇德向善:具有优良品质的诚实劳动。用高尚的道德滋养诚实力行、正直善良的劳动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青少年行有循旨、行有依归的劳动行为。其三,尚美健行:具有审美境界的创造性劳动。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深刻感悟劳动所带来的人生境界的提升,从劳动中体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尊严感、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FLEx手术参数设定:角膜基质瓣直径7.5 mm;厚度120 μm;蒂在12点钟方位;光学区直径6.5 mm;微基质透镜前表面厚度120 μm;前表面直径7.0 mm;透镜边切角为110°;能量为140 nJ;光斑大小和光斑间距在基质透镜为3.0 μm,透镜边缘为2.5 μm。
“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知”,主要指人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尤其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行”,主要指人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实际行动,尤其指道德践履和道德行为。正确认识“知”与“行”的含义,明确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强调思想和行动的统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前提基础,“行”是“知”的检验确证。只有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方能做到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实践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回归实践。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方能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而推动人类历史进步向前。这正是劳动教育倡导的“知行合一”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意见》强调“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3],让学生了解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亲历劳动过程,手脑并用,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于劳动时间,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知”与“行”的关系,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将认识落实到具体行为上,促进知行转化,激活青少年的创新创造潜力,身体力行达到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劳动境界。“知行合一”模式的确立,能够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彰显,这正是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步发展的内在逻辑。促导劳动教育的“知行合一”模式,根本上要引导青少年深入系统、与时俱进、持之以恒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知识。真学真懂,真知真会,不浅尝辄止浮于表面,不一知半解坐而论道,学到真处,干在实处。真正把知识技能付诸行动,在知行合一的奋斗中担当作为,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进者,在摸爬滚打的砥砺磨炼中增长才干,把扎实深厚的学识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审视思考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要着眼于明确其所肩负的责任使命、把握其所能发挥的独特作用、认清其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等几方面。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就在于它是完成“培育时代新人”这一时代使命的基本前提,是发挥“激活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动能”这一独特作用的重要支撑,是破解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矛盾问题的现实需要。
劳动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担负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责任使命。要从新时代教育使命的高度来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加强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审时度势,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变革潮流,把握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和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而做出的战略决策。
“时代新人”,是“指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前列,具有坚定、自信、奋进、担当的精神状态,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7]。可以说,“时代新人”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和实现者。培养具有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攸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能否达到担当得起民族复兴大任要求的基本前提。正如《意见》所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3]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提高青少年的劳动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青少年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为争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担当大任,完成使命。
劳动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强国时代的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益向前推进,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现代化强国建设任务渐次展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踏上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掌握科学知识技术的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加强劳动教育,培养一批掌握劳动知识技能、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劳动者和卓越人才,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重要抓手和支点,对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劳动教育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的使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人才,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离不开辛勤劳动创造。加强劳动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要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劳动教育的视阈凸显与地位上升,一定意义上是对当今时代科技发展、产业变革形势趋势的科学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劳动形态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 目标、做强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培养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是担负强国使命的一代人,要强信念、强本领、强能力、强担当。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劳动情怀,激活和释放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青春能量。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和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青少年中劳动观念淡漠、劳动能力欠缺、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长期处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成长环境,吃不起苦、受不起累,缺乏学以致用的能力;有的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等社会思潮影响,不思进取、好逸恶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行为上表现为应付功课、抄袭作弊、超前消费、攀比享乐、不善协作。通过加强劳动教育,让青少年学会劳动、养成习惯、磨炼意志、培养精神,展现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这既是提升国民素质素养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
细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大中小学,要把劳动教育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依据《意见》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校自身特点,研究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细化劳动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的顶层设计。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思想引领,突出劳动教育的导向性;强化专业指导,突出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强化统筹协调,突出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强化责任落实,突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完善体系建设,规范结构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并完善劳动教育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开设好劳动教育相关课程,规范劳动教育的结构性设置,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构建长效机制,加强督导评价。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长效机制,明确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和评价标准,建立衡量劳动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和考核依据,健全劳动教育督导监控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一方面,加强劳动教育督导研究,创新督学聘用方式,提高督学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完备劳动教育督导机构设置,全面落实教育督导职能,发挥教育督导作用。
兼收并蓄涵养劳动教育的优质资源,贯彻融通劳动教育全过程的各环节阶段。
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系统的劳动课、实践课。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教育素材,开展多样化的劳动实践课程、劳动活动,综合运用课堂教学资源与实践教学资源、显性教育资源与隐性教育资源、人文课程资源与自然课程资源、现实课程资源与虚拟课程资源。针对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劳动教育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科学的、相应的、贯通的劳动教育大纲。编写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配套教材,对日常性的家务劳动、公共劳动、公益劳动和专业性的生产劳动、技术劳动、工艺劳动等内容进行科学编排。通过增加实验实践教学课时、鼓励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志愿服务、毕业实习、产教融合等多种途径,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拓展运用劳动教育的载体资源。设置劳动教育的专门场所、配套设施和实践基地;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标兵岗位等,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跟进落实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整合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凝聚合力,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家庭基础作用、社会支持作用,形成家庭教育日常化、学校教育规范化、社会教育多样化的协同育人格局。
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各大中小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配齐劳动教育师资力量,明确劳动教育实施机构和人员,建设一支精干的人才队伍,确保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开展。各学校要保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劳动教育目标要求,科学设计灵活多样的劳动活动,切实保证经过教师的传授培训,学生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掌握适应现代化建设必备的劳动技能。
家庭发挥基础作用。家长先要树立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明确自身角色和责任,给青少年营造日常劳动环境,积极与学校配合,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劳动与学校劳动有效衔接。带领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劳动,与青少年共同参与劳动,树立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以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日积月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学校也要适时与家庭对接,开展一些必要的家长培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和劳动自觉。
社会发挥保障作用。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支持。相关部门要积极为学校教育拓展校外资源,开放实践场所,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实训基地等履行社会责任,为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场所、劳动条件、劳动训练、劳动体验。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技能性劳动、体验性劳动等,帮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普通劳动者的劳动过程。政府要给予相关单位和组织资金、人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与扶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特别是引导学生深入公共场所、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10]这是习近平的殷殷期望。形成共识,共同营造热爱劳动、尊崇劳动的教育氛围和社会风尚至关重要,如春风化雨,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浸润滋养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这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重要途径。广泛汲取先进人物、榜样人物的事迹素材,挖掘各个岗位上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事例,宣传劳模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广劳动教育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强化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舆论氛围和社会效应。鼓励和支持宣传思想战线、教育战线、文艺战线、新闻舆论战线上的广大工作者,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激扬崇尚劳动的时代主旋律。聘请劳模人物、时代楷模作为特聘教授,走进校园,走进思政课堂,进行劳动教育相关专题的讲座、报告和培训等。此外,营造礼赞劳动者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网络氛围。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微视频大赛、学术沙龙、话剧表演、艺术展览等。运用媒体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增量”,通过网络传播,释放展现劳动者风采的时代正能量。
总之,对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仍在路上。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时代意蕴和内在逻辑,深刻理解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实践路径,是教育理论工作者需要不断深化研究的现实课题。以高度的教育自觉和坚定的教育自信,构建全面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培育出更多具有劳动素质和能力的高水平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