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人在华植物实用知识的采集与阐释

2020-02-24 15:54丁承慧吴燕
科学与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百科全书词条茶树

丁承慧 吴燕

摘要:以《实用知识传播学会的便士百科全书》中有关中国的植物知识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关度较高的植物词条进行分析,发现英国人更加关注物种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通过“茶”词条这一个案,具体分析中国茶知识内容、知识来源、与中国传统茶知识的差异比较;进而得出结论认为,在英国海外知识采集背景下,在华英国商人、传教士、学者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来源,在知识的阐释与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传递链。

关键词:《实用知识传播学会的便士百科全书》;中国植物;茶

中图分类号:K249.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2.0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JS18114)(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实用知识传播学会的便士百科全书》(The Penny Cyclopae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下文简称《便士百科全书》)出版于19世纪欧洲海外探险与科学考察的背景下,是一部面向普通读者并以介绍实用知识为主的百科全书,在当时的英国有很大影响。这也使得它成为考察19世纪英国的全球实用知识采集与阐释的典型样本。

有关中国植物学知识西传,前人已有一些研究,如罗桂环等[1-6]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对中国植物的引种和中国植物对西方的影响;芦笛[7-8]的研究更注重西人对东方植物的采集;还有一些诸如林佳莎等[9]对西方引种的个别中国植物的研究。

综上,现有的研究者尚未注意到中国植物的实用知识的采集与阐释方面的内容,也未注意到《便士百科全书》。笔者在对《便士百科全书》中有关中国的词条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后,发现这些词条在有关中国植物的实用知识方面有较多的阐释。本文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彼时英国对有关中国植物的实用知识的采集和阐释。

1背景:19世纪英国的海外知识采集与科学普及

19世纪,随着英国海外势力扩张、殖民加剧、贸易往来,英国人对东方国家的兴趣越来越浓。英国取得了欧洲对华贸易的主导,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来到中国[10]。科学活动大部分也是建立在贸易往来当中的,中国的丝绸、绘有中国花卉纹饰的家具与瓷器、茶叶、大黄、肉桂等进入英国社会,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使英国人对中国的地理环境与动植物更加的好奇。

也是在这一时期,英国的科学传播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逐步进入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知识与实用知识越来越被社会各界人士所需要,科学事业的传播范围也从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走向了普通大众[11]。这些科学传播活动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各种科学学会的成立,二是科学家积极参与科普活动。这些都促进了科学走向公众的进程。

在科学学会的科学传播活动方面,英国皇家学会对工艺技术的传播是早期对实用科学知识传播的实例。早期的英国皇家学会联合了对自然哲学及其应用感兴趣的学者们,并资助了“自然、艺术及工程史”的研究,第一次对17世纪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科学描述,皇家学会促进了重要的科技成果的发表,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工艺技术[12]。此外,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工业城市出现的许多外省科学学会纷纷致力于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它们结合本地优势,鼓励相关研究,用科学知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些地方性学会的出现不仅广泛地扩散了科学知识,也推动了科学知识与工业的有效结合。除了上述地方性学会,英国科学促进会的成立也加速了科学走近普通公众的步伐。英国科学促进会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业科普组织。早期的主要活动是科学家宣讲新观点、对新发现和新发明展开辩论[11]。

除了这些学会致力于英国的科普之外,英国科学家也活跃于科普事业上。为了使实用知识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去,英国许多学会联系科学家设置了科学讲堂。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就是科学讲堂的主讲人之一,为科学爱好者讲解科学知识,其中最为有名的《蜡烛的故事》,成为一本著名的科普读物。科学不再是神坛上的神秘之物,它被更广泛地普及到了英国的普通民众中。

这一时期的科学传播,不只是理论知识的传播,更重视实用知识的传播。早在18世纪,就有面向公众的付费科学讲座成为传播实用知识的主要平台之一,通过力学、静水力学、气体力学、化学、光学等科目具体知识的传授,推动科学在整个社会中的传播[13]。实际上,这种具体知识的普及有利于读者把实用知识应用在实际的生产与生活中去。综上,英国的科普活动,已经扩大到实际参加生产劳动的公众,并因为受众的原因而更重视实用知识的普及。

2实用知识传播学会与《实用知识传播学会的便士百科全书》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的实用知识传播学会(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于1826年在亨利·布鲁厄姆(Henry Brougham)勋爵的鼓动下成立。布鲁厄姆是一名律师、大法官、演说家、下议院议员和改革活动家,在当时改善教育、改革法律和废除奴隶制的运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英国开始面向更广大的公众进行科普的这一时期,布鲁厄姆向马修·达文波特·希尔(Matthew Davenport Hill)提出成立一个学会的想法,他希望用成本价出版具有指导作用的实用知识图书。正如布鲁厄姆在其起草的学会章程中所写,学会的目的是:向社会各个阶层传授实用知识,特别是对那些无法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或者可能更喜欢自学的人[14]。学会的其他创始成员还有:詹姆斯·密尔(James Mill)、约翰·罗素勋爵(Lord John Russell)、弗朗西斯·蒲福上尉(Captain Francis Beaufort)、坎·霍布豪斯爵士(Sir J. Cam Hobhouse)和彼得·馬克·罗杰特(Peter Mark Roget)。创始人们是该时期的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15],可以看出当时各个领域的学者们都很重视实用知识的传播。

上文中提到的茶香蔷薇就是在引种中通过两种不同品种的蔷薇杂交出外形更美、气味更香,并且耐寒的新品种玫瑰,这是追求物种多样性的衍生品。中国植物的引种既丰富了英国的物种,还为英国创造新物种提供了良好的原物种。《茶叶大盗》中也提到过类似的个案——由两种玫瑰之间意外发生异花传粉现象而促成了一个新玫瑰品种的诞生[25]76。

词条编写者不仅仅注意到了英国引种的中国物种,还注意到了引种过程中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更多的优良性状。被引种物种在花型、气味、习性等方面的培育与驯化,得到了更适应新环境的优秀物种,这在引种史上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3.2英国的海外植物考察活动重视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

英国人对植物地方性知识的关注就是追求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地方性知识指那些具有与其自然环境长期打交道的社会所发展出来的理解、技能和哲学[28]。在《便士百科全书》有关中国植物词条中所介绍的地方性知识就主要体现在理解与技能上,如上表最后一栏所列,不同地区的人对植物的认知是不同的。比如“人参”这一词条写道:

这种植物在中国的典籍中记载有很神奇的功效,可以使人消除疲劳,激活衰弱身体,恢复耗尽的体能,使老年人变得年轻,但是植物学家(欧洲的)认为人参只不过是一种名为西洋参的植物,这种植物也存在于北美,在那里像中国人所说的那么优秀的价值并没有被认可。但是,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很难想象,对植物能量的这种非凡信仰完全没有基础。没有比做一些科学调查更好的了。[29]

从中可以明顯感受到,由于地方性知识的差异,面对相同的植物,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词条的编写者虽然并不了解人参这种植物到底有没有神奇的药效,但从这段表述可知,作者认为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对植物的认识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在阐述中提出可以通过科学考察来进一步确认。

这些地方性知识不仅拓宽了英国学者的知识领域,并藉以了解不同环境背景下的文化,激发了他们的研究兴趣,这体现了英国人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

由此观之,《便士百科全书》中无论对观赏性植物、药用植物还是经济植物的介绍,都体现了对物种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追求。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了不同的知识传统,不同的知识传统影响着当地人的知识结构,而英国人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使知识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对知识体系的重塑有着重要意义。

在有关中国植物的词条中,“茶”词条同时具有英国人关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这两个特点,并且词条编写者对“茶”词条的中国属性着墨较多,相比于其他词条来说更有代表性,所以笔者将结合“茶”词条的文本做进一步地分析。

4《便士百科全书》对茶叶知识的阐释

茶叶最早何时输入英国并没有明确记载。《茶叶全书》中提到,英国伦敦的“加威”咖啡馆在1657年公开贩售茶叶供贵族宴会使用,到了1715年左右,绿茶出售的价格开始降低,茶叶开始普及。此时茶叶的流行,也因为茶的一些功效引起一些争议,但是饮茶的风气在18世纪还是有增无减,一直到19世纪,茶叶都是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30]。因此,当时英国也有一些出版物中提到茶,例如威廉·密尔本在1813年出版的《东方的商业》,1926年鲍里斯·帕罗维奇·托加舍夫的《作为茶的生产者的中国》[31]。

不同于其他百科全书对茶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便士百科全书》注重对茶的实用知识的阐释。例如:茶的起源、种类、种植、采集、炮制、冲泡,茶叶的成份分析,茶叶的药用与食用等等。下面就根据文本,对“茶”词条的结构与内容进行分析。

4.1“茶”词条的结构与内容

对茶(Thea)②词条的阐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茶的起源与种植,第二部分分析了茶的医学与食用知识,最后一部分是关于茶贸易。整个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重视细节的阐释。从具体文本看,作者既对当时中国与茶相关的实用技术与技巧以及相关的风俗与禁忌做出细致介绍,也留意到中英之间的差异并对之做出比较。

有关茶的种植、采摘、炮制,首先涉及的是相关的技术和技巧。

文本在介绍中国茶树种植时这样写道:

当它们(种子)成熟后不久,在它们要留下的地方播种。几颗种子被放入四到五英寸深,间隔三到四英尺的穴中;否则在十一月和十二月,它们就不能很好地保持下来种子的油性。当雨水来临时,植物就会破土而出,除了去除杂草几乎不需要进一步的护理,直到它们三岁长出第一片叶子。它们很少被移植,但有时将四到六株植物放在一起,以便形成一个精细的灌木丛。在生长了七年或十年之后,为了使大量的嫩枝发芽,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叶片,它们会被砍伐。[32]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到,词条编写者对茶树种植细节交代的很清楚,例如种植的方法、播种时种穴的深度和密度以及初期和后期的护理等。

不仅茶树的种植如此,对于茶叶的采摘等环节,词条均给出详细的介绍。

例如文本中表述茶叶的采摘时,把摘叶的时间、方式、注意事项都一一详细地列出。茶叶的采摘时间第一次通常是在三月或五月(根据不同地点);第二次是大约两个月后,或五月和六月;第三次是八月份或者在第二次采集的六周后。有些地区和采茶人为了保护茶树和保障茶叶的品质也会避免第三次采茶,第三次采下的叶子粗大,品质不好。中国采茶者非常注意茶叶的采摘时间与次数。

关于炮制茶,介绍工具有铁锅、小铲子。炒茶分为干法和湿法。炒茶的手法或徒手炒或用铲子快速地翻炒。炒茶要注意翻炒的速度与频率。文本中对制茶的描述虽然字数不多,但字句清晰,意思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中国茶的种植、采摘、炮制的步骤作者表达的条理分明,步骤清晰,其阐释非常像教科书,对读者中从事茶叶种植人员来说,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其次,有关茶的风俗与禁忌。例如,在采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对采茶者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文中写道:

在采茶叶的前两三个星期,采茶者被禁止吃鱼或其他被认为不洁的食物,以免因呼吸不洁而污染树叶。他们还被要求每天洗两三次澡,不允许用裸露的手指收集茶叶,总是戴手套。[32]287

为了保证茶叶的味道,采茶者不可以直接接触茶叶,也不可以让自己的气味影响到茶。正是由于这种严苛的采茶步骤,才保证了中国茶的良好品质。这种采茶方式非常具有地方性特点,是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与社会经验中才会出现的方式。

再次,词条的编写者在写作中也注意到中英在某些细节上的差异。例如茶叶的储存与冲泡。

在储存方面,为避免茶葉变味,中国人会把上好的茶叶放在窄口的瓷罐中,密封,陶瓷的稳定性非常好,有利于茶叶的储存。

在冲泡方面,为了减少茶的辛辣味,中国人在少部分茶叶上倒入沸水,不像英格兰人那样把茶叶泡软而是立即将其倒掉,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茶叶的味道[32]288。泡茶时的洗茶步骤显然更具有地方性,英格兰人在冲泡时是没有先用热水激发茶香而后泡茶的步骤的,这种冲泡是在当时的地域与环境中长期发展而来的特殊方式。词条编写者注意到,中国人饮茶并不全因为茶的味道。例如文中提到中国的一些较为贫苦的人们会煮制粗茶来饮用。煮沸茶不仅能提取到茶叶的美好的味道,最主要是能够改变碱性水质。

对这些细节差异的比较反映了编写者对地方性知识的重视,而通过对这些具有地方性的实用知识的陈述,为英国的读者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可能性。对地方性知识的探究,也有助于把地方性知识变为普遍性知识而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4.2知识来源分析

“茶”词条对茶知识的阐释,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会引用到文献或一些科学的实验数据。根据对文本的分析,笔者发现“茶”词条的知识来源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关于英国人对中国茶的认识史。文献主要来自一些商业史上的记录。第二是介绍一些关于茶的科学知识。文献主要来自植物采集者、植物学家、化学家的研究与科学刊物的记载。下面就这两个方面来具体讨论“茶”词条在编写时所依据的知识来源。

4.2.1关于英国人对中国茶叶的认识史

我们知道中国人认识茶叶的历史已经很久了。但是对于19世纪初的英国人,他们认识茶的时间不过二三百年。作者首先对英国人认识茶的历史进行了追溯,在“茶”词条的开篇就列举出了麦克弗森(Macpher‐ son)的《欧洲与印度商业史》(History of European Commerce with India)中对中国茶的记载:

‘茶(sah)是索利曼提到的中国人通常的饮料。他是一个阿拉伯商人,他写了一个大约在公元850年的东方旅行记录;麦克弗森在十六世纪中叶之前来过中国和日本。在耶稣会传教士时代之前,他尚未能找到任何关于茶的记录。[32]284

笔者查阅到《欧洲与印度商业史》原文这样写道:

阿拉伯商人索利曼(Soliman)曾在一篇关于850年他在东方旅行的记载中提到中国人把茶(“sah”)作为的常用饮料,但是,我们知道,在许久以后,它并没有被进一步传播到西方世界,我相信,在16世纪以前的任何欧洲作家的作品中,也没有哪怕一丁点儿提到它。[33]

对比原文与引文,我们可以看出引文基本表述了原文的意思,但有两处略有不同。一处是原文中麦克弗森的表述是他相信在16世纪以前的欧洲作家作品中,没有提到过有关茶叶的记录,而《便士百科全书》中词条的编写者在引用该书时将之表述为麦克弗森尚未找到任何相关的记录,这里也就隐含了其他人找到有关记录的可能性。由此可知,词条的编写者在引用一个事实时体现出较为谨慎的态度。二是原文中并没有提及耶稣会士,但在词条编写者的表述中则将原文中的“16世纪之前”写作“耶稣会传教士时代之前”,从而显示出词条的编写者关注到了彼时耶稣会士的在华活动,并且充分注意到耶稣会士在16世纪以后在与中国相关的知识传播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西学东渐时期,来华耶稣会士不仅将西方知识伴随着传教带入中国,同时也将中国植物知识带回欧洲世界,作者重视来自耶稣会士的中国信息也对中英植物学知识交流有一定帮助。

4.2.2关于“茶”词条中阐释的知识的知识来源

在对具体茶知识的阐释中,词条的编写者引用了大量植物采集者与科学家的报告与研究。比如德庇时(John Francis Davis)、瓦立池(Wallich)、阿贝尔(Abel)、詹姆斯·坎宁翰(James Cunningham)、传教士卡勒里(M.Callery)、麦克莱兰(MacCleland)、布鲁斯(Bruce)、李比希(liebig)、布兰德(Brands)等人。下面将结合具体文本来讨论。

文本在介绍茶树种植的环境时,提到外贸茶树的种植范围是北纬27°到31°之间,而日本群岛的茶树可以分布到北纬41°,作者引用了瓦立池曾经提到过位于北纬17°的交趾支那也有茶树种植,这样种茶地域分布在北纬17°到41°之间。作者引用格罗齐尔(Grozier)所提到松萝茶(songlo)是根据松萝山命名,武夷茶是根据武夷山而命名,间接证明茶树是可以生长在山丘上的。同时又加引了坎宁翰在山顶收集标本时发现茶树和松树一起生长[32]285,进一步说明茶叶可以在山区种植的事实。关于茶树生长的土壤环境,阿贝尔博士认为花岗岩的混合物是合适的土壤,而好望角将提供适合气候[32]286。笔者发现这条是引自《中国旅行记:1816—1817》,原文写道:

我根据在江南省旅行途中搜集到的标本判断,凡是搜集到绿茶标本的地区,其岩石构成主要是砂岩、片岩和花岗岩。至于福建省红茶产区岩石构成的确切性质可能是怎样的,我还没有得到准确的信息。但是,由于将福建省与江西省分开的巨大山脉,同时也把江西与广东省分隔开,由此或许可以合理地推断,它们的岩石结构是一样的;山脉东侧的山坡和土壤与我们在山脉西侧看到的是同样的,或者说它们覆盖的土壤就像茶树生长的土壤。假如这一推理是正确的,好望角的土地是由同样种类的岩石构成的,即花岗岩、片岩和砂岩,土壤的类型也与中国茶叶产区相同,这种结构与茶树种植地区的地理环境相比,可以说是同样有利。[34]

对比引文与原文,引文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并没有具体分析。但是文本中又加入了对土壤成分的分析表,其中:硅石∶氧化铝∶碳酸镁∶碳酸钙∶铁的氧化物∶植物纤维∶水的比例为0.675∶0.18∶0.03∶0.02∶0.065∶0.01∶0.02[32]286,这样的数据更加直观。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提到的学者或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或曾来华采集过植物标本。比如,德庇时,1816年随英国使团来过中国,1844年任香港总督,他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并写过有关中国的书籍。坎宁翰曾做过东印度公司设在澳门工厂的医生,1698年和1700—1702年两次来华,主要在厦门及浙江舟山采集植物标本[35]。阿贝尔,英国博物学家,1816到1817随英国大使来京,途经香港、华东沿海地区、天津、河南、江西、广州,沿途采集了许多植物标本,发现至少两个新属以及许多新种[35]664。瓦立池博士在东印度公司的授意下于1835年进入印度阿萨姆地区考察[36]。由于瓦立池等人有在中国采集的經验同时又考察过阿萨姆地区,他们对两个地区茶叶品种、种茶土壤、茶的生长环境等可能有过比较性的研究,而且他们的研究是基于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对茶知识的了解是比较全面而真实的。由此观之,词条中引用他们的观点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数据文献也被用到研究中国茶食用与药用价值方面。例如当提到茶叶受到广泛喜爱的原因时,词条的编写者并没有像其他介绍茶叶的书籍一样从社会、文化与人的心理等方面去解读,而是从茶叶本身的化学成分中做出分析。该词条引用化学家李比希的实验数据说,人体内胆汁特有的一种化合物“牛磺酸”的合成很可能和茶叶中的茶碱有关。茶叶中1原子咖啡碱(C8N2H5O2)与9原子水(H9O9)③与9原子氧(O9)结合可以生成2原子的牛磺酸2(C4N1H7O10)。人体内“胆汁(bile)的主要成分只含有3.8%的氮,其中只有一半,即1.9%,属于牛磺酸(taurine)。”茶叶中的茶碱(咖啡碱)可能有助于胆汁的合成。编纂者也提到了在化学意义上茶叶中的茶碱比其他所有氮化植物更好地达到了这个目的[32]289。所以可以解释为什么茶叶会更受素食者和少运动的人的欢迎,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胆汁合成有茶叶的功劳。

通过以上对具体文本引用的文献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便士百科全书》中茶知识所依据的知识来源很大一部分都与海外采集和商业有关,这是因为英国海外的科学活动很多都是建立在贸易往来当中的,经济利益驱使英国人探索海外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通过来华的西方人留下的记录,最终在《便士百科全书》的诠释下转变成为实用知识。所以这些来华的西方人在知识的保存与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3与中国传统茶知识的差异分析

上文提到茶词条编写者主要以来华西方人的记录为依据作为茶词条中的茶叶知识的知识来源;而作为重要的茶叶产地,中国本土对茶叶知识有着完整的认识。本节选取茶书中最有代表性的《茶经》来对比《便士百科全书》中茶词条里的茶叶知识与中国本土对茶知识的认识有何异同。

《茶经》分为三卷十篇,分别讲述了茶的起源、种植、制茶工具、制茶方法、煮茶技艺、茶叶典故逸事、茶道等。《茶经》不仅仅在亚洲广泛流传,而且英国大百科全书中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蓬皮杜图书馆均藏有《茶经》的较早版本[37]。所以这里选《茶经》中茶树种植、采茶与“茶”词条中茶的实用知识相对应的部分进行比较。

在茶树适合生长的土壤方面,《茶经·茶之源》中讲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38]茶树生长的土壤,出茶最好的是在烂石中生长,其次是在砾壤中生长,最差是在黄土里生长。吴觉农先生解释烂石是风化较为完整的土壤,砾壤是含沙较多,粘性较小的土壤,黄土是粘性较多的土壤[39]。而“茶”词条中说到培育茶树最好的土壤为花岗岩的混合土壤。这里我们虽然无法得知风化较为完整的土壤具体是什么成分,但是可以看出其土壤颗粒是比较粗的。而花岗岩混合土也是颗粒比较大的土壤。所以两本书中所说的种植茶树比较好的土壤在型质上还是比较类似的,都是砂质土壤。

在茶树的生长环境方面,《茶经·茶之源》提到“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38]。长在山谷朝阳的树荫中的茶叶比长在山谷朝阴处的茶叶要好。“茶”词条中也提到茶叶种植的环境。通常认为茶树是种在丘陵地区,许多潮湿的环境下也能找到茶树,在中国光照多的地方茶树是最好的[32]285。这里词条编写者也提到了受光照多的茶树是比较优质的,但是他没有提到少光照的茶树不如多光照茶树好的原因。而陆羽详细叙述了原因,在阴山坡生长的茶树所产的茶叶性质凝结不散,喝了会“结瘕疾”。而且“茶”词条也没有提到在向阳林荫处生长的茶叶也有等级之分。这一点《茶经》阐释的更为详细。

关于茶叶的采摘,《茶经·茶之造》介绍采茶写道: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38]

上文提到茶叶的采摘是2到4月之间,时间应是农历,所以采摘时间应为3到5月。《茶经评述》讲到南宋以前,采茶限于春夏,而明代以后才逐渐延长[39]74。所以《便士百科全书》中提到的三个采茶时间3到5月,5到6月,8月,看来说的就不仅是采春茶的时间了。关于采摘什么样的叶子,《茶经》提到枝梢长到4、5寸的厚芽叶趁着清晨露水还在采摘是最好的。采摘时间是阴天下雨不采。“茶”词条虽然没有提到采叶大小与天气的要求,但是却提到了对采茶人的要求,在本文4.1中有详细阐释,这里不再赘述。

关于茶叶的炮制,《茶经》中提到的是制作茶饼。《茶经》是唐代成文,唐代的制茶方式并没有炒茶等工序。清代的《续茶经》则收录了唐代至清代时期茶事文献,其中讲到的制茶是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工艺。关于不同时期的工艺,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评述》总结过:三国魏以前直接晒干;魏晋至隋采叶做饼;唐元以蒸青饼茶为主,明以后以炒青绿茶为主,兼有“不发酵”茶类的其他茶叶和压制[39]88。明代就出现了高温杀青的炒茶方法了。《茶经评述》又提到:根据《续茶经》中引王草堂《茶说》,武夷茶制法是:晒青;摇青;摇到散发农香就炒、焙、拣。武夷茶是炒、焙兼具的半发酵茶[39]88。从制茶方面来说《茶经》与《续茶经》讲述了制茶工艺的一个发展过程,不同时期工艺不同。“茶”词条中的制茶并没有分时期与种类,作者提到有两种方法。干法是采来的叶浸入沸水半分钟,然后把半磅或者三季的叶子放进木炭加热的铁锅,搅拌防止烧焦,然后用铲子盛出来放在垫子或篮子中,趁热用手掌碾压,有黄绿液体流出,要重复六七次这样的焙烧和碾压。湿法是先把叶子放在沸水中煮,然后放在铁锅中轧制和干燥[32]287。无论是干法还是湿法,可以看到都是高温杀青的方法。这里提到的方法显然是明代以后的制茶方式,这与传教士进入中国考察的时间是吻合的。

从茶的种植、采摘、炮制方面,中英对中国茶知识的认识,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其一,《茶经》与《续茶经》作为茶书专著,其中的内容更加专业。而《便士百科全书》作为一般参考书,“茶”词条更重视对茶的地方性、实用性知识的阐释。其二,从《茶经》出现到《续茶经》的集录是有近千年的茶文化作为背景的,在日常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茶知识结构更加全面,从茶的种植、采摘、制造等工艺到茶器、饮茶、茶事等都有涉及。而《便士百科全书》“茶”词条收录的中国茶知识,是通过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商人、学者的见闻记录与他们读到的中国典籍而来的。因见闻或者是理解不同,他们对茶知识的阐释也是不同的。“茶”词条并没有提到炮制茶方式的年代变化,也没有提到因炮制方式不同而产生种类不同的茶,更没有过多的涉及到制茶的器具等。

5结论

《便士百科全书》出版于19世纪欧洲海外探险与科学考察的背景下,对异域植物的采集不但丰富了欧洲人对植物的知识,通过对一些物种的引种,也丰富了欧洲本土的植物物种。这也给欧洲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范发迪的研究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商业价值。在其《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一书中,他提到两个不同时期,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约瑟夫·班克斯和他在中国的联络人就已经开始系统性地收集有商业价值的植物的相关信息,但是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还是园艺及装饰植物。而在19、20世纪之交的来华采集员,则是直接深入到湖北四川和云南的崇山峻岭之中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在与中国人日渐增多的接触当中,博物学者也注意到他们之前不知道的,被当地人使用的种种动植物产品。因为商业价值,使他们积极进行了相关研究[10]76-77。这种转变说明当时来华的英国博物学家在实地考察和与中国人的往来中注意到了一些植物的地方性知识和实用知识。

《便士百科全书》的编写与出版也正发生在这个转变时期,其中有关中国植物词条对植物实用知识的阐释除了关注物种多样性与园艺装饰,也有很多对地方性实用知识的介绍,比如植物在当地的种植情况、使用情况、医疗价值等,这正是其对商业价值重视的体现。从上文对“茶”词条的中国植物学知识来源的分析可以发现,来华传教士、商人、学者等人在知识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对中国植物的采集记录、商务贸易记录与旅华记录,都直接或间接地保留下了最原始也是最珍贵的文献。这些文献为英国人阐释中国植物知识提供了最好的依据,同时也为今天的中国植物西传研究提供了资料。而从早期来华传教士、商人以及学者的知识采集,到《便士百科全书》中对知识的阐释与传播,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传递链。

注释:

①根据原文献,笔者发现补编分为两次出版,第一次补编为2卷,第二次补编为1卷,且出版于1858年.

②文本中茶词条共有两个,一个为TEA,一个为THEA ,在词条TEA后标有[THEA],意为词条TEA见词条THEA.

③原文中用H9O9表示9原子水,与现在表示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羅桂环.西方从中国的植物引种及其影响[J].古今农业, 1995(1): 1-6.

[2]罗桂环.近代西方对中国生物的研究[J].中国科技史料, 1998, 19(4): 1-18 .

[3]韩琦.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影响(1582—1793)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92-133.

[4]苏雪痕.英国引种中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史实及应用概况[J].园艺学报, 1987, 14(2): 133-138.

[5]苏雪痕.中国园林植物在英国园林中的作用[J].中国花卉盆景, 1987(2): 41.

[6]苏雪痕.中国园林植物在英国[J].植物杂志, 1987(4): 48.

[7]芦笛.英国邱园和外国人在中国的植物采集活动[J].中国野生植物源, 2014, 33(1): 55-62.

[8]芦笛.俄籍汉学家贝勒的植物学文献研究与植物采集活动考述[J].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8, 37(1): 36-54.

[9]林佳莎,包志毅.英国的"杜鹃花之王"乔治·福雷斯特[J].北方园艺, 2008(8): 140-143.

[10]范发迪.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M].袁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7.

[11]史晓雷.科学传播的演变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06.

[12]李斌.科学成为"公众知识"——18世纪英国的科学与文化[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0(6): 82-89.

[13]征咪. 18世纪英国地方科学讲座的市场化及其影响[J].学海, 2018(1): 212-216.

[14] Carlile J.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J]. The Open Court, 1919(2): 70-76.

[15] Weiss C H. Reflections on 19th-Century Experience With Knowledge Diffusion:The Sixth Annual Howard Davis Memorial Lecture, April 11, 1991 [J]. Knowledge: Creation,Diffusion, Utilization, 1991, 13(1): 5-16.

[16]Art. IV: Proceedings relative to the formation of a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in China [N]. Chinese Repository, 1834-12, 3(8): 383.

[17] Notices Literary: Publications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N]. Chinese Repository, 1833-11,(7): 329-331.

[18]张海林.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探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5(1): 94-104.

[19] Barrow I J. India for the Working Classes: The Maps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J]. Modern Asian Stud‐ies, 2004, 38( 3): 677-702.

[20]陈志辉.伟烈亚力的中西代数学比较及其史学渊源[J].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7, 36(4): 451-467.

[21]汪晓勤.中西交流的功臣:伟烈亚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70-73.

[22]Baker W. George Henry Lewes and the Penny Cyclopaedia: Twenty Seven Unattributed Articles[J]. Victorian Periodicals Newsletter,1974,7(3):15-18.

[23] Long G eds. The Penny Cyclopae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M]. Vol. 27. v-vii .

[24] Long G eds. The Penny Cyclopae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M]. Vol. 1. Preface to Volume the First .

[25]萨拉罗斯.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M].孟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71.

[26] Long G eds. The Penny Cyclopae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M]. Vol. 3: 199 .

[27] Long G eds. The Penny Cyclopae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M]. Vol. 20: 158 .

[28]刘兵.关于STS领域中对"地方性知识"理解的再思考[J].科学与社会, 2014, 4(3): 45-58.

[29] Long G eds. The Penny Cyclopae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M]. Vol. 11. 223 .

[30]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上卷) [M].侬佳,刘涛,姜海蒂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1: 37-52.

[31]刘章才.十八世纪中英茶叶贸易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8.

[32] Long G eds. The Penny Cyclopae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M]. Vol. 24: 286 .

[33] Macpherson D. The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Commerce with In‐dia [M]. Print for Longman, Hurst, Rees, Orme, and Brown, pa ternosterrow 1812: 128-129.

[34] Abel C. Narrative of a Journey in the Interior of China,and of a Voyage to and from That Country,in the Years 1816 and 1817 [M] . London:printed for longman, huret, rees, orme, and brown,pater‐noster—row. 1818: 211 .

[3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一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661.

[36] Dickinson E.C., With an Appendix by M. P. Walters. "Systematic notes on Asian birds. 38. The McClelland drawings and a reappraisal of the 1835-36 Survey of the Birds of Assam" [J]. Zool. Verh. Leiden 344, 12. ix . 2003: 63-106, figs 1-4 .

[37]陳倩.?茶经?的跨文化传播及其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 2014(1): 133-139.

[38]陆羽.文渊阁四库全书?茶经?(卷上) [M].永瑢,纪昀,等编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0844册: 0612 .

[39]吳觉农.茶经评述. [M]. 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6.

The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Useful Knowledge of Plants by British in China in 19th Century:A Case Study on the "Thea" Article in The Penny Cyclopae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DING Chenghui,WU Yan(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uhhot 010022,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knowledge of Chinese plants in the Penny Cyclopaed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lant entries with higher correlation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British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species divers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Through the case of the "Thea" ent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Chinese tea knowledge,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and the difference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tea knowledge.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the context of British overseas knowledge collection, British businessmen, missionaries and scholars in China provid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knowledge in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interpre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a relatively complete knowledge transmission chain has been formed.

Keywords: The Penny Cyclopaedia 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Chinese plants;tea

猜你喜欢
百科全书词条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利用简单的公式快速分隔中英文词条
漫画少儿百科全书
故乡的古茶树
茶的箴言
特殊的“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美丽的山茶树
为什么要有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