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萍
(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601)
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劳动对人类和人类社会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的根本看法,以及对于劳动和劳动者的基本态度。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会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时代的影响、人所处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拓展不断丰富起来的。时代在前进,理论在创新,但始终不变的,是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以及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价值追求。
进入新时代,随着对劳动内涵的理解不断深化,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也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1]这是对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精准诠释,也是当前对劳动和劳动者价值的准确定位。
劳动价值观理论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劳动价值的判断,包括劳动能够满足人类的哪些需要,以及如何通过实践使劳动满足人们的需要;二是对劳动价值的认知,这决定了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劳动者。由此可见,劳动价值观内在地包含了对劳动过程和劳动者在认知与实践两个层面的价值理念与价值判断。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理论也同样包含了对劳动过程与劳动者这两个对象,在认知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具体阐述。以劳动过程和劳动者为支点,以理论认知和实践指引为线索,相互交织,环环相扣,形成了价值原则、价值取向、价值规范和价值诉求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严密的逻辑体系。在认知层面上,聚焦如何看待劳动和劳动者,包括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以及如何看待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原则和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在实践层面,提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价值规范,强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体面劳动的价值诉求。
价值原则是价值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要素。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首要的价值原则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动力。
崇尚劳动、劳动最光荣,不仅是新时代我们对劳动的至高价值判断,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价值原则。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基石。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都建立在马克思关于劳动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是通过对人类劳动发展史的研究,找到了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本质上就是劳动史观。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劳动的根本价值在于劳动对于人的生命本质和自由发展的意义。主要包括:
首先,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劳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2](P58)劳动使人与动物相区别,使人从猿进化而来。“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P509)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成为人类的本质属性。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命活动,是人类生命的第一需要。劳动既是人类存在的手段方式,也是人类生活的目的本身。
其次,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思想,具体来说,马克思把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使用价值是指一物作为客体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价值。人们通过具体的劳动为自然物赋予了使用价值,使之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要。劳动改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让自然物为自己所用,所以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4](P207)。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因此,人类社会的一切财富都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5](P121)恩格斯也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2](P92)从个人角度来说,劳动是人类谋生的基础性手段,劳动创造的个人财富能够让个人的生活更具有幸福感。从社会整体角度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
再次,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分工,从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而产生了人类社会。“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6](P550)。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必然伴随着人类的劳动史,社会的进步由生产力推动,由人类的辛勤劳动而创造。物质生产劳动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始终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以“劳动”打通了人类历史客观规律的实然与人类理想的应然之间的隔阂,实现了价值领域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因而,劳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原则,崇尚劳动也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
崇尚劳动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高原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7]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勤劳勇敢为美德,勤劳和奋斗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之魂。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关于劳动的思想。我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故事中总离不开关于劳动特别是农业生产劳动的描述。神农氏教人耕种,大禹善于治水,贤德圣人和领袖无一不是劳动的能手。《诗经》里也有大量关于劳动场景的描写和对劳动人民的歌颂,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先人劳动的身影,质朴的文字展现了欢快愉悦的劳动场面。《左传》有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先秦墨子提出了“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劳动价值观,墨家学派重视民生、重视劳动人民,墨子本人也被称为“劳动人民的圣人”。这些先秦智慧都强调了勤劳是民生之本,只有勤劳才能满足生活所需。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劳动。大量的成语、谚语和诗句,例如“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荒于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都是强调勤劳的重要性。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创业史,勤劳与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世代流传于我们的血液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摒弃了儒家封建传统思想轻视体力劳动和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倾向,劳动成为翻身做主后劳动人民自觉自愿的行为,全社会的劳动热情高涨。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分工、阶层分化的不断扩大,资本等非劳动力的生产要素大量参与社会分配的情况日益增多,加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轻视体力劳动、好逸恶劳等一些错误思想日渐弥散,勤劳和奋斗的精神逐渐被抛弃被鄙视,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传家宝也日渐被丢弃,相反的类似 “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等思想却被追捧。
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劳动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劳动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不喜欢劳动、厌恶劳动,追求安逸享乐,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的印象中,劳动意味着苦、累、脏,这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目前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不足,对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的宣传教育还有待加强。二是劳动价值判断失衡。追求不劳而获,轻视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在为数不少的人那里,‘劳动’已不再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劳动人民’也不再是一个光荣的称号”[8](P20)。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被认为是低贱的,热衷投机取巧、追求一夜暴富的风气日益盛行。三是劳动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太过于看重劳动带来的收益,而非热爱劳动本身。对劳动为个人带来的收益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劳动的社会效益的关注,只愿意做有明显功效和结果的劳动,而对潜在性、基础性的脑力或体力劳动避之不及。这些思想集中体现了当前社会价值观在基本劳动价值观原则方面的错位。
在人工智能、新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人的活劳动仍然是创造价值的根本来源。无论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劳动,都是平等的、值得崇尚的价值源泉。随着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日益重视,劳动的外延也在不断深化,创造性、精神性、服务性劳动日益增多,劳动的对象范围也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扩大,对脑力劳动、创新劳动的尊崇也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诉求和价值共识。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从国家治理层面,还是社会发展层面,“劳动最光荣”都理应引领其他一切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敬业,就是提倡对劳动的崇尚和热爱。勤劳致富、实干兴邦,无论对个人还是全社会而言,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也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崇尚劳动应该成为每个人坚定的信仰,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也唯有全社会共同热爱劳动,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的财富和人类历史都是由无数的普通劳动者创造的。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劳动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尊重劳动者、以劳动者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旨归。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价值是所有价值中最高、最核心的价值。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因此,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要强调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者的氛围,以劳动者自身的价值需要为导向,促进劳动者个体需要的满足。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劳动人民的态度体现了鲜明的两面性。儒家思想有较为鲜明的轻视体力劳动者的思想。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一著名论断就体现了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和对普通劳动人民的轻视。体力劳动者在中国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地位一直都很低。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极为重视“民本”的作用。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统治者们也经常提出怜民生、体民情、顺民意的思想,主张采取减轻赋税徭役等政策保障普通劳动者的正常生活,但这些思想的出发点并非是为劳动者着想,而是为了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劳动人民作为劳动价值主体的地位逐步得以确立。毛泽东非常重视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号召把一切力量组织起来成为劳动大军。他重视劳动人民,强调劳动者最光荣的思想,多次在不同场合表彰劳动英雄。在陕甘宁边区时,毛泽东就曾说过:“今天我们开劳动英雄大会,同时开生产展览大会。这不仅是中国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而且也是东方各民族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是拿锄头的、拿斧头的、拿鞭子的、拿剪刀的人们所开的劳动英雄会议……革命以前的劳动者是被人看不起的,可是现在他们也受到了无上的尊重。”[9](P225)这一时期的劳动价值观有着十分明显的集体主义本位的价值取向,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劳模的不断涌现。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旨在激发人们爱党爱国的热情,号召大家“以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投入到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而劳动的热潮中去。在这一阶段,涌现了不计其数的诸如王进喜、焦裕禄等一大批先进劳动模范。“劳动模范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普通劳动者,又是开风气之先、引时代潮流的社会精英,在他们身上汇聚着国家上层意志与民间社会的互动力量。”[10]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渡和国门打开导致的西方价值观的涌入,劳动价值观的取向也日趋多元化和功利化。国家鼓励“勤劳致富”,重视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按劳分配等一系列的制度措施,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社会劳动生产率。这一阶段,劳动者个体意识不断觉醒,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成为了劳动者的正当价值诉求,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因此,新时代,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要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劳动者为本的价值取向。
尊重劳动者,就要坚持劳动者共建共享的价值理念。劳动的过程是劳动者自我实现的过程,要始终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以劳动者为本,要协调好劳动的自我价值取向和集体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让劳动者能够在自由、平等、保证安全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劳动,让诚实辛苦的劳动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和回报,让广大劳动者能够共享发展成果,从而更有获得感和主人翁意识。我们曾经过于强调集体主义、强调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牺牲精神,甚至以集体利益代替个人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劳动者的个体权益,也损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尊重劳动者劳动的过程、尊重劳动的结果,也要尊重劳动者对劳动结果的共享,让劳动者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这是新时代劳动观的核心诉求。
尊重劳动者,就要让劳动者享受劳动的过程。劳动不仅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过程,也应该是劳动者自我愉悦、自我满足、自我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对劳动结果的分享上,也体现在劳动的整个过程中。劳动者通过劳动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和对自身需要的满足,也需要能够在劳动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人类通过劳动获得自身的解放,劳动的过程应该是劳动者在劳动中既有付出也有收获,是双向的价值创造过程,也是舒心和愉悦的自我满足过程。
尊重劳动者,就要尊重每一种劳动形式。要强调一切劳动活动的公平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无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应当被同等尊重。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轻贱体力劳动者的思想误区,也曾经有过“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不重视科技和脑力劳动者的阶段。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党的十六大提出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四个尊重”,对创新型劳动、对知识型人才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应该摒弃错误思想倾向,对劳动者一视同仁,让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能够受到同样的推崇和尊重。
新时代期待人们用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号召人们焕发劳动热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劳动中。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如何使劳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对于个人来说,要积极投入劳动活动中,践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通过劳动充分满足自我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对于全社会来说,时代也同样呼唤人们用劳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不仅是我们当代中国人的追求,也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梦只有依靠辛勤的劳动和努力的奋斗来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11](P14)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倡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价值规范,加强劳动教育特别是面向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一是要辛勤劳动,提倡“苦干”。要明确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靠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无论个人的辉煌还是民族的复兴,都需要靠不懈的劳动来创造。只有劳动才能铸造幸福,才能实现个人和国家的宏伟目标。只有通过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不畏艰难困苦,勇挑重担,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美好幸福的生活。个人的事业成就需要依靠孜孜不倦的努力,国家的繁荣昌盛也需要依靠全体人民脚踏实地的奋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离不开全体劳动人民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唯有披荆斩棘的辛勤劳动,才能收获可喜的劳动成果。
二是要诚实劳动,提倡“实干”。当前社会一些人受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思想根深蒂固,强调诚实劳动,就是旗帜鲜明地反对欺诈、反对投机。诚实劳动,首先包括劳动的目的要“诚”,不能从事欺骗性活动,不能以蒙骗为劳动目的。劳动的目的是要创造实际的价值,只有以诚实诚信的目标为导向,才是能够被认可的劳动;诚实劳动,还包括劳动的过程要“诚”,要踏实劳动、诚实地对待劳动过程和劳动的结果,反对一切劳动过程中的虚报、瞒骗或者偷工减料。在劳动的全过程中都要始终倡导诚实守信,以诚为先、以诚为重、以诚为美,这才是劳动应有之义。
三是要创造性劳动,提倡“巧干”。创造性劳动,就是通过人的脑力劳动萌发出技术、知识、思维的革新,从而提升劳动效率、产生出超值社会财富或成果的劳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强调注重创造性劳动,提倡首创精神,呼唤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把创新劳动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国当前已经进入了依靠知识劳动、脑力劳动、创造性劳动驱动发展的轨道,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在这个时代被充分地弘扬和彰显。对于个人来说,创造性劳动要建立在开放性思维和挑战性实践的基础之上,摒弃蛮干、硬干,提倡巧干,能够更大程度地彰显个人价值;对于国家来说,在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尤为重要,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的落实,集中体现在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方面的要求。新时代的劳模精神,要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是新时代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具体体现,也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的劳动精神,要求全社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包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多个层次,是一种热衷钻研、敬业担当、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引导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旗帜和方向。深入理解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就是真正理解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在实践中,号召全社会学习劳模、争当工匠,把劳动精神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也是对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行动诠释。
要落实和弘扬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彰显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还需要多方协同努力。不仅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为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打造更为宽广的平台,还要注重从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顶层设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要真正实现体面劳动,彰显“以劳动者为本的价值理念”,共同构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体面劳动是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价值诉求,“体面劳动意味着给予劳动者尊严感、获得感、价值感。体面劳动就是有人格尊严的劳动、有权益保障的劳动、能自我实现的劳动。”[12]崇尚劳动、弘扬劳动精神、尊重劳动者,最终都要落实到以完善的制度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法制建设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劳动的公平正义。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劳动者在劳动中得到尊严和尊重,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使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人的本质属性,获得全面发展。具体来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为劳动者营造安全舒适的劳动环境。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新时代劳动观的价值基石和制度保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重点强调了工人要坚持劳动的安全权和健康权,生存权是人类第一位的权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劳动者的基本诉求,也是体面劳动的根本要求。安全权是指劳动的环境要足够安全,劳动的过程中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避免事故和危险的发生。健康权是指在劳动的过程中,要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不仅要防止恶劣的工作环境对身体的侵害,更要警惕过重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工作氛围对劳动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要在全社会加强宣传,着力营造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氛围,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在劳动过程中要强化社会保障,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这些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保护劳动者的人格独立和自主性,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尊严。
二是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指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是维系劳动者生存和延续的必要生活资料,包括维持自身生活、养活家人以及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工资是劳动者权益中最为基本的内容。因此,要让体面劳动在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中充分体现出来,要用公平的工资福利制度体现劳动的应有价值,用合理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让劳动者能够依靠劳动换来的收入维持较为体面的生活。在工资分配中,要特别注重效率和公平的平衡,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体面劳动要求为劳动者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保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从事生产劳动。要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保障劳动者的自主权和人格尊严。更为重要的是,要提供及时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发展培训,给予劳动者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发展机会,促进劳动者的进步和自我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实现劳动者个人的自我完善和提升,有效促进企业提高产能、实现效益增长和人才的成长,而且是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经济要迈上中高端,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首先要迈上中高端。”[13]
总之,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理论基础来自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劳动的思想,同时吸取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光荣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尊重劳动、以劳动者为本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吸收借鉴这些思想精华的同时,将劳动的价值推到了至高的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新时代,要继续弘扬“劳动最光荣”的价值原则,彰显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要在全社会提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注重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