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艳 赵如
【摘 要】 目的:总结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所致严重乙酰胆碱能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收治的1例结肠癌患者,归纳其使用伊立替康进行化疗过程中出现严重急性胆碱能综合征的护理要点结果:硫酸阿托品为抗胆碱药物,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可有效缓解乙酰胆碱能综合征结论:伊立替康是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后者诱导可逆性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构解旋;伊立替康及其活性代谢物SN-38可与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断裂单链的再连接。现有研究提示,伊立替康的细胞毒作用归因于DNA合成过程中,复制酶与拓扑异构酶I-DNA一伊立替康(或SN-38)三联复合物相互作用,从而引起DNA双链断裂。使用伊立替康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在应用伊立替康前30min应预防性使用硫酸阿托品,如出现严重乙酰胆碱能综合征,要立即对症治疗。对有急性严重乙酰胆碱能综合征既往史的患者,下次应用伊立替康前尤其注意对其使用硫酸阿托品的剂量的改变。嘱患者在出现头晕、心前区不适、四肢麻木胀痛、腹泻、腹痛、出汗,流延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及护士。当患者出现诊断为乙酰胆碱能综合征时,静脉或皮下注射0.25mg至1mg的阿托品(除非有使用禁忌症)。
【关键词】 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 乙酰胆碱能综合征 硫酸阿托品 结肠癌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46-02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攀升,抑制肿瘤药物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和创新,伊立替康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化疗药物之一。大量报告显示,使用伊立替康已发生不良反应,急性胆碱能综合征是该药物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通过对1例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进行总结,旨在归纳严重急性胆碱能综合征护理要点,具体报告如下文。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因"乙状结肠癌术后IV期"入院行化疗。化疗方案为FORFIRI。化疗前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可,心律齐,2017年8月18日行第一周期化疗。
1.2方法
1.2.1治疗方案
具体药物用法及用量:给予氯化钠注射液100ml+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齐鲁制药)280mg、氯化钠注射液250ml+亚叶酸钙(江苏恒瑞医药)600mg、氯化钠注射液150ml+氟尿嘧啶(上海旭东海普)600mg静脉输液,氯化钠注射液80ml+氟尿嘧啶注射液3800mg泵入。
1.2.2 乙酰胆碱能综合征
8月18日伊立替康组液体滴注结束后,在滴注下一组亚叶酸钙组液体约200ml时,患者突然出现头晕、周身不适,血压170/110mmHg,遵医嘱硝苯地平10mg舌下含服 ,苯海拉明20mg肌注。半小时后患者头晕加重,周身乏力、痛苦面容、四肢麻木,遵医嘱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检测,心电监护示:窦性、律齐,血氧饱和度99%,血压170/94mmHg,心率72次/分,呼吸26次/分,体温36.5℃。考虑为伊立替康引起的急性乙酰胆碱能综合征,14:20给予硫酸阿托品0.25mg皮下注射。18:30患者再次出现大汗,面部潮红,胸闷气短加重,深大呼吸,四肢无力,四肢末梢麻木、胀痛,急查心电图,回报基本正常,给予硫酸阿托品0.25mg皮下注射,症状缓解不明顯。19:13急查血清胆碱酯酶测定,胆碱酯酶(CHE)4.9u/ml,19:57给予硫酸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一小时后症状缓解。8月19日晨8:00患者再次头晕,周身乏力、四肢麻木及胸闷气短,遵医嘱硫酸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行补液补钾治疗,半小时后症状缓解。
1.2.3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对患者进行环境清洁、个人卫生、口腔护理、大小便管理、饮食及用药管理、病情变化及睡眠等基础护理。
(2)心理护理 缓解患者压力,转移注意力,如聊天,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放松自我;做好健康宣教,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疾病及治疗计划,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及早发现患者已有或将有的负面情绪。
(3)化疗不良反应护理 对患者的饮食指导, 嘱患者尽量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鼓励多饮水,定时排便,发生便秘时可适当用药或行腹部按摩;对已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应更加关心,指导患者选择体位,避免发生呼吸道阻塞,及时清理呕吐物,保证患者住院环境清洁。
(4)口腔护理 化疗患者易发生口腔黏膜炎,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护理。
2 结果
硫酸阿托品为抗胆碱药物,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可有效缓解乙酰胆碱能综合征。当患者出现诊断为乙酰胆碱能综合征时,静脉或皮下注射0.25至1mg的阿托(除非有使用禁忌症)。
3 结论
伊立替康是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喜树碱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后者诱导可逆性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构解旋;伊立替康及其活性代谢物SN-38可与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断裂单链的再连接。现有研究提示,伊立替康的细胞毒作用归因于DNA合成过程中,复制酶与拓扑异构酶I-DNA一伊立替康(或SN-38)三联复合物相互作用,从而引起DNA双链断裂。伊立替康运用于结肠癌的化疗存在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包括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黏膜损害等,该药物所致胆碱能综合征的高发性,同时在针对其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刘云鹏,2008年转移性结肠癌个体化治疗进展回顾{1} 中国癌症杂志,2009.19(6):406-408.
[2] 陈美华,苏琪琴,陈丽飞等.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伊立替康化疗致胆碱能综合的护理{1}.护理学报,2012,19(10):69-70.
[3] 王伟兰,朱曼,郭代红等.伊立替康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研究{1}.中国药业,2011,20(3):41-42
[4] 曾丽梅,陶静楠,董超.伊立替康所致急性胆碱能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1}.(20)健康导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