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莉
(沈阳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2019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讲话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它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重视,对全国思政课的高度重视,对思政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改革创新的新时代,要讲好思政课必须坚持“八个相统一”,它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最核心、最重要、最具支撑性和引领性的统一,它将思政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相互融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基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主阵地地位,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目标指向,点燃人们奋进的灯塔,以透彻的学理为学生的困惑做解。当前学术界已经系统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功能、学科发展、存在问题、教学方法手段等,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研究成果,为思政课更好发挥作用奠定基础。要充分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直面当前思政课困境,还需始终坚守学理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原则,把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红线,在实践中涵养理论魅力,在学术中弥补研究短板。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式不断创新,它有利于提升学生注意力、课程生命力、课堂影响力、学生参与力,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思政课改革也是历史的必然,教学形式的多样是教学内容多样的必然反应,是学生内在需求的体现,是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时代丰富的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极大增强了课堂效果。但在取得成效同时,也出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消解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利用学生的手机作为工具进行多媒体教学,学生全程发帖表达看法;有的教师在“导与疏”方面还存在重大问题上失语、正能量培育缺乏的现象;有的教师整堂课零理论讲授,完全脱离教材,自说自话,将系统的教材内容碎片化;有的老师将话语契合错误理解为迎合学生,学生喜欢谈什么就交流什么,整堂课只讲故事,不讲原理。
只有科学回答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相互关系,才能从本源上统一认识,找到发力点,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原则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实践的行动指南。
“政治性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原则、立场、观点过程中天然呈现的鲜明价值属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引领思政课革命。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2]思政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它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利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做科学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指向,以培育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己任。无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还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高举党的指导思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基本原则,是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产物。思政课要求大学生要立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明国情、懂方针、知路线,要始终把自身发展与祖国发展同步,要把自身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机结合,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3]坚守政治性是思政课的职责担当,所有思政课都肩负着立德树人、科学传播意识形态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恪守政治性的品格,与党的方针政策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培养青年学子的政治品格和政治担当,提升政治底色和政治自信。
学理即学术之理,是对事物本质系统性、规律性认识。学理性包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对事物自身演进逻辑的表述及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等。“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基础属性。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科学体系为表达,以严密性、知识性、抽象性为形态,体现相应的学理性,呈现相关道理。”[4]学理性思维贯穿思政课始终,表现在:
(1)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学理性。没有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历久而弥新,没有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纯粹而彻底。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教给学生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展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熔铸着深深的学理性,在批判地继承以往经院哲学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地继承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围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线,立足于人民立场,着眼于人民思维,形成一系列关于解放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观点学说,构成了历久弥新充满生机活力的理论。
(2)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过程呈现学理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系统、整体的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不能割裂,有机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是充分展示学理的过程,是运用理论解释实践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体现学理性,而且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始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思政课教学要做到八个统一,其中把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作为第一个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统一”中最核心、最关键、最具支撑力的统一,引领着其他方面的统一。没有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其他七个方面的统一就无法充分体现。
(1)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才能更好地体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思政课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概念、范畴和原理组成的有机知识体系,蕴含着与学理性相对应的思维方式,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影响着对象的行为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3]没有坚定的政治导向,就不会有积极价值观的产生。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基础上,建立在共同理想和事业的基础上,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的基础上。科学的主流价值导向必须产生在学理性分析、学理性建构的基础上,离开国家、民族、社会的期望,脱离人民立场、人民情怀,价值性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性也必然变成自我演绎。
(2)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才能更好地体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批判的对象必须明确凸出。没有深刻学理性思维,没有对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行动,就不会自觉自愿、发自肺腑地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就不会自觉捍卫国家、民族、人民整体利益,不会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不会把个人理想与价值自觉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同理,当政治性不坚定、学理性不深刻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课程怎么能承担批判的重任呢?科学的批判必须建立在坚定的信仰、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认识上,必须建立在基于人民主体、人民利益的基础之上,否则,脱离上述积淀的批判必然是无端指责、空穴来风,绝不会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一贯的批判风格。建设性与批判性是辩证统一的,唯有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向前发展,推进思政课程不断向前,才会有批判地继承一切人类文化成果,才能体现用批判的武器去指导武器的批判过程,建设性与批判性才能够达成一致。
(3)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才能更好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要科学地把握理论、发展理论必须有效对应实践和发展实践,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离开学理性坚守、政治性引导,何谈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把理论观点的有效传输建构在现实实践运行基础上,把问题意识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它有助于推进理论“由虚向实”“增强理论之于个体的亲和性与真实感,有效缩减因理论自身的抽象性产生的隔阂感,为学生内化课堂理论奠定了基础。”[4]
思政课受众对理论有种天然的亲近感而不是排斥感,对理论有强烈的欲求和对真理认知的内在诉求,但思政课学理性的呈现方式因其理论自身的特质而与学习主体存在距离,受教育者对理论与现实诉求的匹配度不一致而感到疑惑,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要探究深刻的学理性,缩减抽象理论与受教育者间的距离,提升受教育者对理论的接受度与认同度。
(4)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才能体现思政课教学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体现在对思政课培养目标要求的一致性上,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理论体系认可、构建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明确突出,方向一致;体现对思政课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的一致性,以及对思政课重大意义认识一致性的基础上,要与民族伟大复兴同轨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同路程。多样性是在具体学理分析基础上,针对具体实际而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是在政治性引导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讲好每一堂课的过程。
(5)只有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才能够更好体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始终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才能在坚守政治性下,维护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坚持深刻的学理分析,科学把握和深究课程,才能使传授的理论更具说服力,才能激发教育对象的求知欲求,提升其主体能动性。
(6)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秉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主张。马克思主义主要通过理论批判、理性推理的方式被理解和接纳,适当转化后,灌输能够成为意识形态得以可能的条件和传播方式,因此成为意识形态的一般性要件。灌输是在充分把握学科结构、明晰学科内核、掌握学科基本理论观点基础上的灌输。灌输不是强迫,是学理性分析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的过程,是用理论的魅力阐述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的过程,是学生经过理性思考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启发性是在灌输性基础上的启发,其教学手段必须是在充分把握学理的基础上,有理而发,科学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
(7)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离不开政治性和学理性。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教育都要以政治性和学理性为基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形成大思政格局,互利互补,同向同行。思政课程是显性教育,即系统、专门、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引导其他课程确立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相比是隐性教育,是课程中呈现思政目标、思政要求,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专业课与思政课相同培养旨向的要求。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要求更加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探究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要求专业课教学要充分认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使命,明确专业课的目标指向与思政课的同轨性,明确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震撼人心的力量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以它为关键词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5]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担负着重要历史使命,承载着重大责任。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应不忘守正,破解思政课教学困境,而坚守政治性和学理性则始终是思政课改革的红线。
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优先处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关系,以政治性指引学理性,用学理性支撑政治性,不能用政治性埋没学理性,也不能用学理性抹杀政治性,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二者相互统一。思政课要通过理论灌输和实践养成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要有针对性地体现思政课价值性和真理性,通过思政课教师课上和课下积极的传播,不断切合学生特点和实际,把教材语言积极转化成教学语言,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整合。同时,突出教学中的真理性、价值性内容,使教学语言体现内在贯通和逻辑自洽。通过学科建设、课程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提升思政课的政治魅力和理论深度,“激发高校教师开展相关理论研究的热情。”[6]
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通过课堂讲授与互动参与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理性知识体系传递和学生现实情感认同养成,用政治性分析现实问题,用学理性解决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