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需要“拆篱”而不是“筑墙”

2020-02-24 07:06邓大洪
中国商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保尔森中美世界

邓大洪

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虽然已于2019年11月22日落下帷幕,但来自全球的500余位中外企业家、政府官员、前政要和专家学者等针对“脱钩呓语”发表的一些真知灼见,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这对于破解国与国之间的“信任赤字”,化解贸易摩擦,以及促进科技创新,让创新成果惠及世界、惠及全人类等,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封闭是创新的“坟墓”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应惠及全球,而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这是习近平主席去年11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的外方代表时的讲话。

当前的世界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表示,当一些创新技术具有广泛的商业开发潜力同时并不威胁国际安全时,封锁这些技术就可能将经济领军者的地位让给作为竞争对手的企业和国家。

“创新与应用是无国界的。创新使我们能够高效、便捷地分享彼此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能够携起手来汇聚智慧,应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全球经济社会进步的新动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说,“封闭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科技脱钩和人为设限不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也将无谓地增加新的创新成本,背离创新的初哀,于人于己都不利。”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桑贾伊·梅赫罗特拉以半导体行业为例表示:“高科技行业需要交流接触,使企业的创新能够让所有客户受益。我们要支持自由创新,并且是在公平的环境里支持创新。”

“零和游戏是危险的。”保尔森表示,开放可以促使竞争,竞争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筑起篱笆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封闭创新、打断创新实际上打断的是自己攀登技术顶峰的可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全球产业链已经是个整体而密不可分,零和博弈只会给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各领域带来极大的混乱。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为世界描绘了一个美好愿景,更是展现了中国好、世界更好的开放诚意。”

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部创新的历史,每当出现颠覆性创新时都会改变人类的命运,但没有一次革命是哪 个国家发明了这项技术就为之独有,一定是通过分享、转移、转化才形成全球的科技革命,这就需要开放的胸怀,需要合作的诚意。

合作是创新的“摇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未来,创新将在更深层次上改变世界。众多与会人士发出呼声:各方应超越贸易争端,加强各领域创新合作,共建开放、创新、共享的世界经济。

“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经济动能不足、更加脆弱,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与会的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说。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表示,人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并相信科技创新必将有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创新需要智慧,更需要开放合作。中美两国要用沟通、开放、包容支持创新发展,支持全球经济的发展,支持新技术为人类带来的新的变化和福祉。

“我们要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心态迎接5G带来的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产业链里的所有业态要相互信任,而不是相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自學以5G为例说明了合作对创新的重要性。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改变世界的商业和经济版图。我们需要兼容性,弥合技术鸿沟,让各个国家在开放竞争中共存。”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说,“全球经济面临挑战,传统模式不再有效。在创新带来机遇的时代,需要政府和企业携手前进,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势头。”

“信心和创新是应对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的关键。” 瑞士信贷集团首席执行官提德简·提阿姆认为,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类福祉的角度出发,国际投资的选择有很多,比如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技术鸿沟、帮助发展中国家成长等。

提德简·提阿姆进一步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一些国家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在一些地方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也困扰着世界各地。坚持多边主义,增进全球合作才是正确的出路。

“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赞比亚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表示,保护主义只会造成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劳动效率的降低。她说:“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经济动能不足,更加需要我们通力合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各国应该超越贸易争端,更关注全球发展大局,包括气候变化以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该平衡不同国家的利益,让更多国家参与到全球经济当中,让更多民众受益。”

美国达特矛斯学院塔克商学院院长马修·斯劳特认为,历史学术研究证明,一个国家实行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让各种要素充分涌流,对推动本国经济增长、与贸易伙伴实现共同繁荣大有裨益,也会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活力。各国应该彼此搭建桥梁,而不是“筑墙”。

尼日利亚丹格特集团企业公关负责人安东尼·奇吉纳表示,开放能够带来共赢。通过参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实现包容性增长,这有助于世界的共同繁荣,我们应当积极支持。非洲国家非常期待与中国的合作。近年来,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也给越来越多的非洲企业带来了新机遇。

“这是最好的时代,但也遇到了非常严峻的挑战。面对众多分歧和紧张局势,我们更需要走到一起。”保尔森这番简洁的表述,代表了当今世界崇尚多边合作、拥抱中国发展机遇的主流声音。他提出,应以共同智慧聚合世界发展理念。

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服务监管局首席执行官邓伟政认为,开放是世界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各国加强开放合作的重要契机与平台。他们愿意继续秉承开放的理念,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为建立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秩序作出贡献。

“我们居住在同一个地球,面临共同的挑战,携手前行是最重要的事。”伊诺多经济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乔伊利瓦表示,应该增进对彼此的认识,尊重差异和不同,并努力寻找合作的共同点。

与会人士纷纷表示,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剧增的形势,创新是各国携手应对挑战、探讨全球经济社会进步的新动力。

中美“脱钩呓语”需点破

“如果我们在经济上脱钩,又怎么可能联合应对共同的挑战?”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说,“中美‘脱钩会带来很多风险。当下次金融危机发生时,中美两大经济体如果不能有合作的机制,我们肯定会后悔。”保尔森呼吁应以共同智慧点破中美“脱钩呓语”。

亨利·保尔森表示,当前中国和美国“脱钩”的压力有所加大,越来越多军事领域的“零和思维”被运用到了商业领域。中美“脱钩”将给双方和世界带来诸多风险。

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保尔森正担任小布什政府财政部长一职。他表示,美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这次危机,得益于美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与包括中国在内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实现了协调。

保尔森说:“美中需要采取切实举措让大家看到双方有可能朝向共同的未来,反之,持续的金融‘脱钩将引发不稳定性。”他指出,技术领域的“脱钩”将带来更加严重的风险。美中技术和标准体系如果出现分化,将影响到世界技术和标准体系,冲击跨境供应链融合与全球创新基础,改变全球的商业与经济格局。

保尔森认为,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美中都需要做出努力。美国不应再惩罚对美国处于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以促进技术流动不受限制,同时也不应该对没有国家安全风险的投资并购进行限制。

“实施保护主义的加征关税政策,最终阻碍了美国国内投资的增长,应对今天的复杂形势需要更多诚信、更多理性。”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论坛上如是说。他呼吁应以共同智慧应对贸易保护主义逆流。

“无论美中有什么分歧,双方都应着眼长远,通过加强战略对话与沟通加以解决。”今年96岁高龄的基辛格见证了中美之间风风雨雨40多年的交往历程,在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当口之时再次不远万里来到北京,本身就为中美重建信任做出了表率。对于中美之间的差异和分歧,基辛格说:“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中有一些‘相互踩脚是正常的,美中关系对世界和平稳定至关重要,中国是国际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理解中国的文化及其历史。今天我们需要通过谈判的方式直面分歧和矛盾,为了共同的利益,应该努力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针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他认为中国从自身强大的视角提出发展战略,不能说是一种威胁。在新的形势下,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应有新的诠释,为了双方的共同利益,应正确看待分歧,加强对话与合作,努力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他说:“假如美国和中国变得非常敌对,这是无法想象的结果。”

基辛格呼吁:“应以共同智慧化解大国关系挑战。”

美国总统经济政策前任顾问科恩在创新经济论坛上称,开放市场、公平竞争符合所有人的共同利益,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尔·弗格森说:“很多人,包括我,之前認为中美贸易摩擦会严重冲击中国经济,但是中国经济仍然有6%以上的增长,2020年也有可能维持6%左右的增速。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没有预估的那么大。”

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美相互依赖会让彼此受益,正如美国有很多游客来自中国、苹果的产品在中国热销。美国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在研发等多方面的开放合作。唯有相互依赖、携手合作,才能增进对话与了解。”

破解“信任赤字”是关键

“开展创新合作,必须破解‘信任赤字。”美洲开发银行行长路易斯·莫雷诺说,“应对未来全球可能出现的各种重要挑战,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信任问题。”

路易斯·莫雷诺表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为世界经济蒙上了阴影,其中尤以中美经贸摩擦更让人担忧。信任是任何关系向前发展的必要基础,对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例外,唯有增进互信,中美关系才能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才能劈波斩浪走出一片新天地。

“当前的中美之间缺乏互信,这也显示出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这不是一次中国的会议,也不是一次美国的会议,而是全球各国的政商人士齐聚一堂的会议。”政治风险研究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创始人兼总裁伊恩·布雷莫在论坛上说。论坛为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提供了更多方案、更多力量,为重建互信创造了可能。他同时表示:“信任不是一周或一个月就能建立起来的,但我们要从现在开始。”

“在新经济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态系统。”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加里·迪克森在论坛上说,“希望中美两国能够找到窗口建立信任,并且达成一些倡议让两国人民都受益。抱守保护主义肯定弊大于利,我们肯定可以找到共同、共识的起点。”

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认识其实并不难找。“即使存在贸易摩擦,中美两国在改善全球福祉方面仍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针对中美两国是否能加强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合作的问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在论坛上说:“我从未对此产生怀疑。国际社会的注意力都被中美之间的摩擦吸引住了,但其实应该更多考虑贸易争端以外的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确保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将会使每一个国家的人从中受益。”

2019经济创新论坛的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各国之间,特别是美中之间应加强互信,抓住时代机遇,共同推动创新经济的成果惠及世界和全人类的进程。

猜你喜欢
保尔森中美世界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近10年中美贸易额变化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保尔森:华尔街空神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中美投资和贸易谈判研究成果发布
红榜