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阈下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作用与路径

2020-02-24 07:09归吉官张慧岳泽慧
档案与建设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归吉官 张慧 岳泽慧

摘要: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应主动融入区域文化软实力建设当中,并以其作为整合与开发的导向。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有助于增强文化凝聚力、提升文化传播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和扩大文化影响力,注重多部门协同开发、多出档案文化精品、走数字开发之路是其主要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特色档案;档案资源整合;档案资源开发

分类号:G272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Archives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oft Power: Role and Path

Gui Jiguan, Zhang Hui, Yue Zehui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6)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archives resources should be actively integrated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it should be guided by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tegrating and developing local characteristic archives resources will help to enhance cultural cohesion, enhanc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develop 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expand cultural influence. Focus on multi- departmenta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archival culture, and take the road of digital development is its main realization path.

Keywords:Cultural Soft Power; Archiv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rchives Resource Integra? tion; Archives Resource Development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制定了各自的文化发展战略。档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传播媒介,地方特色档案由于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內涵,是档案群体中最具文化属性的一支。

1概念内涵、现状与问题

文化软实力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1],它是相对于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等硬实力而言的。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文化差异和发展水平差距,文化软实力并没有一种普适性的概念和价值,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根据实际来探索和实践适合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模式[2]。档案部门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做好地方特色档案工作,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虽然地方特色档案的定义不一,但其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即体现为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稀缺性和地方区域性[3]。独特性可以表现为民族性、相对性和动态性等特殊属性[4];稀缺性则是数量稀少,而且分布状态和存在形态零散[5];地方区域性在于档案具有区域特色、历史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等地方特色[6]。可以说,由于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特性,它成了档案资源体系中最具文化底蕴的一类档案,有些甚至还代表了地方的标志性历史文化。因此,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

关于地方特色档案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对其概念的界定[7],之后逐渐扩展到地方特色档案的收集、征集等资源建设问题[8][9]。综观现有的研究成果,虽然已经意识到档案与档案工作和文化事业、文化软实力建设之间的关系[10],但大多是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泛泛而谈,对具体的参与和提升路径、对策、措施并未过多涉及,对与文化软实力建设密切相关的特色档案资源这一明确而具体的研究对象更是未尝涉足。而且,在以往的城市、民族、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实践中,长期忽略了一宗重大的文化资源,即地方特色档案资源。鉴于此,本文在强调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参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现路径,为我国地方特色档案工作助力区域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2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在区域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2.1增强文化凝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民族、国家共同文化精神里所彰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主要体现为一种文化特质[11]。首先,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有利于文化自信的树立,进而增强民族、国家的文化凝聚力。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底蕴丰厚的文明。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可以使隐晦的、碎片化的文化更加鲜明和系统,从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民族、国家文化的自信心。其次,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有助于形成文化的多样性,进而增强民族、国家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多样性是充分尊重每个社会群体进行文化平等交流的具体表现,是民族、国家文化凝聚力形成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国家,整合与开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的特色档案资源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形成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凝聚在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之中。再次,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强民族、国家的文化凝聚力。文化认同具体来说就是个体对群体文化的认同,是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区域文化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其实就是个体、民族、区域表达文化认同,向外界展现自己的文化魅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搜罗和凝聚认同该文化的所有个体的过程。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山东省档案局(馆)主动将地方特色档案——潍坊风筝档案的整合、开发融入山东省文化建设之中[12],潍坊风筝成为山东省首批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潍坊风筝档案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资源,同时也成为市民在心理与情感上认同与向往一个城市的重要元素。

2.2提升文化传播力

文化传播力是指文化传播到受众,影响社会的能力,而且这种影响主要是正向的、积极的[13]。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独具的文化元素,使之极易融合于文化事业。在国家公共文化产品中也可随处找到特色档案元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他们甚至还明确了以档案记录的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指出了这种方式在提升文化传播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将档案里的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可以大大提升民族、国家的文化传播力。苏州丝绸档案在没有整合开发之前,由于资源的分布分散导致其文化价值被湮没,而整合开发之后的丝绸档案则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人们在传承和弘扬丝绸文化道路上的奋斗足迹,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民的审美风格和衣冠礼制[14]。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将丝绸档案里的各种文化元素充分融入苏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大大提升了民族文化传播力[15]。

从传播形式来看,经过整合与开发后形成的档案文化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而且其传播渠道相对规范和权威,其内容也比较系统。这种形式明显不同于民间文化的口耳相传式的人际传播,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文化传播中由信息损耗导致的文化误解、误读。从传播价值来看,经过整合与开发的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其资源价值更高、文化元素更突显,更容易从中提炼文化精华。再加上,档案承载着民族、国家的主流意识,是民族、国家主流文化的代表和缩影。所以,基于档案元素的文化传播是一种正向、积极的文化传播。从传播效果来看,经过整合与开发的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可以发现不同文化节点的關联性,促成文化的系统性。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系统性文化相对于碎片化的文化更易于人们的接受和认可,并形成文化认同,从而也更利于文化的传播。

2.3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指创作和创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社会能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部分[16]。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参与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其天然的优势。从档案特征来看,地方特色档案除了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历史性等档案基本属性之外,还独具区域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民族特色等特质。这些特质反映了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文化元素和底蕴,使其具有了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资本。从档案的实存形态来看,它的载体形式先后经历了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质、电子等变化和沿革,其信息记录和表达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除了我们常见的载体加信息记录这种实存形态之外,还有相当丰富的实物档案样本,多种形态、形式相互结合的方式对融入文化产业开发是十分有益的。从档案价值来看,由于地方特色档案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融入文化产业之后,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重价值。

地方特色档案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的途径很多,常见的有商业化开发和产业化开发两种。商业化开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比较普遍,就是与制造产业结合生产文化产品。在档案领域也有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外相对比较盛行。产业化开发一般是与文化旅游业相结合,以地方特色档案资源作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素材和基础,在文化旅游产品中注入档案元素。以革命历史档案为素材的红色旅游产业开发,以工业遗产档案为素材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这些都是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参与文化产业化开发的具体表现。常州市运河五号创意园区就以工业遗产档案为素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开办主题商店、纪念馆让游客与市民感受城市记忆与历史文化[17]。

2.4扩大文化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是民族、国家精神文化面貌和整体文化素养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是一种广义的信息[18],基于文化的软实力可以跨越地区、国界。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何更快、更好地让自己的文化走出去,扩大影响力?一般来说需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先是“从无文化到有文化”,再到“从有文化到有文化名片”。“从无文化到有文化”的过程是挖掘、发现文化的过程。有文化的城市和地区都十分善于开发文化,而文化开发离不开对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整合开发,这种关系如同源和流一般。有了文化不等于就产生了影响力,还需要使文化走出去,打造文化名片扩大文化影响力,这就是“从有文化到有文化名片”的过程。城市有城市文化名片,民族有民族文化名片,国家有国家文化名片。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更容易打造文化名片。而且,这样的文化名片更有理有据、更有血有肉、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进而得到广泛的认同。

相比较于流行文化和低俗文化,民族、国家文化只有多开发、多传播、多扩大影响力,才更有助于人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高。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是民族、国家文化的源头之一,对其整合与开发是恢复、唤醒文化,甚至赋予文化新生命的过程。扩大文化影响力需要找准文化的源头,实施精准的文化内涵挖掘和重塑。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府档案文献蕴含着大量的儒学思想及文化,通过整合开发与研究孔府档案,不仅能够恢复和再现儒家的思想文化精髓,也能借助当代的学术研究赋予其文化新生命,进而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扩大国家文化影响力[19]。

3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实现路径

3.1走协同开发之路

文化软实力视阈下的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凭档案部门的一己之力是难以胜任的,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走协同开发之路。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让档案工作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民族、国家文化建设当中,会涉及档案部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各类市场主体以及学术机构等不同主体。受时代变革的影响,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同治理主体间的界限已不再是泾渭分明。为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调动各自的积极性,十分有必要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地位,建立不同主体间的互动机制。

(1)协同开发需要基于不同主体的职能明确其责任

档案部门是国家档案事业中坚力量,自身不仅拥有丰富的档案资源,而且还具有指导、监督其他机构、组织或部门档案工作的职能。档案部门作为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核心力量,居于主导地位是职能分工的需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文化事业单位是国家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的重要主体,在文化建设领域有其自身优势,而且有不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是分散在这些机构中。因此,它们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开发资源的重要力量。各类市场主体是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必要力量,市场主体的适当介入既可以弥补其他主体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又可以使文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学术机构包括高校里的研究机构是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的辅助力量,它们主要是发挥咨询和建议的作用,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社会组织是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的补充力量,可以承担递送公共服务的任务,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为其他主体减轻压力。

(2)协同开发需要建立不同主体间的互动机制

不同主体间的协同互动,既要各司其职,同时也要相互协调。各司其职的前提是明确责任和地位,而相互协调的维系需要在强化责任意识的前提下相互信任。首先,要划分与不同主体相匹配的责权利,唯有如此各主体才能各尽其责,规避各种风险。其次,要加强不同主体的信用建设,不同主体的协同互动依赖于各自的信用基础与相互的信任关系[20]。文化软实力视阈下的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同样涉及不同主体的责权利,以及彼此信任关系的建立。只有厘清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广开门路,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协会)和企业广泛开展合作,申报了多个科研创新项目,并为丝绸档案文化的增强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搭建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平臺[21]。

3.2走精品开发之路

档案文化产品很多,但能出精品的却不多。档案工作要真正服务于民族、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多开发文化精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档案文化精品,不仅能够实现对地方特色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的价值,还可以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不断提高档案部门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由于资源优势,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最容易出精品。精品开发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文化品牌、文化名片。

(1)开发档案文化精品需要一定的项目驱动

由于档案自身的属性、价值以及档案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纯粹的市场行为无法主导文化精品的开发,主要还是依赖于相关的项目来驱动。综观我国档案文化精品开发的成功案例,大多体现这一点。最为典型的就是苏州丝绸档案,先后被列入《江苏省珍贵档案文献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献遗产之一。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申遗的成功就是以申遗项目为驱动,使之从地方走向全国,最终影响世界。以项目驱动档案文化精品的开发,符合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的基本规律,重在强化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实现了地方特色档案资源从散居到整合,还打造出了民族、国家文化品牌。

(2)开发档案文化精品需要一定的市场手段

市场手段与项目驱动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可以相互交叉融合。项目驱动以公益为主,市场手段则是以利润为动力和初衷。市场手段可以使档案文化产品化,也就是通过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来创造档案文化产品,提炼精品。国外档案机构在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我国档案部门开发档案文化精品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市场手段也可以使档案文化产业化,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创造需求。诸如工业遗产档案、红色档案等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最好的开发就是产业化开发,使之与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当然,市场手段的运用目前来看还存在不少障碍,尤其是传统思想的束缚。不过可喜的是,档案部门已经意识到市场主体的有效参与能够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

3.3走数字开发之路

主动顺应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不仅有利于档案部门将先进的理念、技术融入资源整合开发的手段、方式和方法,而且还有利于社会公众对资源的利用与传播。

(1)资源的聚集和整合是实现数字开发的先决条件

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大多呈分布分散、载体形式多样性的特点。以往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一般会涉及不同保管部门或管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单纯的档案实体整合很难兼顾各方利益。如果在数字开发前可以对传统的档案实体进行数字转化,使其成为数字档案资源,那么这种数字转化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数字资源整合便能够有效破解传统档案实体聚合困难的问题。

(2)构建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是实现数字开发的关键

档案部门可以结合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以及民族宗教特色开展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遴选,建设若干各具特色的专题档案数据库,这也是进一步构建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统一管理平台的基础。构建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集成和动态管理。在特定区域内,以具有一定基础的某一档案馆作为中心馆,依托其原有架构设计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系统,并负责后期的运行、维护和资源调配,实现资源的集成管理。该平台还可以实现对资源的适时补充,实现动态管理,丰富和优化平台资源。

(3)互联网是实现数字开发的重要场域

互联网是盘活档案资源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激活和传播档案文化的重要窗口。档案部门不仅要拥有互联网思维,还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档案部门不应满足于以往或当前在互联网上建成的档案门户网站以及采用的社交媒体工具,还应更积极主动地拓宽互联网阵地,不断创新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数字开发的目标就是讲好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故事,传播城市、民族、国家文化声音。

云南省档案局(馆)立足于地方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了若干各具特色的专题档案数据库,并开辟了网站展厅,使其特色档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在依托电视、报纸等传统权威性新闻媒介的同时,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积极将最新的丝绸档案文化资源推介给公众,主动地拓宽互联网阵地[22]。

*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广西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分布与整合研究”(项目编号:2019-R-24)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与参考文献

[1]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8.

[2]赵悦清.文化软实力视阈下的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19.

[3]刘国能.关于地方特色档案[J].档案工作,1992(12):24-25.

[4][6]夏秀丽.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J].中国档案,2017(6):38-39.

[5]张锡田,王琪.地方特色档案收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档案,2018(7):11-14.

[7]李玉春.做好反映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J].辽宁档案,1989(5):20.

[8]王敏红.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探寻档案征集路径——以太仓市档案馆开展地方特色档案征集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7(4):83-85.

[9]金幼囡.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建设方法谈[J].浙江档案,2010(9):36-37.

[10]张溢.探析档案工作与文化事业、文创产业的融合途径——以常熟市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8(12):76-79.

[11]张友谊.文化软实力——提升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影响[M].济南出版社,2013 :251.

[12]冯恩杰.地方特色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潍坊风筝档案为例[J].人文天下,2019(17): 67-73 .

[13]佟斐.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5):74-78.

[14][21]陳鑫,卜鉴民,方玉群.柔软的力量——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抢救与保护丝绸档案纪实[J].中国档案,2014(7): 29-31.

[15][22]谭必勇.社会记忆构建与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传播——以“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为例的考察[J].兰台世界,2018(6):13-17.

[16]丹增.文化力与文化生产力:文化经济发展的立足点[J].思想战线,2007(3):86-93.

[17]汪茜.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以常州市运河五号创意园区为例[J].兰台世界,2019(9):15-19.

[18]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86-91.

[19]王琪.山东省曲阜市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8(4):9.

[20]张贤明.强化责任意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8-2-8(15).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
华语学术出版全球化的反思与路径探索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
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探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